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艷梅
(錦西工業學校)
隨著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的普及和推廣,選擇中等職業教育的學生日漸增多,在校期間他們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畢業以后,他們作為勞動者直接參與社會勞動,是國家財富的創造者。對他們來說,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是很重要也很有必要的。因此,在中等職業學校學生中開展法制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職業學校進行“訂單式”教育,像工廠生產產品一樣培養學生,對中職生的期望值比較低,技能以外的各方面教育尤其是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得不到足夠的重視。法制教育進課堂,迄今沒有得以很好解決,有些學校根本就沒有任何形式的法制教育。
首先,中職學校法制教育沒有明確的定位,沒有把法制教育當做一項基礎性工作去抓,法制教育缺乏長遠規劃和近期目標、計劃安排。頂多是找個人作報告,或者辦個短期宣傳欄,搞幾次活動,辦幾次講座。其次,重形式輕內容。形式缺乏新穎性、生動性,沒有根據中職生的生理心理和社會化特點來設計,直觀性、案例性和參與性不強,內容缺乏針對性、系統性,而是照本宣科,搞生硬的說教,沒有與中國民主與法制建設的實際以及中職生身心發展的實際和思想狀況相聯系,對現實社會提出的許多新問題和中職生的思想狀況研究不夠,引不起中職生的興趣,教育效果不明顯。最后,有的學校未設法律課,更談不上有專業的法律教師人才,也沒有相應的法制教育機構或制度。
法制教育是開展素質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良好的法律意識和法律行為應是學生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勞動者法律素質的教育不僅有利于加速經濟的發展,更有利于國家的政治進步和社會秩序的長治久安。職業教育不單純是傳授職業技術和技能的教育,更應該是注重思想道德素質以及宣傳法律知識的教育,教會學生怎樣做人,怎樣做一個遵紀守法的人。
加強法制教育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有效途徑。在社會價值觀功利化的影響下,社會、學校、家長,對青少年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重智育輕德育,重分數輕素質”的現象。同時,市場經濟的轉變給青少年學生的思想帶來較大的沖擊,一些領域的道德規范、拜金主義、個人主義滋長、黃賭毒等社會各種消極丑惡現象和不良社會風氣以各種方式反映到教育領域,沖擊著青少年學生的思想,影響著他們的行為。加上中職學生大多數年齡偏低,心智還不是很成熟,對社會分辨率低,更容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影響,造成了青少年學生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因此,我們要設法轉變青少年學生法律知識水平低下,法律意識淡薄的現象,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倡導理想,向往和追求美好、文明、崇高,遠離黃賭毒和暴力、虛榮。
青少年學生素質如何將直接影響當前和未來一個階段我國的法制建設,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和諧,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法制意識是培養現代化合格人才的需要,也是構建和諧社會,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教師是學校教學的主導者,是學生的引路人。加強對中職學生的法制教育,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較強的法制意識,這是前提條件,否則一切都是空談。學校要利用行政會議和教師政治學習的時間,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開展學習法制知識的活動,重點學習《普法讀本》《教育法》《教師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以及教育教學方面的法律、法規等,提高教師的守法意識,和依法保障學校、教師、學生的正當權益的自覺性。
工作要通過各種有效形式,積極開展依法治校工作。要健全學校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加強對學生的管理;應充分利用校會、班會,利用政治課進行法律知識的專題講座,利用其他學科寓法律知識的教育于教學之中,同時要利用學生的團、隊活動和學科興趣小組滲透法律知識的教育,努力使得學生的法制教育網絡化、系統化。根據教育部的要求,學校應當認真落實聘請法制副校長參與法制教育工作,使學生的法制教育活動和學校的各項工作正規化、法制化。
加強法制教育工作要有生動性、針對性、有效性,防止空洞的說教。如果說法制教育的重點是加強對學生的普法教育的話,那么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即是與法制教育相輔相成,不可或缺的。心理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應當通過教育克服學生中存在的逞能、好勝、霸道、急躁心理,培養他們的自制力,防止因小事而發生惡性案件。對早熟的學生要加強青春期教育和心理疏導,防止犯罪。建立學生心理咨詢機構,對有心理疾患的學生應給予適當的治療。
政府有關職能部門要凈化社會環境,為中職學生的成長營造健康的環境,防止暴力、色情、賭博、恐怖等內容的音像制品和書籍毒害學生。家長和學校要確實履行好監護的職責,以言傳身教和循循善誘的方法,在學生中弘揚社會正氣、文明風氣,使他們自尊、自律、自強,增強辨別是非的能力。司法部門對學生犯罪堅持以預防為主、打防結合。對情節嚴重的犯罪,應當依法懲處,發揮法律的威懾力。此外,學校要充分發揮社區教育優勢,與周邊軍隊、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等單位廣泛開展共建,通過組織學生軍訓、聽法制報告、參加審判大會、走訪少教所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
我們堅信,在法律的天空下,我們一定能夠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法律修養的合格人才,我們的學生也一定能成為高素質的社會主義勞動者,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為國家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