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鋒
(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株洲 412004)
微型學習滿足了學習者利用零散時間隨時隨地進行學習的需求,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習慣利用微型學習模式教學,因此移動微型學習資源的建設越來越重要。但是,現有的微型學習資源的質量、種類和數量都有待提高,尤其是微型學習資源的設計不夠完善,不能滿足學習者學習的需要,微型學習資源建設亟待加強。
微型學習資源由許多微小的學習片段組成的,一般不超過十分鐘,相對傳統課堂40多分鐘的講授,短小的課時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有利于學習者保持注意力,高效地利用短時的學習時間進行知識建構。
傳統課堂教學注重知識的系統化和完整性,對于知識的展開需要進行足夠的鋪墊和準備。而微型學習資源通過合理的設計對知識內容進行切割,主題更加突出,直接聚焦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各學習資源之間相對獨立,但松散聯系,可以動態重組,進行知識建構。教學內容的微型化,讓學生通過微內容的掌握,微目標的達成,不斷激勵實現微小的進步。
微型學習資源體積較小,非常適合在移動終端設備上觀看使用,學習者通過智能終端就能輕松的獲取微型學習資源實現隨時隨地的學習。以單一知識點為單位的微型資源可以滿足學習者個性化定制的需求,并且能為翻轉課堂的開展提供支持服務。可以實現學習者之間的即時通信與交流,為學習帶來了便利。
以微視頻為主的教學資源整合了課件素材、習題反思、點評反饋等多元化的教學資源,構成了一個主題鮮明、類型多樣、結構緊湊的“主題單元資源包”,營造了一個真實的“微教學資源環境”,有利于促進學習者隱性知識、默會知識等高階思維能力的提高。
移動微型學習資源通常是包含實用、微小目標知識模塊,匯集了圖、文、聲、像等多種媒體呈現的形式,同時也體現了微型學習資源短小、松散連接等特點。針對微型學習對于學習資源的要求,從微型學習理論和特征出發,對微型學習過程和學習對象進行重點分析,制定相應的策略有助于微型學習效果的提高。
制定具體的學習目標,指導學生一步步的學習,詳細的計劃能夠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任務,制定合適的學習策略。減少由于漫無目的瀏覽而產生的挫敗感。教師在設計移動微型學習資源時,要對學習內容進行分析,分析學習內容及其難易程度,對于比較重要的知識點要細化,分配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對于需要了解或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點,可在計劃中合理減少其所用的時間,在學習的過程中略讀和快速瀏覽即可。學生可以根據特長愛好、學習弊端、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等科學規劃自己的學習計劃和進度。制定的目標要明確具體,規劃合理,難易得當,目標要有一定的挑戰性,但又不能好高鶩遠。不僅要制定遠期目標和終極目標,還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短期目標以及時間計劃和過程計劃,減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迷茫感,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學生在學習風格、學習習慣、學習基礎和知識層次等方面存在個體差異。在設計微型學習資源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學習內容要以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形式呈現,制作不同層次、不同難易程度的多樣資源,以滿足不同個體的學習需求,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具體情況來選擇適應的資源,最大限度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動機分內部動機與外部動機,來自對知識的渴求、對學習內容的興趣的發自學生內心的內部動機最持久。教師在設計移動微型學習資源時,首先要精選內容,要具有實用性、興趣性,讓學生喜歡所學的內容,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以保持學習動機的持續。適當引入競爭機制,在資源中加入測試內容,學生參加測試后系統給出評價,同時給出其他參加測試人員的成績,讓學生間存在競爭意識,通過競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協作學習是一種通過小組或團隊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策略。小組成員可以采取論壇、微信平臺討論和伙伴交流等形式開展協作學習。小組協作活動中的學生可以將其在學習過程中探索、發現的問題和學習材料與小組中其他成員、其他組或全班同學共享。學生通過協作學習解決自己的疑問或無法解決的問題,減少學習焦慮感,可以提高自信心,促進學習成效。教師向學生建立開放媒體平臺如微信平臺類的交流互動平臺,方面學生協作交流,并及時給予恰當的指導,解決共性的難題,并引導協作學習朝正確的方向前進,避免無效協作發生。
移動微型學習會讓情感交流缺失,原來學習中所追求的情感體驗和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越來越貧乏。學習是一個充滿學習體驗的活動,情感的缺乏將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情感策略是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持良好情緒的行為措施,加強自我激勵,提高學習積極性。教師在微型學習資源設定中引導學生學習交流的內容和方向,拋出合適的話題,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引導學生交流,滿足情感交流需要,及時給予學生學習指導,對學習情況給與及時恰當的評價,讓學生感覺教師就在身邊,以此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具有比較相同知識背景和工作背景的同學之間溝通則更加便利。尤其是基于學習內容的討論,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遇到的困難,滿足了學生情感上的需要,促進學習的開展。
情境策略的顯著特點是學習發生在現實情境相類似的情境中。微型資源的內容要選擇真實性任務,設計處理不能過于簡單化,以免使其遠離真實的問題情境。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的時候,其內容的選擇要盡量貼近學生的真實生活經歷,使學生的學習能在與現實情況一致或相類似的情境中進行,使學生有親臨其境的感受和體驗,從而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與廣泛應用,移動微型學習作為一種最為便利的學習方式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青睞,因此巧妙的移動微型學習資源的建設,合理的設計學習資源,對促進學生有效學習,充分利用片斷時間,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1]閆鵬展,劉仲鵬,梁永慈,等.在線教師培訓中微型學習資源設計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2):84-87.
[2]李小剛,王運武,馬德俊,等.微型學習視野下的微課程設計及教學應用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3(10).
[3]胡通海,汪穎.面向成人學習者的微型學習資源分類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