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昊
(哈爾濱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25)
淺議武術散打在高校的有效推廣
劉昊
(哈爾濱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25)
散打作為一種現代武術流派,在新時期對社會的意識形態有著重要的影響。大學校園發展武術散打不僅有助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同時也是塑造大學生性格的特殊途徑,對提升綜合素養以及對社會的適應技能培養等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對推廣武術散打的必要性進行了簡單分析,根據現階段武術散打的現狀提出了推廣武術散打的初步策略,供廣大武術愛好者參考。
武術散打 身心發展 格斗技能
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促使高校教育面向多元化發展,其中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更加傾向于生理和心理的有機結合。散打作為一項現代武術項目在高校教育中頗受青睞,和傳統文化科教學相比,武術散打的開展更具有興趣特色,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生活的追求和拼搏意識。因此高校開展武術散打不僅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新時期發展綜合教育的有效途徑。科學的散打教學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綜合身體機能的發展,同時也能從意識形態上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團結奮斗的優良品質。新時期對散打的推廣不僅涉及到基本知識的普及和技能的訓練,同時對散打所傳承的體育精神也需要有新的認識和理解。
優秀的散打項目不僅注重學習者對身體技巧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對散打過程所涉及到的禮儀、涵養的理解和提升。因此高校開展武術散打項目不僅是綜合教育理念下教學體系的完善和成熟,也是學校提升“軟”實力的必要措施。首先,從意識形態上豐富了學校培養人才的觀念,通過對武術散打細節的學習和領會,能夠切實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歷練學生在競技過程中雖具備的基本道德修養,某種程度上,其作用不亞于開設思想道德修養文化課程。可見,散打教育的實質并非單一的技能型教育,更加注重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完善和提升,對促進學校綜合教育質量有重要的作用。
散打從技術環節要求對起勢、手法、步法等有嚴格的要求,作為一項健體防身的特殊體育運動項目,散打中身體機能運作是有機的整體系統,從手法、步法以及心神等多角度進行系統配合,因此優秀的散打手必須具備較高的身體協調能力,散打技術的訓練不僅是個人身體機能的拓展,也是對各項動作協調性的鍛煉。譬如,在散打技術中強調的進步、退步、上步、撤步、閃步、換步、躍步等與其他格斗項目中的要求大同小異,從武術的本質上來說,無論是散打還是其他格斗項目,其目的是唯一的,都是力求通過最直接簡單的方式獲得有效地攻擊效果,其差異性主要體現在對進攻和防守的理解上,散打主要強調通過主動進攻實現有效防守。因此散打中對不同腿法、手法以及心智的訓練為其他格斗技能奠定了基礎,也符合武術項目在實現目的方面的相通性。
武術散打不僅是對出擊力量的考驗,更重要的是對技巧和方法的掌握,因此只有配合靈活多變的格斗戰術才能使得散打水準得以提升。可見,武術散打對其他格斗項目的輔助作用不僅體現在身體機能的鍛煉上,從思想意識上也起到完善作用。對于青年學生來說科學訓練武術散打能夠從根本上完善其格斗心智,進而提升綜合格斗技能。
武術散打表面上屬于強身健體的體育運動項目,但是對意志品質也有很好的鍛煉作用。從基本動作的訓練到前面實戰的練習,每個階段都需要散打者付出必要的心血,面臨的困難和考驗是其他體育項目所不具備的,因此大學校園內開展散打教學能夠對大學生的精神意志起到良好的熏陶作用,經過散打武術精神的灌輸讓學生更加注重面對挑戰的堅忍不拔和處理事情的靈巧技能等。
