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柔,林 雅
(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 杭州 311231)
孔穎達對《易·賁》中“文明以止,人文也”一句作疏說:“言圣人觀察人文,則詩書禮樂之謂,當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人文素養的實質不是理論性的、技術性的、實用性的,而是側重感性思想和精神內涵的。具體到競技體育領域,人文素質的高低往往直接影響運動員競賽時的心理承受力和意志品質。作為國家體育事業的核心力量,運動員學生既是競技體育的主體,在其競賽生涯中為國為省揮灑汗水、爭取榮譽,同時也是推動國家體育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人才資源。人才的培養必須合乎社會的需求,在整個社會愈加重視且倡導人文修養的今天,人文課程對于競技體育人才發展的重要性必將提升到新的高度和標準。
(一)人文意識薄弱。社會上一些功利主義思想對運動員學生負面影響還是存在的,短期即能獲益或是對專業有直接作用的課程容易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但對于需要長期積累并注重內在修為的“非物化”的人文類課程,學生往往興味索然。此外,由于競技體育專業學生來自不同地區,所接受的小學、初中等前期教育有一定的差別,長期側重于體育專項訓練往往缺少系統、全面的人文課程的學習,導致了進入高校階段后表現出的底子薄、能力差異大等不足。
(二)人文教育形式單一。文化素養是需要通過系統的學習和環境的濡染得來的,學生對人文課程興趣不足除了自身基礎薄弱之外,另一個主要原因的是由于學校教學形式的單一和內容的單調。目前人文課程的大都主采用省編或高校通用教材,這類教材的知識能力要求相對較高,主要針對的對象是普通高中和大學的學生,其大綱的能力要求和課時安排等也是根據普通高中和高校的特點進行設定的。運動員學生的能力和基礎相對薄弱,接受起來困難頗多,同時教學時間和具體實踐也往往無法滿足教材設定的要求,為了盡可能適應教材進度,教師往往只能采用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方法,而課后又缺少交流答疑的機會和時間,運動員以囫圇吞棗的方式學習,最后導致的結果就是消化不良,直接影響了學習效果和興趣。
(一)教學內容和形式的創新。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哲學思想、人文智慧及堅定意志品質深厚積累并提煉的結晶,對社會的各個領域都有著深刻的影響和意義。體育運動與人文精神同樣有著緊密的聯系,運動健兒忘我拼搏,超越自我的相關事跡可以作為教學中的實例,從而直接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必修課內容可以通過自編教材的形式去粗取精,擷選更適合運動員學生的精讀必讀材料,兼顧他們的認知程度,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選修課程的內容可加以拓寬,通過聯系競技系或運動隊不定期地開展一些社團活動。
(二)強調師生互動。老師的職能不僅僅是傳其道解其惑,教授學生知識,同時還應該通過自身良好的素養和修為濡染學生,使其能從教師的言行舉止中感受到人文精神的魅力。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則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首先必須是人文精神的踐行者,教師的“為道”對學生所起的榜樣力量不可忽視。
人文教學相較于專業學科而言,同樣需要注重學生的反饋和互動,良好的課堂氣氛是熱烈而有序或沉靜而不沉悶的,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不僅僅是成為接受者,同時還應當成為主體。作為競技體育專業的學生,缺少的就是整段的、集中的時間和空間學習的機會,但是零碎的時間和空閑如果加以合理利用,同樣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創設人文氛圍。除了優化拓展人文課程的課堂教學活動之外,還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將人文類活動變成學生喜聞樂見的業余活動的一部分,最終形成具有人文氛圍的校園文化。一方面,教學部門應該充分發動各個競技體育系團委和學生社團的的宣傳組織作用,每月分別由各個競技體育系來舉辦一次人文專題類的活動,例如近期在各大電臺熱播的各類漢字書寫大賽就是很好的推廣祖國漢字書寫和文化的方式。另一方面,教學部門可以通過教室布置(包括陳列一些宣傳圖片和名言警句)和寢室文化的建設,使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時常能夠耳濡目染人文經典,從而由被動到主動地汲取人文知識。
[1]林娟.高職人文教育的反思和建構[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
[2]單作民.高職人文素質教育與職業特質的體現[J].科教文匯,2006.
[3]廖愛春.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深圳大學學報,2000.
[4]徐新紅.體育高等教育中的人文教育[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99.
[5]丁林海.教師人文素質修養對大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的影響[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