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月
科學之友雜志社,山西太原 030006
我們經常提到的傳播,是指社會信息的傳遞或社會信息系統的運行。傳播的根本目的是傳遞信息,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通過有意義的符號進行信息傳遞、信息接受或信息反饋活動的總稱[1]。傳播的內容——信息,可以是多種多樣的,科技傳播只是傳播學中一個極其微小的分支,側重于從“科技”這一特定領域出發,來表現傳播的功能。
科技傳播是人類交流科技信息的一種社會行為,是人與人、人與其所屬的群體和社會之間,通過某種媒介進行科技信息傳播、接受和反饋行為的總稱[2]。科技傳播從本質上來說,就是科學技術成果通過傳授、擴散、交流、轉移等方式,在不同個體之間有序流動,實現社會共享的過程,即把僅屬于科學家“私有的知識”變為“社會共享知識”,實現不同個體間的知識共享,使每個人都可以從中獲益。科技傳播是人類社會科學與技術系統得以產生和存續的基本前提,是科技發展的基本條件,是科技工作者進行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的基本支持,更是企業實現創新發展的動力源泉。科技傳播是科技和社會的“血液循環系統”,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階梯[3]。
英國學者弗蘭西斯·培根有句名言:“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對人們來說耳熟能詳,但是對于培根的另一句深刻的名言,大家或許有些陌生,這就是:“知識的力量不僅取決于其本身價值的大小,更取決于它是否被傳播,以及被傳播的深度和廣度”。科技傳播源于科技發展的一種最基本的需求,它與科學技術具有同樣悠久的歷史,是與科學技術相伴而生的一種普遍現象。
科技傳播是以傳播科技信息為使命的,而科技信息是一種非物質形態的富于流動性的社會財富,具有共享性質。從廣義上講,科技傳播包括科技信息的產生、交換和利用等,引發科技創新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有兩個原因:1)隨著科學知識的不斷積累,在一定的生產力和科技水平的作用下產生質變,形成科技創新;2)通過不同學科間的相互交流、借鑒,形成新的思維和新的學科,從而引發科技創新。因此,科技傳播與科技創新發展密不可分。
而企業生命的核心力量就在于不斷地創新發展,只有堅持持續創新,企業才能在市場中始終保持活力。因為,一旦前進的腳步有所停滯,企業也將面臨滅頂之災。只有不斷地在發展中運轉,才能使企業前進的力量永不停息。科技創新發展是企業生存的不竭動力,于是科技傳播的力量此刻也就凸現出來。科技傳播引發企業科技創新,在參與科技傳播中,企業從中獲得知識共享,相互交流、借鑒、學習,從而實現企業的創新發展。科技傳播對企業的創新發展具有強大的推動作用。
2006年,《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就已經明確指出,技術創新體系是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結合。企業是科技創新的載體,企業的創新發展便可以借助科技傳播,讓技傳播成為企業創新發展的翅膀,可以推動企業飛躍式的發展,這點極為重要。科技傳播是企業創新發展的助推器,之所以說它是助推器,具體可以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中國這樣一個廣闊的市場中,誰走在了科技的前列,誰也就掌握了發展的主動權。科技傳播最直接的作用在于,它可以培養人的科技意識,影響一個企業整體的精神層面水平。科技力量是一種精神傳承,可以使企業員工通過科技的感染得到不同程度的升華。通過科技傳播,讓每個人學習并掌握科技知識,將這種科技學習作為一種潛意識的動作,能促進整個企業學習科技知識氛圍的形成,以及整個企業精神層面的提升。
就拿中國的文化產業來看,中國的新聞出版行業,承擔著傳承中國文化、傳遞先進文化知識的重任。科技傳播對文化產業的影響相比其他產業來說更是重大,憑借科技傳播的助推,文化產業才能實現先進科學知識的吸收引進,才能實現企業內部人員文化素養及科技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也才能進一步反作用于文化產業發展。正如哲學上講的:當上層建筑積極地反作用于經濟基礎時,對經濟基礎有推動作用,它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所以,科技傳播的引入改變了企業內部人員的精神面貌,提升了企業整體的文化水平,這必將有助于企業實現創新發展。
科技傳播帶來最直接的產物,表現在企業中就是:科技傳播為企業帶來了新技術、新工藝。企業可以在科技傳播中汲取到先進的東西為己所需,將之應用于實踐中,不斷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最直觀地作用于企業的創新發展。有先進科學技術的支撐,企業的創新發展就不再是一場空夢。
