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杰
(武漢體育學院體育科技學院 湖北武漢 430205)
體育院校主要是以競技體育為主導的教育模式,無論是體育教育專業,還是其他專業,大多是以運動訓練的基本要求來培養學生,在強調運動技能訓練的同時,知識性教育相對薄弱,形成了教育上的畸輕畸重,如重教練不重教師,重技能不重知識,重術科不重學科,重賽不重考,重獎牌不重質量等觀念和做法,這些觀念和做法嚴重影響了人才標準和培養模式[1]。
1.1.1 教師因素對學習成績的影響
體育院校師資力量相對薄弱是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諸如引進高層次人才困難,青年教師流失嚴重,學校近親繁殖,教師知識結構單一、教學方法呆板、知識更新緩慢、文化素質和學歷層次較低等問題比較突出[2]。教師在教書育人工作中,必須明確認識到自己工作的性質、任務以及應具備的條件,有沒有正確的教育意識,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習成績影響巨大,因而與教師工作的成績密切相關。
1.1.2 課程設置對學習成績的影響
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學習課程相對較多繁雜,從教育角度來講,學生對課的安排設置是滿意的,但在與學生座談交流中,學生反映有些學習課程,選修課與輔修課重復,浪費時間,對于現實社會中較為實用的課程,學時太少,像計算機、英語課等。在選修課教學中,應按照學生的興趣自由選擇,而現實的學習中存在學生抽簽排隊選課的現象,造成學生想上的課上不了,為了滿足學分的需要,不想上的課必須上,這直接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1.3 授課內容對學習成績的影響
目前學校課程中教授的部分知識與中學體育教學的要求并不相符,背離了體育教學的目標和要求。當今社會是信息社會,信息的更迭讓人目不暇接,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體育教學內容如何能夠跟上時代步伐,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因而,尋找貼合中學生生活的實際、符合時代要求的的體育教學內容,才能更好的吸引中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實現學習成績的跳躍式前進。
1.1.4 教學方法對學習成績的影響
在教學中,有些教師教學形式呆板,教學方法落后,教學效果不佳;部分課程內容陳舊,靈活性差,缺乏對能力的培養。專業知識不夠精深、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水平較低,難以滿足學生學習體育本領的需求和開闊學生體育視野的期望,必然會造成學生對教師的目標期望值降低,缺乏學習興趣。這是學生學習成績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從實際出發,在綜合分析學生學情和各種因素的前提下,采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硬件設施是學校進行體育教學的重要基礎,是學校搞好體育教學工作的重要保障。由于區域間學校發展不平衡,部分學?;A設施配備薄弱,人均體育活動面積不足,體育器材匱乏,設施簡單粗陋等現象比較突出。這些現狀都嚴重影響了體育教學的開展和學習成績的提高。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對場地進行合理的布置,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果采取不符合學生特點的器材設施和訓練方式,難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技術的提高,有時甚至會拉傷肌肉,對學生身體和心理等造成影響,從而影響學生對體育課的積極性,應迅速改變這一落后的局面,改進教學設備,加大基礎設施投入,讓教師能夠在優雅優越的環境和空間中進行教與學活動。
良好的學校環境有利于培養積極向上的學習精神。學校環境主要分為兩點:班級環境與校園環境。
1.3.1 良好的班風建設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
班級環境,尤其是班風的好壞,對學生學習好壞的影響最大。班風展現的是整個班級的凝聚力,是班級的集體精神面貌。勤奮學習、團結互助、文明禮貌的班風,不僅有助于良好班集體的形成,更有助于學生良好個性品質和優異成績的培養。班風不正導致的不僅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難以開展,更將會導致學生集體渙散,必然引起學生成績和品質的下降。
1.3.2 學校環境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
學風是指學生的學習態度、道德理想、精神狀態和紀律狀況??硷L指一個學校的考試風氣。這“三風”好壞直接決定人才是否合格,其中學風是主體,良好學風可以創造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環境氛圍,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激勵學生獲得豐富的知識;教師的教風是主導,教師的態度和人格魅力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陶冶學生的情操,為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典范。
