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在“我看未來20年”公益演講上的講話,本刊有所刪編。
正如雷軍所說,小米是借助了海底撈的口碑模式,堅持像同仁堂一樣貨真價實做好產品,然后像Costco和沃爾瑪一樣通過流程優化、模式創新做到質優價廉。這幾乎就是我們互聯網的七字訣,參與感、和用戶做朋友、口碑營銷。小米模式,就是用互聯網思維改造傳統產業,促進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
雷軍說小米, 并未提及傳統媒體。可是,其模式背后的思維方式,跟傳統媒體轉型有著太多的相似之處。對于傳媒人,或有啟示。
四年半前,小米在中關村創業,那一天,我們十來個人一起喝了一碗小米粥,當時就是希望用“小米加步槍”的精神開始新一輪的創業。
我們的產品是三年前這個時間段上市的,這三年來總共發布了6款手機:小米1、小米2、小米3、紅米、紅米Note,以及前不久剛發布的小米4。
作為手機廠商,除蘋果外,絕大部分的手機巨頭,每年都要做50到100款手機,你永遠不可能記住每年他們上市的那些型號叫什么。大家信奉的是“機海戰術”——總有一款手機適合你。
三年前我做手機的時候就這樣想,我能不能只做幾款手機,為非常在乎性能、體驗的20到30歲的理工科男生做一款手機,讓他們發自內心喜歡這個東西?有了這個想法,我們就想把每款手機認真做好。
少做一點事情,把這些事情做到極致,就是最好的策略。我們發布小米4的時候再看最初做的5款手機,都是爆款,這說明什么?當你要做的事情更少的時候,你才真正有更多的精力把它做好。
我賣的每一款手機我包里都有,幾乎每天拿出來用用看,看它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去年7月份發布紅米,到現在已經賣出了2500萬部。前不久我又拿了一部量產版用,想看看一年半前的手機現在用起來感覺如何,事實證明用起來還是非常好。
當你每年做50到100款手機的時候,你不可能認真用自己的產品,如果你自己的產品都沒有用過,你賣給消費者的時候,就不知道他們的感受是什么樣的。
我覺得,夢想對一個人還是非常重要的,有夢想你才能夠堅持幾十年不動搖,孜孜不倦地去追求。
1987年,我上大一的時候,看了一本叫《硅谷之火》的書??赐曛?,我激動地在學校操場里一遍遍地走,久久難以抑制內心的激動。那本書講的是像喬布斯這樣的硅谷英雄的創業故事,看完后我就想,怎么讓我的人生與眾不同,我們中國人怎么辦一個世界級的公司。從那時起,我就奠定了奮斗目標,所以在大學期間就給自己定了很多很苛刻的小目標,然后去完成,并參與金山軟件的創辦,做了很多事情。
2007年金山上市之后我就基本上“退休了”,我覺得自己的責任和使命也到了一個階段,要休整一段時間。幾年后,很多人都勸我再去做點事情,但我一直沒有下定決心。
在我40歲的時候,有一天從夢中醒來,我問我自己還有沒有勇氣去追尋內心的夢想。想,但有負擔。當時事業小有所成,身邊還有一幫一起打拼的兄弟。如果創業,萬一做砸了怎么辦?感覺面子上有點過不去。
后來我想了一個小方法、小技巧,很低調地開了一個小公司,偷偷摸摸干,于是就有了小米。
我記得MIUI第一版發布的時候,我們在互聯網上只找到了100個人愿意試用,我說:“只有100個人用,我們能不能把這100個人伺候好,讓他們覺得這東西好用,讓他們主動邀請朋友來用,口口相傳。”結果,第二個星期就有200人用,第三個星期就有400人,第四個星期就有800人用,小米手機發布的時候全球已經50萬人使用了。
這就是我們為什么對口碑極其在意,不斷聽取意見,不斷迭代不斷改善,慢慢來,一步步做,到了今天的這個樣子。
今年三季度(7-9月),小米超過三星成為中國市場的老大。前些天,BCG(波斯頓調研公司)出的報告也顯示,小米已進入了全球最具創新力的50強。
小米創新在什么地方呢?到今年7月1日,小米通過銷售手機,形成了一個7千萬用戶群的MIUI用戶,這個系統的好處就是小米最大的創新點。
