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江江 王俊儒 高錦明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理學院,陜西 楊凌 712100)
隨著中國科技的不斷發展,對各種學科專業型人才的需求不斷提高,這些人才不僅要掌握高水平的專業知識,還要具有較強的外語交際能力[1]。如何培養這樣專業技術扎實,專業外語交際和應用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成為了我國教育工作者需要解決的一大難題。2001年9月,教育部下發通知,要求各高校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課的教學,雙語課教學要融入大學教育中[2],為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雙語教學躍然紙上,成為了高等教育改革,與國際接軌和培養復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由于近代化學學科發展起源于西方,并且國內大部分高校有機化學課程中的基本理論知識都來自于西方的主要教學內容,有機化學是研究有機化合物的組成、結構、性質、制備方法與應用的科學,是化學中極重要的一個分支學科,是大學化學、生物和化工類專業的必修課程。開展雙語教學更利于學生對化學追根溯源,加強對相關原理的了解。
近年來,有機化學和相關學科迅猛發展,全球范圍內科研成果不斷推陳出新,我國科技創新能力也不斷提高[3]。根據筆者教學團隊多年在有機化學相關領域的研究發現,具有高水平、前沿性的文章多以英文為主,并且國際學術交流和重要會議也以英文為交流語言,特別是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科學家使用的一些專業術語更是沒有一些固定的翻譯。采用雙語教學,不僅便于教學交流,還利于學生對這些名詞更好的理解,以免產生誤解[4]。與此同時,能夠讓學生了解到日新月異的有機化學發展成果,并且使得現階段的本科生教學充分和國際接軌,這樣不僅利于學生參加一些國際交流,提高自身外語交際能力和創新思維,更有利于學校“走出去”,和一些具有高水平的科研院所進行合作,充分提高自己教學科研實力。
因此,建立完善健全的有機化學雙語教學團隊和完整充實的雙語教學內容,積極開展推行適合自己院校的有機化學雙語教學方法,努力克服雙語教學中外語教學收益低,提高雙語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專業外語應用能力和專業素養,對獲得和了解國際上領先的研究成果信息,提高國內有機化學科研成果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以及培養具有創新力和競爭力復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具有重大的意義[5-6]。
有機化學雙語教學成敗的重要因素在于師資力量,沒有強大的師資力量作為保證[7],雙語教學就會有名無實,怎能為培養現代創新性人才做出貢獻呢?雙語教學在國內發展已經由來已久,全國各個高校和各個學科的都積極參與,但是效果收益確實微乎其微。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缺乏能夠承擔起雙語教學能力的師資[8],換言之,中國高校目前培養的化學專業教師人才,雖然具有高水平的專業知識能力和外文文獻的閱讀能力,但是語言交際能力差,一般不具備使用外語進行流利順暢的化學學科教學的能力。針對這種目前的情況,我們要依靠高校自身的外語人才對自己的學科老師進行英語教學方面的培訓,因為學校本身的英語老師就具有較高水平的英語教學能力和交流水平,給這些學科老師進行培訓,讓他們習慣英語教學方式,提高英語交流能力,再與化學學科知識進行結合,這樣使得他們的雙語教學能力得到提高。與此同時,讓教師去國內具有優秀雙語教學經驗的學校學習,交流雙語教學方面的經驗,從教學水平上得到提高。再次,大力引進英語水平高,化學學科綜合知識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從整體隊伍上提高教學力量。尤其是注重青年教師的化學學科的雙語教學相關能力的培訓和提高,讓他們走到雙語教學的第一線,讓教學團隊始終保持著新鮮的血液,從而不斷發展和進步。
由于雙語教學在國內的發展時間不長,在有機化學學科中進行雙語教學還是一個不斷探索和進步的過程,我國雖然也有很多專業學科的老師注重英文教材的編寫,但是對于更多的學校仍然是選擇英文原版教材,這樣不僅可以保證語言交流的規范性,還可以讓學生更專業的學習到本學科的最新成果。可是外文原版教材對于學生學習來說仍然是具有較高難度,因此我們需要在英文原版教材的基礎上,編寫適合本校學生學習的材料,本校有機化學雙語教學配套資料由學科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在參考國外原版教材和課程教學目標,結合本學校學生的特點基礎上整理了學習資料。對重點難懂的部分進行中文說明,專業詞匯進行漢語注釋,使得專業英文學習變得簡單,學生更容易理解和預習。同學們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專業英語也得到同步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也不斷提升,真是一舉多得。
雙語教學是一種手段,雙語教學方法則是直接有效的途徑,它讓學生在掌握化學專業知識的同時,開拓了他們的視野,提高了他們自主學習的意愿,為學生以后閱讀相關專業書籍文獻,深入學習化學專業知識,掌握國內外有機化學研究的最新動態做好鋪墊。好的教學方法,不僅事半功倍還讓學生能夠主動去學習。
首先,創造環境,潤“才”無聲。良好的雙語學習環境是雙語學習的基本條件,是他們提高自身專業英語能力的重要基礎。只有營造出良好的學習環境,才能達到雙語教學的“潤物細無聲”的效果。讓學生沉浸在專業英語的學習氛圍當中,主動刻苦的去掌握專業英語知識。
其次,循序漸進,由易入難。在有機化學雙語教學的過程中,應在英語的使用量上進行合理把握,注重英文和中文的使用比例,采用循序漸進,由易入難的方式。雙語教學,英文的使用是一種重要的手段,目的是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專業知識,便于專業交流。課程初期,應以中文為主,外文為輔,讓學生更好的進入到雙語學習的環境,隨著課程進行,中文比例下降,主要以英文講解[9-10],對于一些難于理解的,用中文輔助說明,讓學生能夠沉浸在專業英語和專業知識的學習中,專業外語能力提高的同時,專業知識也不斷加強。