目前,國內高校的考核標準仍然形式單一、考核評價與學習過程不能有效的結合。當前的考核方式主要以考試為主,考試注重的是對學生知識能力的考察,而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主要表現為如下兩個方面:一方面,考試形式比較單一,理論課程都采取閉卷的形式,而體育課采取技術考核的方式,特別是技術考核時學生在易出現緊張、疲勞和受傷等現象,難以反映出學生實際的水平。另一方面,考查內容和方法單一。有些學生能在考前一次性突擊取得好分數,使得學生產生不重能力只注重分數的風氣,學生對于學習過程的不重視導致對學習興趣的降低,從而影響學生理論知識和技術能力的學習,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
1.5.1 高校體育專業課程設置結構合理性有待提高
我國高校體育專業具有顯著的特點,如課程結構失衡、課程內容隨意性大、課程設置熱門性高等,主要表現為為:一是課程內容缺乏前瞻性,內容陳舊;二是課程內容缺乏整合。按照課程的獨立性和完整性要求,體育課程設置重復較多,多頭開設的情況比較普遍;三是課程門類單一,表現為綜合型課程,應用型和人文社會學科類課程少,缺乏動態的、發展的科學思維方法,難以適應社會對各類體育人才的需求。
1.5.2 高校體育專業發展顯現盲目性特征
我國高等體育專業各專業開設數量都成倍增長。過快的發展速度,導致目前我國高校體育專業設置顯現盲目性的特征,歷來重術科輕學科,重技術輕理論,課程設置不夠合理。高校體育專業設置的盲目性主要體現在對社會人才需求的把握不準、專業規模效益差和適應性不夠等方面??焖侔l展期間,專業設置熱必然導致體育專業面窄,培養知識結構不合理,畢業生缺乏市場的適應性、靈活性,難以形成規模效益,有些專業師資力量薄弱,與培養目標不吻合,嚴重阻礙我國高校體育專業的發展,給學校和學生帶來一系列問題。
1.5.3 學生對專業的選擇
作為體育專業的學生,方向的選擇極為重要,許多學生對選擇專業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發現自己對所學的專業根本就沒有興趣,導致學習沒有主動性和積極性[5]。有些學生對自己的未來職業存在各種想法,缺乏熱愛和準備終身從事體育事業的想法,失去學習的內在動力。體育專業的部分冷門專業面臨就業困難等問題,而且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體育教師工作辛苦,不被重視,收入較低。如果這些問題沒有解決好,必然影響大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影響學習的成績。
學生學習成績是對教育質量與效果的客觀反映,也是評價學生專業能力的重要依據,經多位教育專家提議,選取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個人因素這三個維度及37個子因素作為歸因指標,以我校體育教育專業2009級XX名學生的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形勢政策、軍事訓練、籃球、大學語文、馬克思原理、田徑、基本體操、中國近代史綱要共10門專業及公共科目學期考核成績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和內容。將屬性變量數量化,利用擬合優度檢驗及回歸分析方法等統計分析方法對成績及其影響因素進行了歸因分析。
[1]劉淦清.融體育、科技、人文教育于一體,集道德、文化、專業素質于一身——關于武漢體育學院辦學理念的思考[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3,11(6):1-3.
[2]趙芳,李忠義.廣西高校體育扎擴招問題研究[J].安徽體育科技,2004(25).
[3]楊斌.體育專業學生學習成績評定的定位深思[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4(2):21-22.
[4]葛承梅.體育專業大學生心理狀況及其加強思想教育的思考[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3(20).
[5](英)安東尼·吉斯登.社會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134.
[6]楊文輝,吳多進,彭芳.貝克抑郁量表第2版中文版在大一學生中的試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2(6).
[7]趙琳杰,蘇艷,張淑敏,等.體育活動對大學生抑郁、焦慮情緒的影響分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2(16).
[8]童毅,曹麗琰.我國大學生抑郁影響因素研究文獻綜述[J].熱帶醫學雜志,2012(8).
[9]楊俊濤.體育運動對城中村居民焦慮與抑郁水平的影響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