吳曉燕,崔麗杰
(河北大學 外語教研部,河北 保定 071000)
漢語教師在國外開展漢語教學與在國內開展漢語教學最大的區別在于海外漢語教學活動缺乏承載漢語教學的相應的文化基礎。雖然教師在赴海外開展漢語教學前已經有了充足的文化背景知識儲備,但是與國內開展的漢語教學活動相比,學生沒有完全處于中國文化的環境中,課堂教學之外沒有更多的機會接觸中國文化。因此,為了實現讓學生在漢語教學過程中充分認識中國文化,漢語教師有必要以其自身所熟悉的地域性文化為出發點,引導學生在掌握必要語言技能的時候熟悉承載語言的文化基礎。
中華文明在發展演變的歷史長河中呈現出各具特色的地域性文化。這些地域性文化不僅僅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中國文化豐富多彩的具體體現。因此,在海外漢語教學缺乏具體文化環境的情況下,以漢語教師所熟知的地域性文化為出發點導入中國文化對于促進漢語教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教師對于地域性文化的掌握和了解有助于將文化元素充分融入教學。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漢語教師雖然對中國文化都有很好的知識儲備,但從教師成長發展軌跡來看,每位教師受到地域性文化的影響更大。漢語教師更多的時候是通過對地域性文化的解讀來教授中國文化。因此,突出并強化漢語教師所掌握的地域性文化知識對于海外漢語教學的效果應該具有積極意義。開展更加富有文化魅力的教學活動都會有很大幫助,既能避免教師陷入對文化的抽象理解和空洞講解,也能讓外國學生更加真切地感受中國語言文化的鮮明特色和發展歷程。
(二)學生通過地域性文化學習能夠更為牢固地掌握中國語言文字。外國學生在國外學習漢語缺乏理解語言的文化環境,這就需要教師盡量創造能夠促進學生漢語學習的語言文化環境。這種人工環境的創造不能過于抽象,必須具體、真實,易于被學生接受。對于缺乏語言環境的外國學生來說,越是具體清晰的文化元素越容易讓其產生文化的共鳴,從而更好的理解和熟悉文化現象,進而掌握語言知識。
(三)海外漢語教學活動中融入地域性文化元素更加有利于地域性文化的傳播。海外漢語教學傳播中國語言文字的同時,更肩負著傳播中華文化的使命。在這個過程中,來自全國各地的漢語教師主動宣傳介紹自己了解掌握的地域性文化知識對于地域性文化走向海外讓外國學生和友人了解地域性文化和中華文化都提供了有效的窗口和渠道。這種在語言教學活動中傳播地域性文化的方式便捷有效。當然,如果地方政府在海外漢語教學活動的組織開展過程中能有意識地加強地域性文化元素的植入將可能實現促進海外漢語教學和推動地域性文化走出去的雙贏效果。
地域性文化對于海外漢語教學的重要性不僅僅在于對二者之間關系的強調,更在于海外漢語教學活動中如何系統有效地導入地域性文化。這一方面考驗教師的教學組織能力,另一方面也考驗教師對于地域性文化的熟悉程度。
(一)教師在導入地域性文化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地域性文化對語言教學的促進作用。導入地域性文化的目標是促進外國學生對于漢語的學習,而不僅僅是要讓學生了解一種地域性文化。了解某種地域性文化當然可能成為語言教學的一個部分,但是這種有計劃的引入地域性文化的教學方式還是要把文化對于語言學習的促進作用放在首要位置。否則的話可能成為舍本逐末的選擇,既耽誤了正常的語言教學,又不利于學生對中國文化的正確掌握和學習。
(二)教師在導入地域性文化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對文化現象的選擇。地域性文化的多彩多樣給了教師靈活多樣的選擇空間,但是在選擇的時候更應該注意對文化現象的鑒別。開展海外漢語教學活動是為了傳播漢語語言和優秀的中華文化。地域性文化中的那些不利于國家整體海外外漢語教學發展的現象不應該成為教師向外國學生介紹的對象。
(三)教師在導入地域性文化的過程中應把維護國家文化認同的一致性放在首要位置。中國各地文化雖然各有特色,但是對地域性文化的認識都不能脫離對國家文化認同的一致性,這應該是海外漢語教學中的重要問題。教師在介紹地域性文化的過程中絕對不能背離國家文化認同的一致性,即中華文化的不可割裂性。
海外漢語教學的特殊環境決定了教師在選取教學過程中應當導入的文化元素的時候會面臨多種挑戰。適當引入地域性文化現象對于推動漢語教學活動的開展,促進外國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和地域性文化更加有效的走向海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全面把握地域性文化在海外漢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并將地域性文化導入教學過程的方式才能實現促進漢語教學和宣傳推廣地域性文化的雙贏。
[1]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