它源于一個樸素的想法。在我參與金山軟件創辦的時候,有機會見到諾基亞、摩托羅拉他們全球研發的老大,就提了之前用諾基亞、摩托羅拉時的不方便之處。他們聽完后覺得有道理,可是我永遠沒有見到他們改過。我經營幾千人的軟件公司,自己就在做這個,我提的意見肯定不是外行的意見。
所以我就在想,我能不能做一款手機,如果你有意見,告訴我。我覺得有道理,我立刻就添到我的手機里。我就是用這樣的想法開始做MIUI。我給MIUI定了一個要求,我們需要每一個星期發布一個新的版本,這樣你提出的意見只要合理,我一周之內就能改。
操作系統一星期發一個版本是空前的難題,如果不做足夠完備的測試,萬一有Bug,啟動不了,幾千萬手機用戶就用不了手機。小米最大的創新就是每周能發布一個操作。
有這個技術支撐,我們就在網上號召上百萬人提意見,然后通過各種機制篩選出有價值的建議,把這些建議做到產品里。如果覺得不好可以一直改,改到你滿意為止。
小米就是一點一滴把大家的意見匯聚在一起,最大限度地把大家的力量和智慧調動在一起。做了這些后,小米在國際上很快就有了一些知名度,這些國際粉絲幫我們在全球推廣,幫我們做各國的語言版本,甚至把MIUI系統移植到各種手機上?,F在,MIUI能支持180款手機,都是這些愛好者干的。
正因此,我們的產品不僅僅是小米的心血,也是數百萬米粉一起貢獻的作品。這種模式我們叫做“參與感”,把用戶拉過來和你一起做事情,不僅可以幫助你把產品做好,更重要的是,用戶參與了這件事情,有成就感,他會心甘情愿地幫助你把這款手機推薦給他的同學、朋友、家人、同事,他就成了小米的一分子。
我一直在想,我們有沒有可能辦成一家百年公司,百年基業。
帶著這個問題,我研究了一下,發現中國居然有幾個公司干了百年,最出名的“同仁堂”,是340年,跨越了幾個朝代,經歷了多少輪戰火還能活下來,我就很好奇憑什么?
同仁堂的創始人講了這么一句話:“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钡谝痪渚褪遣灰倒p料,第二句就是工作不偷懶,這兩句話合在一起就是“貨真價實”。
同仁堂還有第二句話:“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意思是你做的事情沒有人知道,但是上天知道。所以用這種約束力讓同仁堂代代相傳,秉承了“貨真價實”的這種經營理念。
這是我在辦小米之前琢磨最多的一家公司,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海底撈為何能讓我嘆為觀止?
我第二個參考的公司海底撈。
海底撈的裝修很一般,位置也很一般,但服務員非常熱情,非常親切。有一次,我就問那個服務員,你整天那么樂為什么?你不就做個服務員嗎。結果給人教訓了一頓。人家說,“我四十幾歲的下崗女工找不到工作,海底撈一個月給我四千多元工資,我睡覺做夢都會笑醒。”
那句話真給我震住了,就是海底撈對員工很好。員工在公司感覺很好的時候,他對客戶就完全不同。
此外,海底撈的口碑非常強大。網上有個段子,說去海底撈吃飯,果盤切的西瓜沒吃完,結賬的時候問服務員能不能帶走,服務員說不能帶。但結完賬后,這個服務員送了一個整個的西瓜給他,說切開的西瓜帶回去不衛生。
其實它講的是超預期,就是你要的不過就是剩下來切開的幾塊西瓜,人家給你整個西瓜,遠遠超出了你的預期。
所以,口碑的核心不簡單是好產品,或者又好又便宜的產品,有口碑的其實是超出消費者的預期!海底撈就是和用戶做朋友,超出用戶預期。
我參考的第三類公司是沃爾瑪和Costco。
別的店每個東西要掙45%,沃爾瑪只掙人家的一半,還天天平價。它找廢舊的倉庫改造,選址在城市邊緣,房租非常便宜,以此降低成本。就這樣,用了四十幾年,沃爾瑪成了世界營業額第一的公司。
Costco這個公司比沃爾瑪還厲害,我們現在零售商店一般要有30%左右的毛利,Costco說他們的任何東西只掙1-14%。如果超過14%,需要找CEO批準,需要找董事會批準。
