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文霞
(武警學院消防工程系,河北廊坊 065000)
《火災證據學》是火災勘查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必修課,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該課程著眼于培養學員的證據意識,提高學員運用證據學理論正確地分析、解決火災調查中的證據問題,辦理火災案件的能力。課堂講授是該課程的傳統教學方法,教員依據教材和教學大綱進行授課,學員被動地接受和記憶。課堂講授的好處是學員通過課堂學習,可以全面、系統地掌握該課程的基本概念、原則和知識。不足之處是學員只是被動地接受前人的經驗和知識,不利于學員的獨立思考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這導致畢業學員到實際工作崗位后很難進入角色,需要經過一個相當長的時間來熟悉和掌握從事實際工作的本領。為了培養學員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火災證據學》課程進行了教學方法改革,在教學實踐中引進了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指以案例為教材,讓學員通過閱讀、觀察和思考,以及相互之間進行探討而形成共識,提高思維、推理和處理問題能力的全過程。案例教學法的運用,極大地促進了《火災證據學》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第一,教學實踐性強。案例教學法改變了教員唱主角,學員被動接受的狀況,課堂教學從注重知識的傳授轉變為注重對學員能力的培養。教員在講課過程中適時地提出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火災案例供學員思考,啟發學員開闊思維,集思廣益,獲得解決問題的答案,提高了學員的實踐能力。
第二,學員參與性高。教員在教學中運用火災案例這一中介,使學員置身于具體的實踐活動中,激發了學員的學習積極性,使其參與意識增強,主動提出問題和解答問題,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第三,教學過程互動性好。在火災案例討論中,不僅教員提出問題,學員討論解答問題,學員也可以提出問題,其他學員或教員給出答案,學員和學員之間,學員和教員之間都可以自由討論、辯論,互相交流。教學過程生動有趣,不再枯燥無味。
第四,教員和學員的綜合能力都得到提高。案例教學中教員的主導地位和學員的主體地位都能得以充分發揮。教員可以就火災案例闡明自己的觀點,學員也可以就火災案例發表自己的意見,找出案例所涉及的理論知識,得出解決問題的答案。通過案例教學,不僅培養了學員的創新精神,提高了學員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員也能在教學過程中發現自己理論和實踐方面存在的不足,不斷完善和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可見,案例教學有利于教員和學員互相啟發,共同提高。
列舉案例法是指教員在授課中,為了解釋某一法律理論或某一實踐問題而列舉一個或一組案例進行示例性解說的教學方法。列舉案例法的目的在于揭示現象、說明問題。比如,為了使學員明白物證與書證的區別,可以列舉案例:在一起火災中,火災調查人員在火災現場提取到身份證。當此身份證用以證明持有人到過火災現場時是物證,而當根據其所記載的信息來證明所有人身份時是書證。
列舉的案例既可以是真實的火災案例,也可以是為教學需要對真實火災案例進行加工后的案例;既可以呈現整個火災案例,也可以只講與本次課內容相關的關鍵性內容。對于具體的案例類型和內容,教員要根據授課情況靈活掌握。
講評案例法是指教員為了幫助學員理解某一教學內容而對某一案例進行深入剖析,從中挖掘出比較深刻的東西,并通過講評案例使學員掌握教學內容的教學方法。比如,在講解火災案件的證明標準內容時,教員可以“辛普森案件”為例,來介紹英美法系中刑事訴訟和民事訴訟證明標準,使學員了解國外的證明標準,明確我國證明標準的特點及與國外證明標準的不同之處。
教員選取的講評案例最好是引起國內外普遍關注的具有代表性的火災案例。為了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講評案例法還可以借助電化教學,播放案例相關視頻資料,邊看邊講評。
討論案例法是對課程某一章節進行全面講授后,為了加深學員學習印象,鞏固學習效果,檢驗學習水平而組織學員討論案例的教學方法。比如,在講授“火災證據審查判斷”一章時,可將從某一出租屋火災案例中收集到的證據材料于課前一周提供給學員,讓學員分組進行準備工作。課上由各組學員對這些證據材料進行審查,就哪些證據材料可以作為證據使用,哪些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發表各自的觀點,并進行討論。最后,由教員給出答案,作出點評。
運用討論案例法時,教員必須事先準備好相關火災案例。學員必須在課前閱讀火災案例材料,了解火災案例的主要事實、爭議點所在、有何已知與應知的證據資料,以及火災案例所涉及的相關法律規定、學說法理等。課堂討論既可以采取小組討論形式,也可以采取大班討論形式,要讓每一名學員都有表達自己見解的機會。最后,教員還要對學員中出現的不同意見進行評析,給出標準答案并說明理由。培養學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運用討論案例法的目的和關鍵。
