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李愛華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長期以來,作文教學現狀令人堪憂,學生們談文色變,“老師怕教作文,學生怕寫作文”已經成了一種普遍現象。而職業高中的作文教學更是難上加難,學生視之為洪水猛獸,惟恐避之不及,勉強交上來的作品也是內容空洞、空話連篇,甚至是文不對題、結構散亂、語句不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學生缺乏寫作興趣,一般傳統的作文教學模式多是以抽象分析和傳授寫作知識為主,課堂缺乏生機與活力,這種傳教式的課堂形式沒有關注學生的需要,抑制了學生的自主創新精神,學生在被動的學習氛圍中奉命作文,談不上有什么真情實感,寫作完全是為了應付老師,完成作業,根本談不上有寫作興趣。另一方面作文是學生綜合能力的反映,不僅是語文讀、寫能力的綜合,更是學生理解、分析、觀察、想象等各種能力的綜合,而職業高中學生語文綜合能力普遍較弱,缺乏主動性,寫作對他們來說難度很大,學生也比較抵觸作文課,甚至對作文產生了恐懼心理。因此,探索一條行之有效的適合職業高中作文課堂的教學方法便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每一次布置寫作任務,總會有學生不肯下筆,無從寫起,永遠在構思,其實這是他們的排斥心理在作怪,從心理上抵觸寫作,越不會寫越不寫,越不寫就越不會寫,惡性循環。因此,教師的首要任務是幫助學生消除對作文的抵觸情緒。教師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既然學生認為寫作很難,那么教師可以打破常規的教學模式,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降低寫作難度,圍繞學生的實際生活布置寫作內容,并且幫助學生列出提綱、梳理思路,讓學生有話可說。甚至可以讓學生從寫好一句話開始練習,再寫好一個段落,最后再完成一整篇文章,用這種方法來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消除學生對作文的抵觸情緒。
很多同學在寫作中不知如何下筆,仿寫是一種很有效的寫作方法。仿寫是指在學寫作文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對范文的寫作技巧進行模仿,通過模仿中的遷移作用,實現由知識到能力的轉化。學生在仿寫的過程中主要是仿寫作技巧。作品是由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組成的,學寫作文重點要學習作品是如何運用自身的形式表現內容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學習寫作技巧。這就要求教師在講析范文時,要提煉出寫作特點,擇其一端,使學生有針對性地模仿寫作。寫作基礎較差的同學可以先進行片斷仿寫,即模仿例文中的精彩片斷進行寫作,待寫作能力有一定提高后可進行整篇的仿寫。例如,對于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教師可引導學生臨摹其中的情隨景生、情景交融的意境創造方法。
學生對傳統的作文教學模式失去了興趣。因此,只有創新作文教學模式,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打破傳統的作文課單一而枯燥的教學方式,采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與積極性。
1.口語作文。在寫作課中,很多同學寫不出來,但是卻能夠說出來。因而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借助實物、圖片、聲像等,創設一個個生動的場景,讓學生們置身其中,學生往往有話可說,愿意交流。教師要對發言的學生給予積極的評價,多鼓勵的同時指出錯誤,幫助學生梳理思路,最后學生再整理成文。
2.音樂作文。學生通過欣賞的音樂,描繪出不同音樂中表達的不同情感,并對其相關的場景或畫面進行描述,學生的習作不但生動形象,而且情感真摯,并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3.學科融合。將相關學科引入作文課的教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在旅游專業學生的作文課中,引入專業課中導游詞的寫作方法,配以相關圖片,結合專業特點對學生進行訓練,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寫作興趣。例如《山居秋暝》一課,讓學生將古詩改寫成一篇導游詞,運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以導游的身份為現場的“游客們”介紹當地的優美風光。這種與學科融合的方式也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熱情。
教師還可以選擇短信作文、廣告作文等教學形式,即讓學生編輯祝福短信、廣告語等,讓學生發散思維,自由創作,學生對這種作方法感到新奇,因而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
總之,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善于捕捉學生感情的觸發點,激活學生的創作沖動,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課堂環境,肯定學生的各種創意,鼓勵學生進行自由聯想,從而讓學生盡快進入最佳的創作狀態。
傳統作文題材大都脫離學生實際,導致學生無話可說。因而作文的選材內容要著眼于材料的“新”。“新”即體現它的價值,要注意社會生活中的“熱點”材料。眾人矚目、議論紛紜的各種社會現實情況、看法、意見等。學生關注、關心這些“熱點”,自然有話可說。在抓新材料的同時,還要重視深入挖掘材料所具有的價值,這樣既使下筆的文章既避免了俗套,又有很強的思想性、針對性。
總之,職業高中作文教學任重而道遠,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不斷創新,探索出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