此外,嚴格的散打訓練能夠對個人生活習慣進行良好的約束,增強大學生面對困難的心理承壓能力,在強身健體的基礎上能夠有效緩解大學文化課帶來的緊張情緒,實現大學生在勞逸結合中健康成長。武術散打本質蘊含著一種積極向上的追求精神,因此大學生訓練武術散打不僅可以激發其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更重要的是能夠通過對散打競技的實際體驗而激發傳統武術中蘊含的民族精神,并以此煥發出由武術賦予的正義感和奉獻精神,進而為社會培養更多的高素養人才。
社團是高校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散打社團是促進高校體育教育發展的有效途徑,在高校綜合教育中起到重要角色。大學校園從本質上是由具備不同意識形態的青年學生組成,因此對生活的追求和認識具有較高的層次,某種程度上開展社團活動能夠滿足不同人的思想追求和業余愛好,武術散打作為一項競技型體育運動,自身具備較大的體育欣賞性,然而從大學生心理特征分析,正是處于追求人格魅力的階段,因此對武術散打的學習具有潛意識的自我陶醉感,社團活動正好滿足了對體育魅力有著較大向往和追求的學生,進而不僅推廣了武術散打,更重要的是使得大學生活更加充實。
此外,大學校園本身具備百花齊放式的文化氛圍,開展武術散打社團能夠使得校園文化更加全面化,在文化氣息的熏陶下實現體育運動精神的有效滲透。從組織形式上來說,大學開展社團具有更加豐富的人力資源和訓練氛圍,因此對散打技能的練習更加科學。散打社團的開展不僅是武術散打的推廣方式,也是大學生實現綜合發展的有效途徑,新時期對人才的需求并非僅僅停留在文化知識的層面上,更重要的是注重具備優秀的綜合身體機能,可見散打技術能夠從自身角度提升大學生的個人能力。
現階段我國高校對武術散打課程的績效評估體系尚未完善,尤其在教學成果的定量化考核上相對欠缺,導致體育教育中對散打教學的隨意性和主觀性。導致該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部分高校對開展武術散打的認識不足,未能從學校基本教育目標中定位散打所需的教學體系。建立并完善散打教學體系不僅有利于武術散打在高校中的普及,同時也豐富了綜合教育的內容。武術散打評估機制應該考慮到開設散打教育的目的,因此以實戰為基點,綜合評估散打教師和學生的綜合散打水平,盡可能量化散打水平的考核,比如以實際對抗積分制作為學校定期考核的主要標準等。此外,有效推廣散打的途徑除了科學訓練以外,構建激勵性散打機制成為激發散打興趣的根本途徑,該舉措也體現了散打本身所具備的競爭本質,通過散打比賽的實際獎勵能夠從意志上激勵散打練習,進而使得散打項目健康發展。
武術散打本身屬于一項競技性體育運動,因此其巨大的魅力是通過實戰比賽所體現,對武術散打的推廣必須以競技為基礎,從高校角度出發,實現武術散打的普及必須以實戰為基礎拓寬武術散打的競技范圍,盡可能實現和不同地域、不同學校之間的競技性交流,只有有效、頻繁的散打比賽,才能激發選手的訓練激情,在心中樹立起練習散打的奮斗目標。不同院校之間的散打交流不僅能夠讓學生體會到學校之間有關散打教育的教學現狀,更重要的是能夠通過實際身體的摩擦和對抗激發學生對散打的自我探究意識,深化對格斗技能的自我見解,進而為提升散打水平奠定理論基礎。
此外,不同院校之間的散打交流除了實際的比賽對抗形式以外,對武術散打的理論交流也尤為重要,認為技能型格斗技術都具備其科學的理論指導框架,散打作為技巧性極強的體育項目,從手法、步法等角度進行合理的理論培訓能夠從本質上提升散打的境界,因此不同學校之間的散打交流必須以散打理論培訓為重要內容,定期舉辦散打理論常識研討會等,有效實現散打在高校的發展。
[1]胡亦海.關于現代武術運動科學研究的方向[R].全國武術科研理論和管理培訓班專題報告,2003.
[2]張智錄,權黎明.競技武術散打運動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3(7).
[3]周偉良.簡論武術技術特征的歷史演化[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2).
G807
A
2095-2813(2014)09(b)-01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