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戈
(哈爾濱話劇院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道具是戲曲舞臺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演員常用的小道具,每一件道具都是整臺戲或塑造戲劇人物所不可或缺的。
在戲劇表演中,舞臺布景是最重要的環境景觀要素,對于戲劇表演形式的意義非常深遠。舞臺布景要求做到簡練性、代表性和多變性,應盡量精煉的表達劇情。同時舞臺布景還應做到創造性、象征性和審美性。對于室內設計來講,舞臺布景的功能會產生很大的烘托效果。室內布景對于表達內容和空間主題思想所發揮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加強舞臺服務意識,結合觀眾的欣賞能力進行舞臺美術設計。舞臺美術設計不是獨立的,由于舞臺美術設計要考慮整個表演的藝術效果,因此,一個好的舞臺設計有利于表演內容的表達,能夠帶給觀眾情緒和節奏上的感染。其中要充分考慮到演員的服飾、舞臺的藝術效果、如何營造整個舞臺環境,如何渲染舞臺氣氛,以及如何完美幾何燈光和音響等等,因此,吳濤美術設計要做好探源形象,設計好舞臺場景,就要加強舞臺設計的服務意識,不斷地改革創新。
戲劇是借助于物質手段來表現生活的,一般用布景來描寫環境。因此,舞臺美術決不是微不足道的。一出戲的演出,成功與失敗,舞臺美術幾乎起著一半的作用。舞臺美木又是物質化的藝術創作。它從“紙上談藝”到在舞臺上的物質體現,既是藝術創造,又是技術性很強的勞動。在當今世界的舞臺上,許多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好戲,無不首先是被強烈的、整體性的、原創的藝術樣式所折服。再具體一點說,是整體第一,整體大于局部的總和。老舍說過:“美是個整體,不要忽略小地方。”舞臺上的東西擺得不合適,臺下觀眾立即會看出來。舞臺的帷幕一拉開,桌子、沙發、樓梯,對吸引觀眾入戲,起著極大的作用。從整體出發,從局部深入,再回到整體。這也是舞臺設計的原則之一。在《北京人》、《茶館》等話劇里,寫實的布景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為傳統話劇側重于再現,以制造“生活的幻覺”為主。不少戲里的舞臺美術是要參加表演的,它要為演員的表演準備好一切有利的條件。這些物質條件的配合,可以使演員生活在一個“蘸實”的客觀環境里,產生真實的人物自我感覺。倘若演《茶館》而臺上無桌無椅,演員只能在虛擬的“空的空間”里表演,那就不成其為一部現實主義的話劇了。布景、道具在戲曲舞臺上的作用,要比話劇少得多,起一點襯托、背景的作用。它好比是一個老仆,不需多嘴的時候,絕不多嘴。盡管如此,布景、道具運用得恰當,仍然可以起著幫助演員表演的作用,是表演藝術的一種補充。
戲劇的舞臺空間,經過戲劇家們的加工,成為一個無限美妙的審美空間。城市、鄉村、樹木、山川、雕梁畫棟、亭臺樓閣,抽象具象'一應俱全,虛實相間,濃淡得宜,美不勝收。不論是《紅樓夢》里林黛玉的瀟湘館,還是《雷雨》中周家的客廳,還是《三劍客》里法國古典的木屋,鄒引領觀眾進入令人神往的佳境。這種充滿形狀與色彩、光和影、活動與節奏的供觀眾知覺和想象的物質空間,也是劇中人物的精神世界在空間中的投影,又是審美空間的現實與非現實的最好說明。米蓋爾·杜夫海納說過:“當我坐在劇場里,現實——演員、布景、大廳——對我不再是實的東西,而非現實——在我面前演出的故事——不再是真正非現實的東西。”這就是說,展現在舞臺上的東西,經過了藝術的加工和轉換,它既是現實的,又是非現實的,介于現實與非現實之間。出現這樣一種奇妙的景象,就是因為設計師在舞臺上創造的空間,還是一個審美空間。舞臺布景將戲劇的審美世界封閉在它的空間框架內,從而使舞臺上的審美世界與劇場外的現實世界分離開來。同時,它又想方設法使劇場外的現實世界進入它的空間框架。舞臺空間與現實空間既是同質的,又是異質的。
總之,在進行舞臺美術設計的時候,設計者要結合現實生活,考慮不同觀眾的接受能力、文化環境、文化理念等。根據我國觀眾的欣賞能力,在大的背景下對觀眾群體進行考察,不要毫無限度的迎合每個觀眾,要把握好舞臺美術設計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