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岳麗麗
鈑金作業在車身維修中占據重要的技術地位,也是汽車維修中的一項基礎性作業,尤其是現代轎車采用的承載式車身,在結構上屬于殼體式框架結構,任何構件、支承、連接板等局部變形,都會直接影響汽車的整體性能,為保證汽車的整體性能,介紹幾點車身修復及損傷件的維修技術。
轎車車身的修復以事故性創傷修復為主,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收縮整形、皺褶展開、撐拉及墊撬復位等。
為了使變形的部件恢復到原來的形狀,需想辦法使伸展的部分收縮,收縮整形工藝過程如下:利用焊炬火焰將伸張中心加熱至纓紅色,但注意不要將板料熔化或燒穿。加熱后急速敲擊紅暈區域的四周,并逐漸向加熱點的中心收縮,迫使金屬組織收縮。如果只收縮一處不能達到整形的目的,可采用同樣的方法多點收縮,并伴隨每次加熱收縮,進行敲平校正。輕度伸張時,加熱后可不需敲擊,只用棉紗蘸涼水冷卻,或者由其自然冷卻。
車身碰撞可能造成沖壓板料產生不規則皺褶,修理時,若方便可行,可就車用撐拉法解開皺褶,然后敲平;若不方便或不可行,應將車身解體,在車下修理。開褶的要領:首先是將死褶由里邊設法撬開,緩解成活褶,然后加溫,用錘敲擊活褶的最凸脊之處,逐漸使其展開,恢復原來的形狀。
液壓撐拉器由液壓缸產生的壓力將柱塞桿推開,因而能將變形板件撐開;另外還有一種螺旋式撐拉器,絲桿兩端分別帶有活動掛鉤。使用時,如果做撐開整形,可旋轉鐵管,使兩端絲桿同時縮短,一端拉鉤固定,另一端拉鉤拉動板件伸展。目前,業內大多使用移動式或固定式車身矯正機。
根據車輛變形部位和變形程度,利用有效空間,借助鄰近部件支撐,以杠桿原理進行整形修復。應用此法,車身不需解體,因而保持了原車安裝質量,并提高工作效率,但使用范圍受到限制。越野車后輪胎罩外緣凹陷,可以借助輪胎的支撐作用,在撬杠下放一木塊襯墊,將凹陷部分初步撬起,再用手錘、墊鐵將折痕和凹凸不平處敲平。
汽車前、后翼子板被撞常常是由于汽車追尾或是撞到其他固定物而造成損傷,其損傷往往因受力很大,會出現塌陷(凹坑)、不規則的褶皺或塌陷與褶皺同時產生,并出現死褶等。維修時必須設法將褶皺展開平整。若條件允許,可用撐拉法解開褶皺,然后再敲平;若條件不允許,需分解拆除后,在車下展開褶皺進行平整修復。
1.拆下大燈圈及燈座等,將墊鐵墊于大燈孔內,使墊鐵兩端卡住燈孔的彎邊。把鋼絲索的一端系在扁鐵上,另一端系在墻柱上或某個合適的建筑體上。
2.倒車自行拖拉,使皺褶逐漸打開,但個別的小死褶未緩。
3.卸下翼子板,在平臺上進行修整。說明:用氧——乙炔火焰對死褶進行加熱,并用撬具撬開。加熱一段撬開一段,使其緩解。
4.將翼子板凹面向上置于平臺上,由翼子板里側敲平活褶。邊敲邊轉動翼子板。
5.將里側基本敲平的翼子板翻轉過來,即凸面向上,用墊鐵墊在里側,由外向里繼續敲擊,最終使皺褶完全展開。
6.兩面均敲平后,將翼子板裝在車上,用錘子和墊鐵進行一次全面修整。
1.首先用一根木棒從車輪與翼子板的空隙處伸進,用力往外撬,即可將凹坑大體上頂出來,趨于原狀。
2.用墊鐵在里面頂住向外凸出的較小部分,再用錘子在外表面處敲擊凸出的部分。
3.用錘子邊敲擊、邊移動,墊鐵也同時移動。
4.翼子板的邊緣處應用專用的墊鐵在里邊墊托,墊鐵的邊緣要對準彎折線,一手持錘從正面彎折線外緣敲擊。
5.逐漸移動墊鐵,循序漸進,使工件邊緣逐漸恢復原形,直到全部平整。
鈑金整形夾是一種較為先進的汽車鈑金修理工具,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一般鈑金整形夾的使用方法如下:
1.利用千斤頂將車頂起,然后拆下車輪與車燈,除去翼子板里邊的灰塵與污泥。
2.在翼子板凹陷處背面墊好沙包,用木錘將表面大致敲平。敲擊時要緩和,以免將鋼板敲脹而發生變形,且應從凹陷部位的周邊向中心敲擊。
3.選擇適當的輥輪裝于整形夾上,再將整形夾裝于汽車翼子板的被撞部位,并調整調節螺栓,使輥子之間施以輕微的壓力。用整形夾做均勻的反復滾壓,以壓平凹陷部位。觀察被撞部位是否滾壓平整,再用手觸摸,如仍有不平之處,再繼續滾壓,直至壓平。
4.整平翼子板后,即可卸下整形夾,裝上車輪、車燈等附件,然后進行表面噴漆工序,最后將噴涂后的翼子板安裝于車體上。
[1]陳均.汽車鈑金.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年.
[2]馮培林.汽車鈑金維修技術.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年.
[3]張成利.汽車鈑金修復技術.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年.
[4]闕廣武.汽車維修鈑金工基本技術.中國電力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