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檢測技術的發展,在考古學科中,其應用也助解了不少謎題,比如業內比較熟知的C-14 法,然而,DNA檢測技術的應用卻引來了爭議,一方說辭在于人類經過多年遷徙和發展,基因可能會發生變化,而另一觀點則運用中外實例證實古DNA 考古已基本得到認可。
有觀點指出,人類每一代遺傳中,DNA都會經歷神秘的塑造,有重組也有保留,這是我們與祖先既有相似、也有差異的原因。其中構成生命的遺傳基因中,男性DNA中的Y 染色體是代代相傳的,子代能完整繼承父代的Y染色體主干不受混血影響,保證Y染色體主干的嚴格父系遺傳。而人類從誕生到現在的突變點,也被人類學家們繪制成了國際通用的譜序。12月5日,德國馬普進化人類學研究所宣布,從西班牙北部洞穴中發現的距今40萬年前的原始人類骨骼中提取DNA,并成功解讀遺傳密碼。
本次研究獲得了線粒體基因組測序結果。研究人員說,他們本以為將從中發現這種古人類與尼安德特人的淵源,因其骨骼特征與尼安德特人相似,并且后者曾在歐洲大陸和亞洲部分地區占統治地位。然而基因比對顯示,這種古人類與西伯利亞地區古人類丹尼索瓦人更相似。研究人員解釋說,這個結果有可能說明,胡瑟裂谷古人類或許與尼安德特人及丹尼索瓦人都有血緣關系,而這將使歐洲古人類的家譜“更加混亂”。此前就有研究稱,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可能曾發生過雜交。
今年10月,一名在2.4 萬年前死去的西伯利亞男孩的完整核基因組(真核生物細胞核染色體所包含的全部遺傳信息)帶來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發現,這是迄今為止現代人中最古老的完整基因組。他的DNA 顯示其與當今的土著美洲人(美洲印第安人)有著緊密聯系。然而,他顯然不是東亞人的后代,而可能是歐洲人或西亞人的后代。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古DNA 專家EskeWillerslev 稱,這一發現意味著,現在1/3 的土著美洲人的祖先可以追溯至歐亞大陸西部,而另外2/3 來自東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