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洪龍
(江陰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系,江蘇 江陰 214405)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諸多高校連續擴招,而職業類學校作為培育學生職業技能的重要機構,由于缺乏招生優勢,這類學校的學生素質不斷下降。無論是對國民經濟還是對地方經濟來說,職業類學校的學生都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他們中多數畢業生都從事著生產第一線或班組長的工作,他們的素質直接影響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做好職業類學校學生的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至關重要,作為一個在一線從事多年學生工作的黨員,就此我談幾點體會和建議。
21世紀的競爭說到底是科學技術和人才的競爭,職業類學校是教育培養擁有高科技、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今天的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中堅,是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最基本的力量。因此,將職業類學校學生中的優秀分子吸收入黨,是職業類學校黨組織和黨務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江澤民同志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上提出了“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基層組織要努力做好學生黨員的考察、發展、教育和管理工作,不斷提高黨員的先鋒性[1]。
與本科院校相比較,職業類學校的學生在一些基礎環節上要相對弱些,但是意識形態是不分等級的,只要教育得當,任何人都可以成為精神高尚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而黨在其中的教育作用與地位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加強職業類學校的學生黨建工作,鼓勵學生中的先進分子,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成熟一個發展一個,幫助廣大同學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社會主義的信念、增強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增強對黨和政府的信任、了解,增強自立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是該類院校基層黨組織工作的重中之重。
高校社團文化的起始于20世紀90年代初,是當代中國高校的一種引人注目的文化現象,職業類學校也不例外。相比本科院校,職業類學校的社團文化開展有著明顯的職業氛圍。我們可以根據專業不同來設置不同的社團,所設置的社團盡可能采取與企業實際相結合,讓學生通過社團提前與企業生產相接觸,黨對社團要直接領導,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牢牢抓住社團這個載體,實現學校社團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機融合,讓大多數同學真正參與到社團中來,讓學生有事做。
隨著社會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昔日神圣而神秘的象牙塔已處在一個日益開放、日益復雜的社會環境中。市場經濟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如金錢至上、唯利是圖等功利主義思想在職業類學校滋生并呈蔓延趨勢,一些社會丑惡現象無時不在向校園滲透[2]。如何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他們自覺地承擔起學習、研究和實踐“三個代表”的歷史責任,努力成為中國先進生產力的實施者、先進文化的繼承者和廣大人民利益的維護者[3],是職業類學校目前急需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也是職業類學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肩負的重要歷史使命。因此,我們必須適應形勢,努力營造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平臺[4]。
在網絡時代,人人都能上網,每個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傳播者,傳統媒介中傳播者與接受者的角色區別將逐漸淡化。因為網絡沒有國界,不同的文化、宗教和意識形態、政治勢力,都可以利用網絡宣傳自己的主張,影響和爭奪青年一代。職業類學校可以充分利用網絡的優勢和特點,把校園網絡辦成溝通學校領導、教師和學生之間聯系的橋梁;辦成學生交流思想,進行自我教育的園地;辦成傳播信息和知識,引導學生全面發展的輿論陣地;教師通過校園網以朋友身份與學生交流、談心,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在大學校園中形成健康向上的網絡環境[5]。同時,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和實踐,應給予足夠的投入,尤其是高素質專職人員的配備[6]。因此加快校園網絡的建設,使之適應學校人才的培養,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實在是當務之急。
俗話說:“打鐵尚須本身硬”,你有了一桶水,才有可能交給學生半桶水。要教育學生,教育者首先要接受教育,不斷充電。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價值取向的多元化,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隊伍特別是輔導員隊伍的整體素質是職業類學校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7]。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須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提高學歷、提高文化、提高素質、提高要求[8]。認真加強學習,更新觀念,努力掌握更為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和教育技能,不僅傳授學生知識技能,更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格,充分發揮人格魅力的巨大精神影響力。所以,學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既要注重提高自身素質,掌握并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積極探討思想政治工作藝術,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和水平;又要發揮人格力量的引導作用,具有健康的價值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淵博的學識,達到學術水平與道德情操的完善統一[9]。加強自我修養,以高尚的品德感染人,言傳身教,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高尚的師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書,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深刻的、長遠的,終身受益的。而學校在此處應該積極為思政者提供這樣的學習機會,確保真正形成“學習型”的思想政治工作平臺[10-11]。
由于市場經濟自由競爭、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游戲”規則,給職業類學校學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使學生的各種壓力明顯增加[12]。針對壓力,學校要加強力量,健全心理咨詢、輔導機構,開展有關的心理測試和心理咨詢活動,發現有心理障礙者及時建立心理檔案,加強跟蹤,做到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生,要特別予以關注,既要積極創造條件,結合國家助學政策,努力提供勤工助學機會,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順利完成學業;又要開展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幫助他們克服自卑心理,樹立健全人格。
作為職業類學校的學生,由于該類學校的定位,結合培養學生的計劃與教學大綱,在大學期間的主要任務是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一些專業技能。所以職業類學校的黨建與思想教育工作可以圍繞這一特點,結合實際情況,積極開展多種多樣的技能培訓,給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機會,同時有目的性的灌輸一些重要專業思想,在專業技能的培訓中滲透著黨建及思想政治工作,實現在提高學生綜合專業技能的同時,有提高學生的政治理論水平,真正實現寓黨建及思想政治工作于專業技術培訓。
總之,在新形勢下職業類學校黨建工作和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13],但是只要我們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按照江澤民同志提出的“三個代表”的要求,緊密圍繞在新的黨中央周圍,不斷完善高校黨的建設,認真研究新情況、新問題,理論聯系實際,充分利用網絡,創新工作思路與方法,就能夠把我們職業類學校黨建工作和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推向一個新的階段!
[1]江澤民.關于教育問題的談話[N].人民日報,2000-3-2(1).
[2]李忠杰.正確認識國際環境和國際政治斗爭的影響[N].光明日報,2001-12-26(B1).
[3]楊懷中.“以德治國”與大學生的道德教育[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1(5):18-19.
[4]王作俊.在學生中發展黨員的幾點思考[J].高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0(9):10-11.
[5]陸錦沖.淺談高校學生黨員繼續教育問題[J].德育天地,2000(2):18-20.
[6]劉育琴.對做好大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的思考[J].交通高教研究,1999(1):31-32.
[7]張建國.新時期大學生黨員發展工作探析[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1997(1):40-41.
[8]袁貴仁.加強有說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N].光明日報,2002-3-3(6).
[9]李萃英,趙鳳平.面向新世紀人文素質教育研究[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1997:195.
[10]趙正元.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斷出新[N].中國教育報,2002-2-21.
[11]朱振岳.浙江大學生在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中成熟成長[N].中國教育報,2002-1-4.
[12]江澤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8.
[13]張蔚萍,張列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政治工作新問題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