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東紅
(吉林省體育運動學校,吉林 長春130022)
曲棍球(Hockey)這一名稱起源于法語,意思是牧羊人的。作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體育項目之一,曲棍球的出現要比最初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早1200年或者更多[1]。19世紀后期,由于工業革命的興起,英國積極拓展其殖民地,曲棍球運動也隨著英國軍隊傳播到印度、巴基斯坦、南非等世界各地[2]。對于我國曲棍球的開展與實施時間不是很長,但我國近年來對曲棍球這項運動的發展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曲棍球訓練的主體是該運動員,而且曲棍球是一項運動量比較大的體育項目,這也就是要求男子曲棍球運動員要有比較好的身體素質,這也是練習曲棍球的基礎,只有在身體素質達到一定的情況下,才能夠完成教練傳授的運動技能,才能使得男子曲棍球運動在比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較好的完成賽前的預期目標。
對于目前的男子曲棍球運動,他們主要處于青春期,我們一定要認識到一點那就是他們正處于青春期,身心健康并不夠健全,所以首先要從學生的心理情況出發,要學會與學生們成為朋友,不要采用過去的、陳舊的、死板的師生關系,要以朋友與朋友的關系進行深入的交流,關心學生的生活情況、學習情況,要從全方面了解、讀懂學生的心理,挖掘學生的心理需求,并且將學生的心理需求與男子曲棍球訓練結合到一起,改變、端正學生的心理態度,正所謂態度決定一切,就是要讓學生端正對體育鍛煉的態度才能夠最大化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從根本上認識到體育的重要性,才能夠使學生全身心的鍛煉。
但在這里多講的一句就是男子曲棍球運動員早戀的問題,由于正處于青春的學生們,產生了對異性的好奇心,這也是很正常的,但主要的是如何的辨別這種心理狀況,所以說體育運動就起到了引導的作用,曲棍球運動可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減少學生的胡思亂想的心態,并促進學生對未來的暢想,減少不必要的外因對學生學習的影響。
具體練習方面本人就針男子曲棍球1000米跑,闡述一點心得:首先要了解1000米跑的技術特點,特點就是“極點”與“二次呼吸”[3]。這兩個知識點是所有體育教師必須要理解并能夠進行實際操作,再者就是要懂得“恢復”與“超量恢復”這幾個名詞。
1.2.1 1000 米跑的極點與二次呼吸
極點是在跑1000米過程中常會遇到的生理特點,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特征,舉個簡單的例子就像一輛奔馳在馬路上的汽車,行駛的飛快,但燃油不足無法為汽車提供足量的能量,極點就是學生身體中矛盾的體現。二次呼吸是自身通過增加步伐的距離,呼吸的力度,重新調整到一個新的呼吸、步伐節奏上之后身體感覺到不再是那么艱難的過程。
1.2.2 1000 米跑的超量恢復
經過沙袋的練習就形成了超量恢復是前蘇聯學者雅姆波斯卡婭提出來的,它是在肌肉運動練習之后,肌肉產生疲憊敢,當通過適當的休息之后學生的身體機能恢復到運動前的水平,并且在一定的時間之內,還可以超過原有的水平,但時間過程會下降到原有的水平。將身體素質達到最大的超量恢復的狀態下進行比賽,那么相信會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俗話說“為人師表”這就是說的男子曲棍球教練員在培訓學生過程中要起到表率的作用,而這些表率就能夠直觀的展現給學生們一個更加清晰的目標,也透露給學生們一個信息就是對于曲棍球運動是多么的重要。在身先士卒方面男子曲棍球教練員可以做到很多,例如可以帶領學生去跑步,并不是站在原地的看著學生們流汗,要起到榜樣的作用,同時也能給學生一定的精神支柱。男子曲棍球教練員還應該進一步的增加相關的體育知識,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以及學生頭腦的吸收。就像在男子曲棍球運動員練習1000米跑的時候男子曲棍球教練員就需要帶領學生進行訓練,我們要知道現在的學生處于個性鮮明的時代,只有讓學生們對你心服口服,那么才會使學生更加聽從教練的指導,這樣學習環境就不是單一的而是雙向的,學習的效果就變的更加的有效率。
男子曲棍球教練員對于曲棍球運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對于國家整體的體育發展事業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說男子曲棍球教練員的良性發展對學生的學習以及課程的教學是非常重要的,相信大家都聽說話“個人魅力”這一詞,我個人認為體育教師更需要發展自己的個人魅力。發展男子曲棍球教練員的個人魅力就是最好的方法,這樣既可以提升體育教師自身的文化素質、文化修養、專業技能,還能夠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男子曲棍球教練員的課程中以及所要傳授的專業知識。
曲棍球比賽是雙方兩組運動員對抗性的比賽,每組參賽隊員是11人,這與足球比賽人數相同,每個隊的目的就是將球攻進對方的球門。比賽分為上、下兩個半場,每個半場35分鐘,比賽最終以進球多的隊獲勝。
在比賽的過程中,除守門員以外,其他球員只能用球棍擊球,如故意用腳或身體的其他任何部位擊球都將被處罰。木制的鉤形球棍的左側為平面,右側為凸面。球員只能用平面的一側擊球。守門員在射門區內可以用身體的任何部位阻止進球得分[4]。如果在比賽過程中有球被擊出邊線,則由對方將球擊向自己的隊友而恢復比賽。如果球由進攻方球員擊出端線外,則由防守方擊球恢復比賽。同時,當雙方同時犯規,球被射入球員的衣服里,或者比賽因球員受傷或其他原因而中斷時,都要采取爭球來重新開始比賽。爭球的地點由裁判選擇,但距離端線至少要14.6米遠。球放在雙方各一名球員之間,這兩名球員將自己的球棒交替擊向地面和對方球棒三次后擊球。在爭球時其他球員必須站在5米開外[5]。
如果守門員壓在球上,可被視為阻礙犯規。如果一個球員故意犯規,行為不當或有危險動作,可受到警告(綠牌),暫停其比賽5分鐘(黃牌)或逐出比賽(紅牌)的處分[6]。被替換下場的球員隨后可重新參加比賽。比賽由兩名裁判主持,他們分管各自半場的判決。
[1]邵君.我國女子曲棍球運動員比賽中速度特征的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9(06).
[2]陳志堅.我國男子曲棍球運動員體能特點及訓練方法現狀初探[J].科技創新導報,2009(07).
[3]龍鳳雨.女子曲棍球運動員專項體能訓練方法的探討[J].體育師友,2006(04).
[4]程冬美,于少華,鄢長安,謝藝田.曲棍球運動規律與我國曲棍球運動發展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4(06).
[5]王楊.中國男子曲棍球運動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J].遼寧體育科技,2002(05).
[6]韓春苓,丁玉蘭.曲棍球運動的起源[J].體育文史,19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