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李俊秀
素質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作為大學生基本素質培養的一個重要載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對大學生基本素質培養的過程中發揮著特殊的育人功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基本素質培養具有內在統一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為大學生的基本素質的培養提供正確的政治導向,對大學生的基本素質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而與之相對應的,大學生的基本素質培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這必然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斷地提高與創新,適應大學生基本素質發展的需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來源于價值主體即大學生的現實需要,大學生基本素質的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在當代大學生的基本素質培養與完善過程中,既要滿足主體的自身發展需要,也要滿足社會實踐需求,為大學生的綜合、全面、健康發展提供方向指引,起到價值導向、目標導向和行為導向的推動作用,使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人的基本素質的形成是先天與后天共同作用的結果,教育在后天培養中具有決定性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對大學生后天的環境條件因素進行改善。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夠提高其對基本素質培養的認識,形成激勵基本素質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能夠調諧團體關系,調節心理狀態,激發樂觀與合作精神,且在因材施教的同時能夠對大學生管理和學制起到潤滑作用,改善不良氛圍,為大學生的基本素質培養提供制度保證和環境凈化作用。
教育是一項事業,學校是開展這項事業的前沿陣地,是“以人為本”的領域和培養人才的園地。以人為本在學校教育中體現在事事以學生為重,學校在教育中要注重對學生各方面的培養,保障學生能夠健康全面成長和發展。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以培養學生的健康人格為根本出發點,從而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包括心理素質、道德素質、政治素質等。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和人之間的相互溝通和交流,是心與心的碰撞,通過心靈溝通互相鼓勵、進步,樹立自身正確的價值取向,全面提升自身能力。此外,思想政治教育是心靈之間的溝通,關乎人的內在世界,從根本上清除影響心理品質的毒瘤,塑造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從心靈深處內化大學生的思想素質。
大學生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在于要使大學生各方面素質都能夠得到提升和發展。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目標就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政治素質,大學生的政治素質是完善大學生人格的首要內容,政治素養與大學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密不可分,良好的政治素養有助于學生更好發展。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另一目標是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品德情操素質,應注重培養大學生高尚的道德,實事求是的品質、嚴謹的作風和敢做敢當的魄力。再次,心理素質是人格素質的一種表現形式,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培養和鍛煉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使大學生能夠適應時代的發展。良好的、穩定的心理素質能夠影響大學生的一生。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后一個目標就是要通過實踐培養提升大學生的職業素質。所謂職業素質是工作者對社會職業了解與適應的一種綜合能力,是基本素質在干事創業中的具體體現,同時也是干事創業所必備的素質。
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江澤民曾強調:“思想政治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順應歷史潮流,弘揚當代精神,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探索新辦法,開創新局面,積極倡導人們把自己的理想信念與國家政策及法律法規辨證統一起來,樹立科學的“三觀”,體現思政教育在大學生基本素質的發展進程中所處的核心地位和主導作用,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在基本素質發展中占據的主導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是全方位的系統工程,大學生的人格培養在高等學校是一項全方位的系統工程,它由若干個子系統組成。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是進行思想政治的理論知識傳授工作,學生管理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組織行為方面的統籌,后勤服務是一種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輔助系統,而校園文化則是在環境陶冶方面所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針對現實社會和學生個人的實際需求,建設完備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統,努力提高大學生的基本素質,才能培養出高品位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承擔著艱巨的任務,不僅對培養“四有公民”有著重要作用,也對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培養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當今時代,不論是科技的競爭、經濟的競爭,還是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競爭,對人才素質有著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使社會和社會群體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或一定階級所需要的思想和道德,使他們具有一定的政治觀點、道德準則,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影響和感化。目前,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在于使大學生能夠奠定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在學習中不斷樹立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和正確的價值觀,使其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質和為人處世的能力,從而成為高素質的全面發展的建設人才。在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的狀況下,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做到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努力培養和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大學生能夠直面社會需求,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夠有更好的發展??傊髮W生基本素質的培養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兩者是內在統一的關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與重心應以大學生基本素質的發展為導向,而不斷改革發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反過來又能促進大學生的基本素質的形成,推動大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所謂教育的本質在于使受教育者能夠感受到來自外界的關愛,在被愛中學會感恩,學會愛他人,愛一切幫助過自己的人;在感受到愛的同時感謝給予自己愛的人,感謝父母的培育,感謝社會的給予與幫助,感謝在困難中伸出援手的朋友。這種愛可以上升到一個新高度,就是一種責任,奉獻自身的愛,對家庭負責、對朋友負責、對社會負責。最后將這種責任逐漸演變成對自身道德的培養,具體體現在家庭道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方面。深刻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生基本素質的培養之間的關系,利用兩者之間的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的作用,必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在各高校中的感召力和實踐力,促進大學生基本素質的全面發展,為社會培養心中充滿愛、感激、責任與道德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1](德)雅斯貝爾斯著,鄒進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聯書店,1991:3-4.
[2]劉玢玢.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大學生素質現代化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D].廣州:暨南大學,2013:35-40.
[3]田燕飛.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生的全面素質發展[J].教育與人才,2008.(4):90-91.
[4]張耀燦,徐志遠.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論[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5-8.
[5]賀軍.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若干問題[M].北京:人民文獻出版社,2000: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