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月華
(縉云縣環境保護監測站,浙江 縉云 321400)
環境監測工作不僅為環境管理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管理與決策支持,還擔負著監督環境執法工作、為經濟建設提供服務的重任。現階段,大氣環境監測工作還具有局限性,為促使其效能的更好發揮,有必要探討和研究提高其監測質量的策略,對提高大氣環境監測質量措施的研究,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大氣環境監測具有復雜性,無論是工作所涉及的內容 (環境要素),還是所監測環境樣品的構成成分,均較復雜,其在空間上和時間上具有綜合性和特殊性。主要囊括質量策劃、保證、控制、改進以及監督等諸多內容。
大氣環境監測過程中,要嚴格按照相關監測計劃和規程進行,充分貫徹和落實好每一步工作,且每一步工作的進展均要處于受控狀態。換言之,大氣環境監測工作要把好監測質量關,以提供出更為準確、完整、精密、具有可比性與代表性的監測數據,使其能經受住實踐的考驗。所謂環境質量控制,指的是出于提高監測質量的需要,對監測過程中各種相關技術的把控,主要包括計劃編制、現場采樣、環境樣品分析與測試、監測數據處理與審核以及整體評價等。
當前,由于諸多原因,大氣環境監測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嚴重制約了環境保護與管理工作的良性進展。
首先,大氣環境監測質控手段較為單一,部分單位仍以數據對比、密碼樣與平行樣測試、加標回收等手段為主,并沒有將系統性評價納入到監測工作范疇中去;其次,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如自動空氣在線監測系統等新型監測技術相繼問世,但實際的控制標準與要求并未進一步確立。
現階段,環境監測機構均設立了環境質量監測管理組織,為促使其效能的發揮,配備了專業人員,但其質控工作主要集中在實驗室內,并未將系統環境的質控工作落實到位,職能稍顯單一。此外,質控工作并沒有將全過程管理納入到實際工作范疇中去,如實驗室建設滯后、計量認證建設滯后等,再加上經費不足,凸顯質控工作的局限性。
現場監測作為質控的基礎,部分環境監測機構沒有充分認識到現場監測的重要性,在實際工作中不重視現場監測的現象極為多見。第一,大氣環境監測點的設置與采樣是關鍵環節,但其會受到地理位置、地理環境等外界因素的影響,環境監測人員往往采取避重就輕的方式來開展工作;第二,工作中測試工具或測試方法運用缺乏科學性,如在對煙氣進行測試時,由于煙氣會受到煙道負壓的作用,氮氧化物與二氧化碳的測試結果較之于實際情況便會偏低。
大氣環境監測中,監測人員在其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實際情況中,監測人員的綜合素養水平不一,在一定程度上對大氣環境監測工作造成影響。主要表現為:第一,部分監測人員理論知識掌握不夠全面,業務操作能力尚有較大的進步空間;第二,業務培訓力度不夠,環境監測機構當前的培訓大多數具有多部門、臨時性特征,且接受培訓的監測人員數量較少,監測人員的操作技術掌握不全面,對操作規范掌握不到位,導致理論知識與實踐二者脫節;第三,監測人員由于工作具有特殊性,人員更新速率較低,嚴重缺乏高學歷、年輕的專業性人才,導致其在新理論與新技術的理解與運用方面受到限制。
當前,我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雖取得了一定的實效,但整體發展步伐較為緩慢,常見的問題包括監測數據重疊,導致數據浪費嚴重,這既不利于監測數據有效利用,也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鑒于當前大氣環境監測現狀,為盡快實現對環境監測工作全過程的管理與質控,務必要采取相應的策略,以提升大氣環境監測質量,為環境保護與管理打好堅實的基礎。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氣環境監測技術也不斷被研發出來,如自動化空氣在線監測系統,各環境監測機構應在工作中引入先進的監測手段,加強學習力度,將其盡快應用到環境監測工作當中去。監測儀器均需要符合相關行業標準,其質控程序要嚴格按照國際公認的標準或等效標準進行,定期對其進行跨度、零點校準操作,儀器指標與測量范圍值域也要符合國際標準的各項規定。如自動化空氣在線監測系統在使用中要注意定期校準,因此,先進的監測技術或手段等,要建立嚴格的標定與啟動制度,進而對所獲取的數據做出及時校正和合理、科學判斷,以提升對監測系統整體性能的審核與評價。此外,還要引進先進的管理制度,明確大氣監測標準的傳遞與跟蹤,將其與質控相結合。
我國各環境監測機構應該嚴格遵守 《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與《實驗室和檢查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等系列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和完善環境質量管理機制。第一,設立并完善組織管理機構,保證物資及專業人才的配備量;第二,編制詳細的管理制度,廣泛開展評價與審核工作,對不符合要求的行為進行預防或及時糾正,同時,針對質量管理體系要做好年度檢查、審核與評價,以便優化質量體系,為其完善提供依據;第三,加強質量管理體系建設,促使其貫穿于布點、采樣、審核以及評價的全過程,并編制相應的規章制度或嚴格的質控手冊、指南等;第四,質控部門除了做好實驗室內的質控工作,還要做好組織參與能力的驗證、協作定值等工作,及時發現質控工作中存在的缺點與不足,以提高監測水平。
大氣環境監測工作中,實驗室質控管理可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有必要促使實驗室質控管理工作朝向規范化方向發展。第一,實驗室環境管理要規范,實驗室的布局應合理,防止出現交叉干擾,各項設備都要配置齊全,對毒性大、污染強的氣體進行試驗時,要在專用通風設備環境下進行,減少或規避對監測人員造成的不必要傷害,器皿、試劑類以及藥品類要有特定儲藏空間,必要時可建立詳細檔案;第二,實驗儀器設備管理要規范,實驗室中所有自行校準或強制檢定的儀器表面均要有統一格式的標簽,由專人建立、管理儀器檔案;第三,實驗操作要規范,引用考核試驗法與標準分析法,實現對精密度與準確度的考核,如精密度的考核中至少有8個標準,單項標準需要測量7次及以上,至少具備2個平行樣,進而根據結果計算組間偏差。
監測人員是大氣環境監測工作的主要力量,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要提升監測人員的綜合素養,以提升質控水平。第一,可通過技能培訓、崗位練兵、脫產再教育等系列方式,來提高監測人員的理論知識與操作水平;第二,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幫助其樹立起正確的工作態度,增強對工作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以提高其服務意識;第三,完善監測人員考核評價和獎勵機制,在具體的工作中,對其執行高要求和高標準,充分肯定和鼓勵監測人員的創新精神和鉆研精神,條件允許時,可采取獎勵政策,促使監測人員業務能力與分析水平的綜合提升。
環境污染問題現已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問題,其中大氣環境污染是現代城市首要關注的環境污染問題之一。因此,加強對大氣環境的監測,是現在應對大氣污染,保障安全人民生活重要措施。
[1]楊婷.大氣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的有效方法探討[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4,8.
[2]查秀峰.淺談提高大氣環境監測質量的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