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于爽 邵明軍
(一)由于我國企業組織結構不合理,企業管理創新很難適應外部生存環境。我國企業普遍采用高度集權化的組織結構,隨著企業規模擴張,企業管理日趨復雜,高層主管就顯得力不從心,企業發展經濟會面臨嚴峻的行業競爭,導致在外部環境不太有利的情況下,企業只能被動地適應外部環境,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企業受到其影響,不能掌控整個企業的發展方向。
(二)企業管理職能不清晰。目前,我國一些民營企業仍為家族化管理模式,企業業內各部門因職責不明而帶來的互相牽制的成本不斷提高。企業在發展時,各項管理職能沒有明確在部門之間、人與人之間等橫向聯系中,綜合協調不夠,因而不能使企業發揮其應有的功能。管理職能的目標是使企業的人與事達到有機結合并互動發展,要使組織結構發揮最佳的組織效率,必須明確企業各項管理職能,從而提高管理的整體效能。
(三)企業管理手段比較落后,管理基礎工作比較松懈。我國相當一部分企業對于先進經驗不夠重視,沒有有效吸收,缺乏創新現代的管理技巧和方法,企業管理缺乏認識。不夠注重學習和借鑒,致使企業經濟效益較低,這是企業發展面臨的潛在威脅。還有一部分企業正面臨虧損狀態,這些企業沒有制定出完善的規章制度體系,而另一部分企業對于規章制度的貫徹不高,且有少數企業連財務指標體系都不健全,這部分企業的基礎工作不夠扎實,企業要提高競爭力,必須提高獲取知識與應用知識的能力,通過研究與開發,把企業已有的知識資源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1]。
(一)企業要提高對管理創新的認識,企業管理人員要成為創新的管理者。面對21世紀的知識經濟,管理是生產力,企業的管理創新是生產力源泉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企業發展的決定因素是創新能力。管理創新是創新的主要內容,它是知識經濟時代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家是創新者,管理的職能是由經理來承擔的,管理創新是由企業家來承擔的,這是企業家特征的重要表現。同時,企業技術創新的基礎就是需要優良的管理,企業必須要抓住并搞好管理創新,才能保證企業技術創新的快速發展,促進企業持續、穩定發展。
(二)企業需要建立完善的創新激勵機制,以提高員工的創新能力。企業要激發員工的創新能力,就要建立激勵機制,通過關心和激勵人,最大程度上發揮他們的積極性。知識經濟以知識和技術為核心,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員工要具有良好的知識結構和知識背景,不斷地進行創新;企業管理者要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術水平和宏觀決策能力,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并能夠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目前,許多企業對于創新的員工,都采取相應的激勵機制,給予獎勵使員工更有動力為企業努力工作[2]。
(三)企業要建立學習型組織,營造管理創新的文化氛圍。人類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個人和組織的學習速度和能力要不斷提高。企業應成為學習型組織,吸收新的知識、新的觀念和新的方法,充實企業的內在和外在,創建自我學習機制。企業是要擅長于不斷創造和普及新知識,并能據此進行創新應用,企業可以建立完備的培訓體系,讓每個員工有個人發展的機會,培訓員工的就業、生產和工作能力。以及重視員工的高級技術水平的提高,管理培訓員工的學歷教育。全面培養企業的創新型人才[3]。
綜上所述,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對于中國的企業來說是一個充滿機遇且富有挑戰的時代,成功的企業在于能不斷創造新的知識,并在企業內迅速把新的知識運用到新的技術和產品中。因此,工業經濟時代的企業管理主要是對原材料,產品生產及行銷的管理;而在知識經濟時代,則是對信息、知識和人才的管理。由于知識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最重要的資源,創新人才成為競爭取勝的決定性因素,從而成為企業間甚至國際間爭奪得最重要的資源。
[1]姚艷芬.論知識經濟時代下的財務管理創新[J].現代經濟,2007(6).
[2]楊梅英.知識經濟與管理創新[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9.
[3]翁常輝.論知識經濟下的管理創新[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0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