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志亮 楊大軒
(1.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部 廣東廣州 510000;2.廣州大學體育學院 廣東廣州 510006)
足球比賽中,進球永遠是一支隊伍進攻追求的最終目的,也是足球比賽取得勝利的唯一途徑,同時一只球隊水平的高低也取決于其進球效率的高低,所以對進球特征的研究永遠是人們熱衷的話題,而歐洲作為世界足球水平發展的領跑者,直接體現著現代足球的發展方向,所以對歐洲足球錦標賽進球戰術的研究,能夠有效地反映出現代足球的發展方向和特點。
本屆歐錦賽除點球外的73個進球中,有42個進球是通過陣地進攻戰完成的,占到進攻總數的57.5%,通過快速反擊完成的進球共31個,占到進攻總數的42.5%,陣地進攻應用多于快速反擊,說明陣地進攻仍然是進攻戰術應用的主要形式。雖然各個隊伍都知道發動快速反擊取得進球的幾率遠大于陣地進攻,并且在比賽中也都一直在不懈地尋找打快速反擊的機會,但現代足球的比賽節奏越來越快,拼搶兇狠,跑動更積極,對抗更激烈,想在取得控球權后第一時間發動很有效的快速反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現在足球防守在丟球的第一時間里,教練員最強調的是就地反搶,目的:(1)是為奪回控球權;(2)即使奪不回控球權,也要有效延遲對方進攻,盡量防止對方打出快速反擊。所以在進球戰術應用里陣地進攻始終是占據主要位置,相比前兩屆歐洲杯,快速反擊戰術的出現比例有所提升,尤其是相比2004年歐洲杯的36.4%有很大提高,說明現代足球的比賽節奏更加的快,球隊的整體水平較之以前有了很大提高,能夠在第一時間完成有效快速進攻的幾率增加。
在73個進球中,邊路傳中戰術應用33次,占進球總數的45.2%,中路滲透共計31次,占進球數的42.5%,邊路傳中的應用頻率多于中路滲透,這主要是因為隊員喪失控球權后,第一時間進行反搶,企圖奪回控球權或者有效組織對方發起有威脅進攻,如果沒有奪回控球權,那么各隊員根據自己的位置和身邊對方隊員的位置立刻采取區域防守或者盯人防守,迫使對方無法將球向前傳遞,防守陣型立刻由邊路收向中間,中路一直都是防守的重點區域,在中路的防守不僅層次性強,并且層層之間的協防保護比較嚴密,想從中路滲透到前場的威脅區域是比較困難的,并且容易丟失控球權,所以進攻方只能將球向兩個邊路轉移,通過邊路發起進攻,所以邊路傳中的應用多中路滲透。此屆歐洲杯的中邊轉移運用次數較少,總共只出現9次,占進攻比例的12.3%。進攻的常規戰術思路應該是在中路進攻受阻時,從兩邊尋求機會,如果在一邊進攻受阻時應伺機將球通過中場轉移到另一邊,可這樣的進攻思路在形成進球的戰術應用中并不是主要進攻形式,那是因為有威脅的進攻必須盡量減少傳球的次數,通過進球前的有效傳遞次數就可以看出,傳遞次數越少,配合越簡練,形成進球的幾率就越大,所以在進攻時時間很急迫,如果在通過中路進行球的空間轉換,那么不僅浪費進攻時間,還有增加了丟失控球權的幾率,所以中邊轉移在形成進球的戰術應用中出現較少。
在進行陣地進攻時,邊路傳中共應用21次,遠多于中路滲透的16次,分別占到進球比例的50%和38%,陣地進攻的特點是:球的傳遞配合次數要遠多于快速反擊,并且進攻的層次比較清晰。進攻打法分為兩個階段:(1)陣地進攻準備階段,即創造機會、發現機會階段;(2)實施進攻階段,即利用機會達到射門得分目的的階段。尤其是在準備階段,需要花費的時間較長,給防守隊員足夠的時間形成防守陣型,在此種情況下想要再通過中路進攻就非常的困難,只能從兩個邊路尋求機會,所以在陣地進攻中邊路場中的戰術要明顯多余中路滲透。而在進行快速反擊時兩種情況正好相反,在快速反擊中中路滲透出現15次,占到總數的48.3%,而邊路傳中有12次,占到38.7%。快速反擊是在得到控球權后,防守方來不及形成有效防守陣型,迅速進攻,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中路正對球門,威脅最大,并且進攻距離最短,所以最佳進攻路線選擇從中路突破。所以在形成快速反擊時,進攻方一般會選擇從中路快速傳球配合,在最短時間內瓦解防守方的防線,形成有威脅的進攻。
進球戰術發動方式來看:(1)快速反擊進球:通過斷球完成的28次,通過界外球完成的2次,通過定位球完成的1次。(2)陣地進球進球:通過斷球完成的15次,通過界外球完成的8次,通過定位球完成的19次。
發起快速反擊主要是通過斷球形式,總共有28次,占90.3%,界外球和定位球非別為2次和1次,兩者只占到9.7%,說明在通過積極拼搶獲得控球權后,利用對方的沒有形成有效防守陣型迅速展開進攻是主要進攻方式。而在陣地進攻中,定位球進攻是主要途徑,主要是通過任意球和角球來實現,說明現在球員的搶點意識非常好,技術非常全面,尤其是頭球技術,在本屆歐錦賽中,頭球進球成為主要的進球方式,這也對防守方對定位球的防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進球戰術發動區域來看。(1)快速反擊:由后場發動10次,由中場發動17次,由前場發動4次。(2)陣地進攻:由后場發動8次,由中場發動20次,由前場發動14次。
無論是陣地進攻還是快速反擊,中場依然是發動進攻的核心區域,在后場發起的快速反擊要多于前場,這符合足球的比賽規律。在陣地進攻中,前場的進攻多余后場,說明現在球隊在防守時整體壓的比較靠前,防守面積在不斷擴大,在剛一丟球時并不是立刻退防,而是在前場進行積極反搶,迫使對方失誤奪回控球權。但是雖然能在前場奪回控球權,可是也不能很容易地形成快速反擊,而是陣地進攻居多,又說明現在每個對球隊的防守水平也在不斷提高,這也正是足球的魅力所在,在防守和進攻的矛盾中不斷發展。
(1)比賽節奏更加的快,傳遞次數越少,配合越簡練,形成進球的幾率就越大。
(2)發起快速反擊主要是通過斷球形式,快速反擊多從中路快速傳球配合,形成進攻。
(3)在進行陣地進攻時,邊路傳中遠多于中路滲透的。球的傳遞配合次數要遠多于快速反擊,并且進攻的層次比較清晰。
[1]王崇喜.球類運動足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麻雪田,王崇喜.現代足球運動高級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