上面提及的培養人的科技意識,提升人的精神層面的成果獲得最終表現在,企業將會人才輩出。科技傳播只是停留在意識、精神層面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而以此為渠道造就科技人才才是我們宏偉藍圖中的一筆。在科技傳播的大潮中,要站穩腳步,抓住這一最好時機,培養企業內部核心骨干,通過科技知識的傳遞與交流,促進人才成長,相應的,企業造就的科技人才也必定反過來會為企業做出貢獻,助力企業的發展騰飛。
科技傳播帶來的不僅是知識的更新和技術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它引領了一種理念的改變,這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思想引爆。科技傳播帶來的先進成果引發企業更多的思考,促使其轉變思維,在生產中不斷探索新規律,開發新路子,摒棄舊有模式,生產、經營理念隨之更新轉換,緊跟時代潮流。就現在的生產經營來說,我們可選擇的方式越來越多。還是拿文化產業來舉例,現在我們越來越多地借助于微博、微信平臺來進行推廣,而且各種形式全面覆蓋……這些都是科技傳播帶來的社會變革的產物。
企業內部人員應提高學習、創新的積極主動性,在做好本職工作之余,有效利用科技傳播,不斷研究學習,借助其有利的一面不斷汲取優秀精華,為己所用,強化自身能力。在科技傳播的浪潮中自主學習、自主創新,爭取成為先進創新的第一批。由于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能力有所不同,所以企業需要首批創新人員帶動后部力量,最終使企業內部全體人員都走在科技時代的前列。只有具有這種先進的意識,才會有先進的行動,所以,企業內部人員的自主性是極其重要的。當然,這種自主性的實現也需要企業的引導和配合。
改革開放打開了中國大門,各種先進思潮不斷涌入,作為企業一方,要抓好國家重視科技發展這一大好時機,多引入先進知識,多舉辦科技知識講座,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聘請相關領域專家,為員工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助他們學習成長。在這種科技信息的不斷熏陶下,企業內部上下將會營造一種科技理念先行、促進創新發展的濃厚氛圍,這樣可以使企業和員工實現雙贏。企業要創造機會,力爭成為成為技術創新投入的主體、創新項目實施的主體、創新成果轉化的主體。
在文化帝國不斷崛起的今天,企業要從自身出發,以企業持續發展為己任,以員工培養為根本,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利用科技傳播先進成果,不斷實踐,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最終實現企業的科技創新發展。
科技傳播大到對科技發展、社會進步,小到對一個企業的生存及創新發展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企業要以提高自身的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以促進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為重點,著力解決制約企業科技創新的突出問題,而解決這些突出問題的一個有效措施就是:積極利用科技傳播帶來的先進成果,將其不斷轉化成企業發展前進的源動力。
科技傳播為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新環境和新機遇,在新政策的領導下,相信中國的企業在科技研發、技術創新和理論創新方面會做的越來越好。科技傳播作為企業科技創新發展的助推器,也必將產生無窮大的力量,助推企業騰飛,實現跨越式發展。
[1] 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2] 田小慶.科技傳播障礙及其對策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2006.
[3] 科技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的助推器[EB/OL].[2013-9-18].http://www.21xc.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44824.
[4] 科技傳播[EB/OL].[2013-9-22].http://baike.so.com/doc/5581113.html.
[5] 王子齊.科技傳播在企業科技創新中的作用研究——以超大綠色生態產業鏈開發為例[J].福建農業學報,2006,21(3):283-286.
[6] 湯書昆.科技傳播與當代社會[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