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冰 宋靈燕
(濟南職業學院)
我國經濟體制轉軌、產業結構調整和高新技術發展,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創造型人才,高職院校如何為社會培養創業型人才?創業教育是高職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在學校的創業教育中,多數同學認同實踐能力的培養是主要方面,而對專業老師的指導以及咨詢和有關人士開設講座是大學生認為學校更應提供的主要方面。學生感覺創業的困難更多集中在資金、信息和個人能力等方面。下面以濟南職業學院財經系為例進行分析。
影響大學生創業選擇的社會因素有兩方面:一是社會為大學生提供的環境;二是大學生創業的社會輿論。對大學生創業來說,整個社會對大學生創業的看法,不但影響大學生的擇業選擇,還影響大學生創業的成功。
影響因素:(1)個人能力:評分為4.26;(2)地區環境:評分為4.37;(3)行業環境:評分為4.20;(4)法規環境:評分為4.20;(5)風險:評分為4.02;(6)資金:評分為 3.88;(7)經驗:評分為 3.34;(8)學歷:評分為3.30。
調查表明,地區環境、行業環境、法規環境、資金來源以及風險等方面對大學生創業的影響程度比較大??梢?,創建良好的社會環境有利于大學生更好的實現自身理想。這一結論與我們暑期的調查數據有著很多相似之處。
在大學生創業合適的行業選項中,服務業以及高科技行業成為人們的首選。這是因為這些行業投入相對較小而收益較大,從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資金對大學生創業的限制。而物流行業、代理業這種有發展潛力的行業,也是很大一部分人們的另一個選擇,這是由于大學生對公司管理、運做的實際經驗比較少,這樣可以利用被代理者原有的經營管理模式,減少風險。
從我們于2013年暑期對于山東省內千余人的有關創業軟環境的調查來看,在我國還沒有形成一個很好創業教育與創業文化的環境氛圍,而在我校調研的情況來看,目前大學生對于創業知識的渴求與大學創業教育的滯后,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因此,我們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結論:以培養和開發大學生創業精神、創業能力為根本,以培養開創型人才為目標的創業教育,正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和關注。高等學校作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搖籃,應當高度重視,積極響應,把創業教育作為大學生素質培養中必不可少的一課抓緊抓好。綜上所述,有必要在此探討在濟南職業學院如何開展創業教育。
1.將創業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指導學生正確分析自己。政治思想工作作為我們學生政治輔導員的主要工作,我們要力圖將創業教育與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充實和發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充實有關指導大學生正確分析和認識現實問題的教育內容,培養他們正確地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輔導員作為促進者來提供盡可能多的信息幫助與活動機會,尤其是接觸和參與社會的機會,讓學生在不斷的嘗試、摸索、反思中學會自我設計、自我選擇、自我評價、自我管理。
2.將創業教育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構建創業的知識結構和技能學習平臺。課堂教學既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教育過程,也是教師促進學生形成特定個性心理品質的發展過程;既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之一,也是學生發展智力和能力的主要途徑之一。同樣,創業教育的實施必然離不開課堂教學,而且課堂教學仍然是創業教育的主要陣地。這是因為創業所需知識結構仍然需要通過課堂教學來構建,創業意識與創業世界觀仍然需要通過課堂教學來引導。
3.將創業教育與學生所學專業相結合,拓展學生知識的綜合性。創業教育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教育。這是由于創業本身是一個復雜的綜合性很強的過程,創業不同于一般的企業管理,創業過程中涉及的不僅有管理學方面的許多問題,而且涉及到其它許多學科方面的內容。要鼓勵大學生學有所長,熟練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并有所創新,這是創業教育的奠基工程。但僅有專業技術特長卻不懂管理,不通世故,也不能獲得成功。因此,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主要還應該具備一些相關知識,如經濟學知識、企管知識、文史知識、心理學知識、社會學知識等知識。
4.將創業教育與學分制改革相結合,實踐學生綜合性創業技能。作為深化學分制改革,與創業相結合允許一部分有創造力、有決心的學生,在其創業的關鍵時期申請休學,讓他們加入創業陣營,創辦公司,學校將為其保留一段時間的學籍進行停學創業是一種可行的選擇。通過停學創業活動,可以通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自覺行動進入創業者的角色,內化所學的知識,形成基本的技能,并能對實踐過程中的有關問題進行分析和綜合。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所獲得的是別的教育教學方式所沒有的東西,學生不僅學習到文化知識、技術知識和一定的社會性知識,而且培養了綜合性的社會實踐能力和技能。
5.將創業教育與創業計劃競賽活動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創業需要和動機。創業計劃競賽是要求參賽者組成優勢互補的競賽小組,圍繞一個具有市場前景的技術產品或服務概念,以獲得風險投資為目的,完成一份包括企業概述、業務與業務展望、風險因素、投資回報與退出策略、組織管理、財務預測等方面內容的創業計劃書,最終通過書面評審和秘密答辯的方式評出獲獎者。創業計劃大賽是鼓勵學習各種創業所需知識、激發學生的創業需要和動機,形成初步的創業興趣和意向,了解創業活動一般程序和方式的一種極好的形式。
6.將創業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指導學生鍛煉成長。創業教育也可以與實踐活動相結合,組織大學生參加一些必要的公益勞動、訓練勞動技能,培養勞動觀點,克服懶惰思想。同時,廣泛開展科技文化服務活動,將在學校學到得一些書本知識和實際課題中相結合,在實踐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培養敬業愛業精神,正確認識自我實踐的價值。
此外,我們可以將畢業設計、專業實習、研究課題與實際項目結合起來,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與應用能力,又可為社會及企事業解決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