再次,圖文并存,注重交流。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多媒體教學手段引入到教學實踐當中,讓原本一些復雜難于理解的知識變得直觀方便,讓學生更方便的掌握相關知識點[11-12]。在雙語教學中,引進多媒體教學更是優勢明顯,使得抽象的,例如有機化合物三維結構等一目了然,形象直觀,不僅如此,還能夠增加知識的信息量,方便重復出現,加深學生的理解。課堂上可以開展互動,對于某個反應機理給出圖像視頻,讓學生自己用英文進行描述,表達自己的理解,老師或者其他同學進行補充,這樣學生的積極性也能夠充分調動起來,自身英語和專業知識也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雙語教學不僅包括教授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外文的應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老師和學生之間建立和諧關系的能力[13]。建立師生之間的和諧關系,能夠讓學生在與老師之間的互相交流當中,增強學生自己主動學習的動力,和探討研究問題的思維能力,更重要的是老師能夠掌握學生的發展動向,對于知識的需求,適當引進一些前沿的科技,強化某些學生不易理解的地方,真正的做到授業解惑,開拓學生視野,還能夠讓自己更好的把握學科特點,面對問題時更游刃有余。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能夠減少學生的消極情緒,主動積極的去學習專業英語知識,同時促進良好師生感情的形成,讓學生覺得老師尊重他們個人,能夠掌握好專業技術,讓老師覺得學生能夠主動意愿去學習,而不是被動的接收,自己的辛苦努力能夠得到回報,教學上積極性更高,而不是簡簡單單去完成教學任務。
師生關系和諧了,學生也會主動去和老師交流,課堂上,老師講解完本章或者重點內容后,要及時進行反饋,留出5-10分鐘的時間對同學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專業知識和英語方面的給學生推薦相關文獻,增加他們閱讀的寬度,讓學生自主去選擇解決自己的問題。課堂下,老師要主動留下郵箱等有關聯系方式,方便學生交流一些課堂上沒有講到的問題。
不僅老師與學生之間要交流,也要促進學生自己之間的交流。有機化學雙語教學面對的是不同的學生,不論專業化學知識能力還是外文應用能力,每個學生都是有顯著差異的[14]。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分配到同一個團隊,讓他們優勢互補,互相交流合作以共同解決問題。學生和老師共同參加到雙語教學的過程中,師生互相交流,學生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習意識,開發自己的潛力,培養自身學習興趣和理論知識的綜合利用能力;老師對學生加以指導,引導他們使用專業知識和外語,提醒他們對問題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和理解,并對學生進行客觀綜合的評價。這樣能夠有效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找出差距,完善自己,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動力,并且讓課堂教學充滿活力。
目前我國各高校所采用的化學雙語教學仍是一個在不斷探索和發展的階段,學校都在探索符合自己特點的教學方法和規律,努力提高自身的雙語教學水平,形成了獨特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技巧。因此,需要建立一個公共平臺,加強不同學校之間的交流,實現雙語教學師資培訓和公共資源的共享,真正做到有機化學雙語教學的全國化,切實達到雙語教學的真正目的。
[1]莊玉蘭.論外語復合型人才的培養[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06:18-19.
[2]谷志忠.簡論高校的雙語教學[J].中國高教研究,2005,10:89-90.
[3]吳大雨.談大學《無機化學》雙語教學的幾點體會[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02:129-131.
[4]劉豫,周愛國,郭學鋒.普通高校中雙語教學的意義與方法[J].科技信息,2010,12:41+43.
[5]李瑛玫,湯春明.關于高校雙語教學的探討[J].教育探索,2005,10:61-62.
[6]姜文輝.高校專業課推進雙語教學的認識與思考[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0,08:66-68+72.
[7]徐春娥,李桂山.高校雙語教學師資培養與建設機制探析[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9,10:99-100.
[8]劉春明,劉旭彩,林世威,李紅玫.“三維立體式”雙語師資培養模式研究[J].中國高等教育,2008,21:57-58.
[9]王梅.努力改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有機化學雙語教學質量[J].化工高等教育,2008,06:49-51.
[10]張文廣,章福彬.無機化學雙語教學的初步實踐與探索[J].上饒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06:58-60.
[11]蒲瑩暉,孫令泉,吳凱南.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雙語教學質量[J].中國成人教育,2006,02:119-120.
[12]李劍南,邵晉.多媒體雙語教學方式在高校的運用[J].中國成人教育,2009,21:155-156.
[13]唐泳,段洪.基于和諧師生關系的雙語教學課堂教學評價[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3:139-140.
[14]郭生偉,陳宇紅,楊鵬元.大學化學雙語教學模式初探[J].科技視界,2013,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