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聞 紅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指出:“把提高質量作為重點。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傳統教育教學模式已不適應當前教學需求,不能滿足學生對信息量、知識豐富度的需要,而信息化教學方法將從多方面,多角度完成課堂教學,它將成為今后教學模式的趨勢。
經過多年的計算機專業辦學發展,在計算機教學方面積累了一定的專業師資和教學經驗方法、教學手段,也在相關計算機專業技能競賽中取得良好成績。但是隨著高校的擴招,高等職業教育規模的逐步擴大,促使中職學生文化素質、學生的綜合素質逐年降低。這就造成的中職學生在校所學專業知識的豐富度,能力培養不能滿足工作崗位的需求,使中職學生在就業方面缺乏競爭力和自信心。
計算機專業學生整體知識水平的下降,學生理解力不強,學習熱情不高,對理論知識不感冒,厭學心理較重,喜歡玩游戲,看電影,看小說,很多學生手機不離手,成為“低頭族”。動手能力,創新能力不強,實習就業的專業不對口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計算機專業生源數量的逐年下滑。為此,計算機專業教學改革成為改變現狀的必然趨勢。
要進行計算機信息化教學改革,環境建設首當其沖。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相關設備普遍面臨設備老化、陳舊等問題,所安裝的軟件版本也比較低,與就業后的崗位需求相差較大。那么如何才能建設滿足學生學習、實踐要求,教師教學要求的具有現代化特征的計算機專業教學環境,這就要從兩方面著手,即硬環境建設和軟環境建設。
首先,深入中職學生就業的企業、崗位,了解企業當前所使用的計算機設備情況,對設備更新的期望;深入計算機及相關設備的生產企業,了解當前有哪些先進設備,哪些設備是能夠在符合學校自身狀況的,專業建設需要的前提下可購買的;深入學生,了解學生對于教學環境有哪些要求,針對學生訴求,分析在教學環境中哪些是可滿足的。綜合這三方面的情況,最終建設好學生實習及教師教學的硬環境,不斷完善網絡體系,建設校園網絡,使網絡教學成為可能。
其次,引入企業文化,讓學生在學習實踐的過程中就能夠感受到企業對學生的要求,感受到作為一名企業員工所要具備的素質、能力,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為學生今后能夠更快適應企業環境打下良好基礎。
傳統的教學方法已不能夠滿足當前學生學習的需要。必須針對學生特點和教學要求,采用自主—發現式學習,讓學生主動去發現知識,將課堂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提高學生的發現意識,學習意識等;采用小組式教學,通過討論、配合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綜合運用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等多種教學方法,根據專業課程內容特點,化枯燥為生動,形成一種全新的課程教學模式。
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傳統教學方式很難將所有的知識點很好地闡述清楚,已經不能夠完全滿足學生對信息的需要。為了更好的使教學內容變得直觀形象,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將學習貫徹到學生生活,利用校園網絡,將教學課件、教學視頻等教學資源上傳至校園網絡,我們不斷完善網上教學體系,讓學生在課下也能夠對所學內容進行復習或預習。建立以班級為單位的網絡學習小組,讓學生在課下有問題也能夠通過網絡來進行討論,解決。讓學生無論課上課下都能夠滿足對信息的需求。
根據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以及崗位對學生知識結構的要求,課堂教學逐步與實際接軌,教學內容從實踐出發,以崗位需求為基準,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認知過程、能力水平等進行內容整合,采用項目化的教學結構,增強教學內容的連貫性。知識體系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每個實例又具有完整性的特點。從而提高學生成就感,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思維,創新能力,改變傳統教學“填鴨式”的狀況,最終達到社會的需求和學生學習實踐需求的統一。
單純的采用傳統的教學評價方式,即采用一到兩次的筆試方式或上機測試的方式作為學生本科課程的成績,這種評價方式并不能夠真正的體現學生對專業課程的掌握程度,學生自身的能力水平,同時也不符合計算機相關課程的特點與要求。學生的學習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除了知識的掌握,還有動手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技能掌握的熟練程度等,所以對學生的評價不應該是單一的,而應該是全面的。
將學生平時的學習過程作為考核內容的一部分。關注并記錄學生每次完成實訓任務的情況,包括完成知識的掌握程度,完成任務所需時間,完成程度,與同組學生的配合情況,以及時間觀念等,給出相應的評價分數。將這些方面的成績作為該科目的最終成績的一部分。
在評價學生的過程中,改變單一的教師評價模式,引入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同組學生對其的評價,使學生能夠全方位多角度的看到自身的優缺點,才能使學生更明確努力方向。同時設立“最佳進步獎”、“勤奮好學獎”等,并給予一定程度的加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促進學生不斷進步,不斷提高自我。
傳統教學評價模式與教學過程中的評價相結合,更能客觀公正的體現學生的進步情況,更能看出學生的閃光點與不足之處,更能為教師的教學提供良好準確的參考。
誠然,中職計算機信息化教學改革的最終目標是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讓畢業生能夠更快更好的融入工作崗位,這也離不開教師自身能力的培養。信息化教學,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對教師自身的要求也更高,除了自身的知識水平之外,還要了解掌握本學科相關的實踐技能。因此培養一支能夠很好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專業能力強,實踐動手能力高,具有“雙師型”素質的教師隊伍也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