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趙金平張智勇
課堂教學系統的結構性變革,要通過一定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策略才能實現,這就離不開先進的“學教并重”教學設計的支持。結構性變革應當是在有信息技術支持的教學環境下實現,而多媒體課件資源研發正適應了當前結構性變革的需要。
當前,中職生的認知特點是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我約束、不勤于思考等,對事物的認知往往只憑直覺上的好惡,這就決定了他們在課堂上對感興趣的內容聽得津津有味,而對那些自認為興趣索然的東西,即使教師再三強調其內容的重要性也無濟于事。而多媒體課件以其美觀的操作界面、獨特的教學方式,具體生動的教學情景、形式多樣的教學內容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從而大大激發了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熱情,有利于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突破。
對于職業教育,尤其是工科類學科的教學,由于工程類專業有項目大、工期長、工藝繁多、施工方法差別大等特點,同時機電類專業又有構造復雜、拆裝繁瑣、內部結構不可見等特點,導致學生即使在現場實踐也很難全面了解其中的細節。所以,用多媒體課件來模擬工程實踐和機械結構造型,達到實時動態準確地將工程現場的技術要點及機械構造組成以直觀形象的方式展現在學生的課堂上,讓學生身在場外,卻如身臨其境,形象生動地感受到工程環境,了解到工藝流程。并且,多媒體課件在模擬工程現場時,剔除了現場中的干擾信息,學生不會因受到無關信息的影響而分散注意力,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在工程領域中,新技術、新設備層出不窮,由于資金的原因,學校不可能大規模同步購置這些設備和技術,必然導致理論教學與現場實踐的脫節,而多媒體課件能夠以其卓越的性能——模擬工藝環節、演示工藝流程、虛擬設備操作等,彌補學生因不能深入現場而缺乏實踐經驗和感性認識的不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建設多媒體課件教學資源庫,從學校骨干專業入手,開發系統、完整的骨干專業課程多媒體教學課件。以此為基礎,再有計劃的逐步向其他專業推進,逐步完成涵蓋全校各專業的多媒體課件。使資源庫資源豐富、形式多樣、使用方便,促進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從而在培養目標內容和教學過程上確立專業的鮮明特色。
通過多媒體課件資源建設積累的在組織工作、開發技術、推廣使用等方面的豐富經驗,我校成為黑龍江省中等職業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項目協作組和課題組組長單位,并組織黑龍江省相關中職學校高質量完成信息化建設項目的實施和相關課題的研究任務。
在示范校重點專業建設過程中,已摸索出一套多媒體課件開發的方法和步驟。具體工作過程如下:

成立專職機構,從擅長制作多媒體課件的頂尖青年教師中抽取了5名教師組建了科技開發中心,同時制定了配套的規章制度,使課件制作工作走上正規化、制度化、市場化的軌道。該部門不僅專門從事課件研發,同時還組織課件研發項目的招投標工作。科技開發組的成立規范了課件研發工作,確定了課件需求調研方法、開發項目立項方法、課件招投標制度并提供了課件開發管理與技術支持。遵循科學發展規律,按著項目管理流程方法開展工作,即按著選題、初步立項、招投標、審核、評標、立項、簽訂開發合同、項目驗收、評定等環節,環環相扣的進行。同時,學校還委派專職教師去擁有多媒體開發技術的機構培訓,為課件開發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
多媒體課件是一種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手段,它在教學中有其他媒體所無法代替的優勢,但我們使用多媒體課件時一定要適度,并不是每一節課都要使用課件,因此制作課件一定要注意選題、審題。一個課件用得好,可以極大地提高課堂效率,反之,則只會流于形式,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我們選題的基本原則是:
(1)選擇能突出多媒體特點的課題,選擇能發揮多媒體優勢的課題,要適合多媒體來表現。
(2)選擇用傳統教學手段難以解決的課題,選擇學生難以理解、教師難以講解清楚的重點和難點問題。
(3)注意效益性原則。由于制作多媒體課件的時間周期比較長,需要任課老師和制作人員投入大量的時間,付出巨大的精力,所以制作課件一定要考慮效益性原則,用常規教學手段就能取得較好的效果時,就不必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做多媒體課件。
基于以上的選題原則,我校由科技開發中心向各專業教研室下發《課件需求調查表》,由專業教師根據各專業的教學特點及需求填寫后,由學校的立項評審組織機構結合學校近期發展規劃、遠景規劃和教學改革進程及現有技術設備資源等因素,評定項目的可行性,擇優立項。
(1)編寫腳本。腳本一般包括文字腳本和制作腳本。文字腳本又包括教師的教案和文字稿本。制作一份優秀的課件,首先要求任課老師寫出一份好的教案,而且是能體現多媒體優勢的教案。文字腳本要明確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反映教學的進程以及教學的樹型結構,明確課件的類型,使用的最佳時期(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上的使用,應符合學生思維的遞進性和教學的連貫性,在恰當的時候切入課件)。