Costco的每一樣東西有兩三個品牌,都是最好的,但價格幾乎就是他們的進貨價,所以看了哪個東西好你直接拿著就走了,不需要看價錢。
我們怎么做一個好的東西讓中國老百姓買得起?能不能不要渠道,不要店面,不要促銷員,能不能成本價直銷,全在我自己開的一個小店,能賣多少是多少,把成本控制得非常低。所以發布小米手機后,我們辦了mi.com,在自己網站上賣,同等產品做到國際品牌1/3的價錢,國內品牌的不到一半的價錢。我們的成功,主要是靠大量的模式創新實現的。
用這樣的模式,我們很快在印度開拓了市場?,F在,印度人也天天排隊買小米,每周都在秒,跟國內一樣。
下一步我們要把小米網做到全球,讓世界上每個人,無論國家無論民族無論膚色,均能享受到來自中國的科技創新。
其實,小米是借助了海底撈的口碑模式,堅持像同仁堂一樣貨真價實做好產品,然后像Costco和沃爾瑪一樣通過流程優化、模式創新做到質優價廉,這是小米的幾個核心模式,這幾乎就是我們互聯網的七字訣,參與感、和用戶做朋友、口碑營銷,這就是這三家公司參考的結果。
小米模式,就是用互聯網思維改造傳統產業,促進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我認為小米模式是可復制的,可以大幅度提高市場競爭力。
中國產品便宜,為什么感覺質量很差?
我在做小米手機的時候全部用的是最貴的原材料,最貴的供應商,最貴的組裝廠。哪怕像現在賣699元的紅米也都是富士康生產的,可能大家不知道富士康生產意味著什么,至少對我來說加工成本貴了一倍。
我們到工廠和供應鏈看的時候,品質管理、加工細節、做工會遙遙領先。我們剛開始做手機的時候,處理器全部買的高通最貴的處理器,包括所有配置都選的最高端的。當時絕大部分國產手機公司都是做幾百塊錢的手機,很多人是怎么便宜怎么來。小米不同,因為每一個手機都是給我自己做的,我一定要叫它好用。所以我在想,我們只有向蘋果和三星學習,用全球最好的供應鏈、最好的原材料、最好的工廠,才有機會做出最好的手機。
很多人就說,你們都用最好的,但是你們手機比iPhone差很遠,這也沒錯。我們和蘋果的差距還真的差很遠,我們需要一代一代的進步。幾個月前發布的小米4手機,已經接近國際頂級水平。我有足夠的自信告訴大家,相信小米的下一代還會往前走一大步。
所以,我覺得,好的品質是花錢花精力找最好的人才有機會做出來的。
小米用中國產地成本價,用中國最優質的產品,造福全世界,造福全人類。所以光小米一家不夠,我們應該像當年索尼帶動日本整個工業一樣,讓中國所有產品都變得更加優質。所以,去年年初我有了這個計劃。
我們未來的目標是什么?從去年年初開始,我們的目標就是帶動一百家這樣的企業一起成長,一起在中國做大,一起揚帆出海,成為全球企業。我們的夢想就是“星辰大海”——我們要把全球看成我們的市場,我們希望帶動中國企業在各自的領域成為世界第一,這就是我們的目標。
我真的沒有想到只用了三年時間我們就成了世界前三,但是我真的相信用五到十年時間,小米手機有機會成為世界第一。而且小米所帶動的周邊合作伙伴,我們至少會有20個世界第一。
我希望小米的這波創業對中國的影響,就像三星之于韓國,索尼之于日本。我希望小米的夢想成為中國的未來,中國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全世界范圍內崛起,成為“優質平價”的代名詞。
讓全世界享受中國科技創新的力量,我覺得這才是整個我做小米希望對社會有點幫助的地方。
我覺得互聯網思維能幫助中國的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最最重要的是觀念,要做優質的產品,做世界級的產品。我覺得通過過去三年在中國的實踐,如果把小米的模式擴大到世界各地的話,小米有機會成為中國的國民品牌,代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