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蓮珍
(蘇州市體育運動學校 江蘇蘇州 215000)
運動員思想品德教育是指運用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來對運動員進行教育,提升運動員群體的思想品德素質水平。思想品德教育是培養運動員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基礎。運動員的思想道德修養對取得優異運動成績具有重要作用,思想道德教育應從小抓起,從體校運動員小時候抓起。運動訓練強度非常大,一般人難以忍受,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較強的意志品質才能完成。教學訓練過程既枯燥無味,又異常艱辛、勞累,這就需要運動員具備堅強的意志品質和勇于挑戰、吃苦耐勞的精神。由于大部分運動員天生不具備這些品質,這就需要教練員和教師在學習和訓練中培養運動員的這些基本品質,由此可見,運動員的思想道德教育對運動員取得優異成績和成才具有重要意義。
在培養運動員的過程中,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占有很重的位置。然而,很多教練員在實際工作中,注重運動員的專項訓練,對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視程度不高,沒有意識到思想道德教育對運動員的成才具有基礎性作用。
運動員成長到成熟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有時還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反復,讓人很難把握思想的變化與發展,在一定時段內甚至會產生一些迷惘。體校運動員處于青春期,易變性大,虛榮心強,敢博好斗,理性約束力差,文化學習意識淡薄。大多數運動員有較強的厭學情緒、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不強。部分運動員沉迷于網絡,在學習上放松對自己的要求。也有一些運動員公德意識水平表現的偏低,我們經常看到許多不文明現象的存在,如:抽煙喝酒;打架斗毆等等。
由于社會上不良現象、不良思想的影響,使一部分運動員知行背離,在思考人生價值時產生了不少困惑,個別運動員甚至出現了錯誤的人生觀。在體育道德方面也暴露出不少問題,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有所滋長,弄虛作假、違規違紀的體育道德失范事件時有發生。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載體和體現,是中華民族勤勞和智慧的結晶。它以悠久的歷史、豐富的內容、深刻的蘊涵、高遠的意境、恢弘的氣概,凝聚著中華民族團結奮進的精神,體現出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偉大的精神風貌和氣質,表現出中華民族的精神品格和精神追求,展現出富于民族特色的理論特質和人文價值。如“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操,“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奉獻精神。這些優秀的道德理論和文化傳統,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堅持用這種民族的傳統精神教育引導體校運動員增強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強不息的精神,激發運動員愛國熱情,為祖國榮譽而刻苦訓練,爭取用優異運動成績來為國爭光。
公德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也是運動員做人最基本的條件,決定著運動員能否以一個文明人的姿態步入社會。體校必須意識到,公德教育也是培養優秀運動員的基礎保證。體校不僅要使運動員學會運動技術,提高運動能力,還要使運動員學會做事,更重要是會做人。公德教育不僅僅只是喚醒運動員的公德意識,更重要地是對他們進行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和加強管理,包括公德行為方式的選擇和行為習慣的養成。加強管理是為了更好地育人,而優良的育人環境,優良的校風校紀的形成,一方面要依靠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另一方面必須有一定的管理措施作保證。只有思想教育而無具體措施,容易流于空對空,文明習慣、優良傳統、優良作風不容易養成。運動員懂得應該怎樣做,在行動上卻又往往不去做,只有管理措施而不強調養成教育,就不能形成自覺的文明行為,學生雖然知道必須這樣做,但在內心里并不自愿,甚至往往形成抵觸、逆反心里,只有把養成教育和管理結合起來,才能形成自覺的文明風尚和文明習慣。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是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的重要推動力量,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核心內容,是引領當代學生成才的根本指針,也是體校運動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
以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為行動指南,始終堅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使運動員正確認識和深入理解國情世情,明確自己的使命和責任,在復雜的社會現象中堅持正確的方向。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為運動員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理想,應引領運動員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為支撐,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自覺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是中國傳統道德和時代精神的完美結合,應以社會主義榮辱觀夯實運動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
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應密切配合,聯合起來構建成一個教育網絡,努力為運動員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家庭應樹立正確的家教意識,對運動員的思想道德密切關注,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學校應組織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積極引導運動員參加力所能及的社會實踐和社區公益活動,及生產勞動實踐,弘揚主旋律,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培養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運動員;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要努力集合社會、家庭的力量,統籌各方面資源,積極主動爭取社會各界對運動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支持,激發各方面的積極性,共同做好培養教育運動員的工作。
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是做好運動員思想道德教育的關鍵。首先,運動員應認識到同學間的關系是平等、友愛的,他們共同處于一個團結友愛的集體。同學間必須消除小團體主義和講哥們義氣的不良風氣。對那些喜歡泡網吧、愛喝酒、愛抽煙的運動員,要進行耐心教育和勸導,讓他們明白他們的行為危害,教育他們不能貪圖眼前享樂,教育他們要將精力集中到學習和訓練上,要培養他們樹立遠大目標,做好長遠人生規劃,增強他們的意志力,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教師的人格在運動員整個教育過程中發揮著及其重要的作用。教練員和教師首先應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應樹立“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追求目標,以淵博的學識、高尚的品行和人格魅力來教育影響我們的運動員,教會運動員如何做人,作運動員的道德表率。教師還應切實抓好課堂教學,不斷的改進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使學校的德育課程成為運動員所喜歡的課程,成為運動員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要渠道。
在對運動員進行道德教育的過程中,模范榜樣的作用是巨大的。教師和教練員在教育過程中,應多利用一些先進的人物、事例進行宣傳,如:歷史上的偉人、現實中的道德模范、優秀運動員、世界冠軍等等。特別是發生在運動員身邊的一些先進思想事例,我們應該及時的加以表揚、宣傳、學習,這樣就能夠潛移默化地引導運動員的思想朝有利于健康的方向發展,使他們逐漸地能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和社會、家庭的責任。
[1]張潤芝.淺析運動學校提高運動員思想道德修養的途徑[J].華章,2014(1).
[2]李永蓮.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自我教育及對策[J].教學與管理,2013(12).
[3]劉丙元.論我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之倫理觀的時代轉型[J].教育導刊,2012(8).
[4]簡德平,張厚福,趙勇戈,等.我國優秀運動員、教練員思想道德狀況調查分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6(7).
[5]彭亦兵.論優秀運動員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J].湖南社會科學,2008(2).
[6]簡德平.我國優秀運動員、教練員思想道德狀況調查分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6(12).
[7]劉文禮,張國艷.“八榮八恥”與青少年冰雪運動員的思想道德建設[J].冰雪運動,2007(5).
[8]朱桂林,宗平華,毛陽芳.江西省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的思想道德現狀[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7(5).
[9]王菁華.加強少體校運動員思想道德建設的探索[J].游泳季刊,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