(2)制作素材。理想的素材是制作優秀課件的基礎,課件素材使用的優劣直接關系到課件的優劣。這階段,我們以自主制作為主、利用已有素材為輔的原則,利用音頻、圖形、圖像編輯軟件,根據各專業特點、施工工序、技術要點等要求,以專業教師與開發技術人員相結合的形式,參照相關教材及現場施工圖片、錄像,并深入施工現場取得先進、準確的施工技術資料,制作出結合文字、圖像、視頻、三維動畫及虛擬現實模擬的各類多媒體課件素材。
(3)制作合成。有了制作腳本和所收集好需要的素材后,我們通常選擇Flash、VB等制作平臺對各種素材進行整合,按照教學進程、教學結構以及腳本的設計思路,將課件分成模塊進行制作,然后將各模塊進行交互、鏈接,最后就整合成一個多媒體課件。
(4)反饋修改。開發成品在每個使用周期對該開發成品的試用情況進行調查??萍奸_發中心牽頭,教務科、專業部協同組織,由聘請的施工企業相關技術專家、教學專家及本校專業教師對課件進行審定,并組織觀摩教學,廣泛征求教師對課件的使用意見,確定其知識內容是否準確、教學設計是否合理、學習效果是否良好。并根據相關人員提出修改意見對課件進行修改,使其更加完善。同時,也為開發其他項目積累經驗。
根據試用情況再次修改課件,由學校科技開發中心組織評審,評審通過則導入學校多媒體課件資源庫中。使用資源制定了專門規則,包括使用申請、審核標準、使用記錄、使用反饋等。我校數字化校園教學資源平臺正在建設之中,投入使用后會使資源儲存和使用更加便捷、流暢。
近年來,我校多媒體課件研發工作取得了驕人的佳績。主要表現在多媒體課件研發技術迅速更新和豐富;開發出大量的高質量多媒體教學課件,覆蓋了90%的主干專業課程;鍛煉了教師隊伍,并通過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的應用,間接的提高了我校教師信息化應用水平,使其在國家、省、市技能大賽及遠程課件開發中,捷報頻傳,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擴大了學校影響。
隨著對課件開發工作政策扶持和投入的加大,尤其是成立了科技開發中心以后,課件開發技術日臻完善。已形成一整套的開發工藝流程和多樣化的開發方法。在課件開發平臺方面,由原來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等單一軟件,發展到如今的以VB或網絡為平臺跨軟件協作開發的模式。輔助開發工具大大豐富,其中涉及到圖形圖像軟件3DMAX、Photoshop、AutoCAD、非線性編輯軟件、音頻編輯軟件、虛擬現實軟件等,將二維動畫與三維動畫相結合,并進行互動。同時,VR軟件的應用,使虛擬現實成為可能。同時,應用虛擬技術開發的課件《盾構機組成與施工》在第十一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上獲得了最佳技術實現獎,使虛擬技術在課件中的應用得到了專家認可。
2006年以來,已經在全校范圍內進行課件立項和招投標。累計對96個綜合項目進行招投標,現已經驗收79個,即將驗收的項目有17個。這些多媒體教學課件項目涵蓋了我校59門專業課程。這些投入到教學實踐中的課件,普遍受到師生的好評,尤其是受到學生的歡迎。同時,這些課件也收入了我校多媒體教學課件資源庫,為廣大教師和學生的使用提供了方便。
在遠程教育課件開發方面,累計開發制作遠程教學視頻210集,數量和質量都居全省五大基地之首。
通過課件研發,鍛煉了青年教師,使青年教師積極進取,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能。通過制作多媒體課件,青年教師在提高專業素質的同時,又能兼顧教法的研究,形成新老教師傳幫帶,互相幫扶,老教師將豐富的教法融入到教學課件中,青年教師則掌握較豐富的計算機技能和較新的專業知識反饋給老教師,互助互補,各自發揮所長,使長處恒強,弱點補足;提高了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青年教師在國家、省、市技能大賽及遠程課件開發中,捷報頻傳。
我校還開創了將教學課件與實訓基地、實訓內容相結合的做法,使實訓內容更加豐富多彩,使新設備更易操作和使用,使一些老設備煥發新光彩。學生通過實訓基地和多媒體課件,迅速掌握專業技能,熟悉工藝流程,了解技術指標。在教學方式上改變傳統的以灌輸為主的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由理論學習為主轉變為感性認識先行、以實踐技能為主的教學模式。多媒體課件的互動特征,又拉近了師生的距離,使教與學不再是老師處于絕對的主導地位,學生只能被動學習的單一模式,學生的參與性更積極了,教學不再是宣講、灌輸,而是探討與談論,是思考與觀摩。老師介紹,學生了解;學生詢問,老師回答。情景之中,妙趣橫生。多媒體課件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又減輕了教師的負擔,縮短了教學時間,縮減了教學成本。同時,我校還在校園網上建立了教學資源庫,把我校自主開發的教學課件上傳到資源庫中,使教師和學生可以實時的通過互聯網下載和學習,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學習過程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上,學生可以隨時通過校園網上的教學課件,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領導重視、大力倡導是做好此項工作的關鍵。只有領導重視此項工作,才能統一思想,在人員配備、設備投入、整合資源等諸多方面給予大力的支持。
其次,設備完善、配套是做好此項工作的前提。多媒體教學課件的研發與計算機等電子類設備的配套是密不可分的。沒有一定數量和質量的配套設施,課件開發和使用都無從談起。
第三,完善配套的激勵政策是做好此項工作的重要保障。只有制定并實施配套完善的激勵機制,才能激發廣大教師特別是青年骨干教師的制作積極性。
第四,設立專門的研發機構是促進課件開發走向制度化規范化的必要手段。只有設立專門的科研機構,才能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作用,調動專業教師針對其課程提出研發課件的積極性,共同批量開發出適合教學需要的課件,使課件開發走上規范化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