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楠
(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藝術設計系,河南 新鄉453000)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人口也在快速增加,城市的交通問題隨之而來。過量的汽車給城市帶來了交通阻塞、交通事故頻繁、汽車尾氣增重環境污染等方面的城市問題。由此,低碳環保的電動車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青睞。再者,面對城市小型電動車行業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產品設計的審美性和功能性的要求方面也越來越高,在產品形態越加完善的同時,人們的情感體驗也越來越得到關注。
電動車在我國各大城市被使用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在造型方面,其多以電動自行車和電動摩托車為主,有豪華型與簡易型兩種。我國有許多城市為了減少城市交通擁堵的情況,推出了各種公共電動車的情況,其中較為普遍的是公共自行車的使用。湖北武漢建立了“政府主導,企業經營”的模式,公共自行車從12個試點站點、1000輛發展為1318個站點、近90000輛自行車;浙江杭州則在餐館和賓館附近設立了租借點和充電站,建立了電動車交通系統,實現低能環保高效的交通出行辦法。而從北京這個城市來看,在2008年,北京是有近200個的網點,8000多輛自行車但是現在卻只保留了12個聯網點,幾百輛的自行車。這種時間與空間上的數量懸殊,除了運營上的原因以外,還有就是自行車本身造型設計這一因素。對于自行車的造型設計,使用者覺得最需要改進的就是自行車的體積與速度問題。
由此,易于收納折疊的小型電動車就應運而生了。小型電動車非常適用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們。城市里的道路擁擠,公共自行車運行速度較慢,與公共自行車相比較,公共電動車則更具競爭力,公共電動車在時間與體力方面都為使用者提供了便捷。對城市中大多數生活和工作節奏較快的人而言,電動車不失為一種最佳的出行選擇。
在設計適合城市人群的小型電動車時,有三個方面的問題最值得深思:
1)小型電動車要具備怎樣的特點才更適合在城市中使用;
2)小型電動車要呈現為哪種形態才符合人們的審美要求;
3)小型電動車要怎樣才能提供更好的體驗給使用者。
基于這三點的思考,在小型電動車的設計方面,首要確定的是設計的定位:
1)顏色上,多采用鮮艷活躍的顏色使之更具有時尚感和城市氣息;
2)造型上,采用簡潔流暢的線條,減少尖銳部分,提高安全性,多考慮三輪設計;
3)功能上,采用折疊設計,減少空間的占用,增加便攜的性能,多注意細節的設計;
4)消費心理上,善于抓住主要客戶群的消費心理,造型新穎時尚。
其次從消費群體的體驗角度上看,則要考慮這幾個方面:
(1)在小型電動車設計中應用功能體驗
①靠背的設計
作為短途代步的交通工具,城市小型電動車主要是供單人使用,為滿足各個年齡段的消費群,多采用三輪的設計,這樣的造型無論是從實際使用還是視覺效果上來看,都給消費者一種穩重安全的感覺。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現在的小型電動車的后端都有一個靠背,這個靠背的設計理念是為了支撐使用者的腰背部,提高電動車在減速或增速時使用者的安全性。而且,靠背可以根據使用者的身高和習慣做出相應的調整,給人們傳達一種安全感的信息。
②可折疊的車身
為了給使用者帶來更大的便利,折疊功能理應多應用。小型電動車的車身采用可折疊的設計,一方面增加了產品的功能,另一方面也使產品的空間結構更加合理化。為使電動車更加的小巧簡便,靠背折疊和駕駛部位的折合也被納入設計。而為了便于攜帶,電動車能進行簡單的折疊,達到減小體積的效果,整體簡便輕盈。在運輸方面,無論是所占空間或是所需運輸精力方面都到達最簡的效果。
③整體安全舒適
為了安全穩定的構造,電動車的設計應采用三輪加車身的形式,而在新穎時尚方面則體現在把手、車燈、腳墊等細節方面。把手方面打破傳統的平把式、高把式或牛角式,采用較為新穎的微微下斜式;車燈采用LED燈,可以增加照明的使用范圍;腳墊采用聚氨酯彈性腳墊,可以減低運行過程的震動問題;而對座椅的高度、寬度、舒適度還可以進行可調節的設計,這樣可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要求。
(2)在小型電動車中加入形態體驗
使用者的感官刺激是對產品最直接的體驗,小型電動車在外觀形態上采用了較為活躍的曲線設計,這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消費者視覺審美上的要求。并且城市小型電動車在設計上還采用仿生的設計手法,大體相似于“蝸牛”的形態,電動車的手柄感覺就相似于蝸牛的觸角,電動車的主體結構也類似于蝸牛伸長的頸部,整個仿生過程使電動車的設計顯得豐富并且生動形象。
而在色彩上,打破了傳統金屬感強的設計風格,采用時尚感較強的鮮艷顏色,多采用代表環保的綠色,色彩比例上也著重調和,設計合理協調的比例,在帶給人清新自然的感覺之余,還使電動車的外形更加的美觀時尚,體現出產品時尚、輕便的亮點,使之更加迎合都市人的審美需求。
在材料上,小型電動車則采用可生物降解的塑料,這在應和“綠色環保”的理念之余,也使電動車的材質性能達到更高的要求。這種塑料的質地輕盈、對線條的可塑性強、顏色多變,能使電動車車身表面的肌理呈現多種不同效果,帶給使用者多種情感體驗。
(3)在小型電動車設計中應用情感體驗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城市的小型電動車的設計也需要進行不斷地改良,要充分考慮消費者的需求,利用產品的折疊、各部位的協調關系以及多個細節處理來完善產品的形態,使之充分調動人體的心理因素和感官刺激。從這方面來看,城市的小型電動車就不單單只是在扮演著交通工具的角色,還是一款能與人情感交流的產品。以此為出發點,相信在未來的小型電動車的設計理念上將加入更多的以人為中心的設計,讓電動車更加的人性化、智能化、簡便化,給人們帶來更多的情感體驗。
而從消費者心理出發,小型電動車的仿生設計無疑是一個亮點。小型電動車的仿生形態,除了給人和諧、飽滿和圓潤的感覺以外,還讓電動車的整體具有一種親和力,使消費者在心理上更易于接受。
通過對城市小型電動車的造型的設計和研究分析,在設計小型電動車之前,應對消費群的需求和時尚潮流充分了解,由此多層面、多角度地進行產品體驗的研究設計。在設計表現上利用在使用方式、色彩搭配、細節處理等方面的創新使產品更好地完善形態,再者,在設計理念上增加人的情感體驗,使電動車不單單只是代步工具,而是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簡便環保的能與使用者產生情感交流的產品。
[1]沈艷姬,李皓.體驗設計在產品設計中的體現[J].大眾科技,2008.8.
[2]吳海紅,朱仁洲,周小儒.產品形態設計基礎[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
[3]杭間.設計道[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