旁聽案例法是教員為配合授課內容,有針對性地選擇當地公安機關消防機構處理的火災案件或人民法院審理的火災案件,組織學員進行旁聽的教學方法。比如,在學習火災刑事案件的證明責任時,給學員播放中百商廈火災庭審錄像,使學員能夠深刻理解檢察機關承擔刑事訴訟證明責任這一知識點。作為一種現場教學方法,旁聽案例法能加強教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使學員對于案件處理或審理產生直觀的、感性的認識,有助于提高學員學習興趣,培養其獨立思考能力。
在運用旁聽案例法時,如果沒有適合的火災案件進行旁聽,也可以通過播放火災案件處理或者審理錄像來代替現場旁聽。旁聽案例法的順利實施,有賴于教員與當地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和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員多聯系多溝通,提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實踐案例法是學員對火災證據學知識比較系統地掌握后,教師在實驗室模擬制造火災現場,學員進行火災證據的收集、審查、判斷活動,最終認定火災事實的教學方法。
實踐案例法不但可以使學員掌握知識,更有助于培養學員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員的創新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書面表達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在運用實踐案例法時,教員要事先做好火災案情設計和火災現場制備工作。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員要注意記錄學員在火災證據的收集、審查、判斷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在總結時要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剖析。對于火災現場制備以及學員證據調查的整個過程,教員最好安排專人進行拍照、錄像,以便總結時進行播放。
案例教學的首要環節是根據教學目的和講授內容選擇恰當的火災案例,火災案例的選擇是否恰當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的好壞。首先,火災案例應具有真實性。教員所選取的火災案例必須是實際發生的火災案件,而不能是杜撰出來的。在教學過程中有時需要對火災案例進行一些加工,但基本的案情不能改變。只有在教學中為學員提供大量的真實火災案例,才能促進學員對火災調查實際工作的了解。其次,火災案例應具有典型性。[1]選取的火災案例既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的火災案例,也可以是一些重特大火災案例,關鍵要考慮所選取的火災案例能夠解決哪些證據問題。教員要對運用火災案例詮釋的證據問題有明確的認識,力求通過案例教學使學員既能掌握證據的理論知識,又能提高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證據問題的能力。再次,火災案例應具有綜合性。火災案例應具有一定的難度,最好涉及證據理論的多個知識點。這樣有利于學員在學習過程中進行仔細分析研究,調動多方面知識解決問題,使學員已學過的獨立的知識進一步系統化,更好地把握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最后,火災案例應具有新穎性。選取的火災案例最好是近幾年發生的案例,要能夠反映火災調查實踐中的新情況、新問題。為了使所選火災案例符合上述要求,一方面,教員要從已有火災案例庫中選擇火災案例;另一方面,教員應加強同公安機關消防機構、人民法院等部門的聯系,多方收集火災案例,精心篩選火災案例素材,逐步建立起比較系統的火災案例庫。
采用案例教學模式,對教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員不僅需要牢固掌握《火災調查》以及《火災證據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及法律規定,還必須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實踐能力,能夠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使案例教學達到應有的效果。因此,授課教員要充分利用到部隊調研、參加火災調查培訓、參與實際火災調查、進行火災物證鑒定等機會,不斷提高自身的實踐經歷和經驗。
在案例教學中,授課教員要充分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在課堂案例教學中,如果僅單純地依靠教員或學員口述或者文字材料形式來介紹案件事實,既占用大量的課堂時間,又不夠直觀生動,且很難將案例描述得十分清楚。通過課件、圖片和錄像等視聽材料的運用,可以充分調動學員的情緒,增強案例教學的生動性、形象性,同時還能增大課堂信息量,提高教學效率。[2]
在大班授課的情況下,開展案例教學,尤其是開展討論案例法和實踐案例法教學比較困難,往往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因而,實施案例教學宜采取小班授課方式,每班人數在40人以下為宜,以便教員能更好地掌控教學過程,充分調動每名學員的學習積極性。
[1]蔣石平.案例教學[J].科教文匯,2007,(7).
[2]葉青銳.刑事訴訟法學教學方法探索[J].河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