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杰
(山東省墾利實驗中學)
“親其師,方能信其道。”教師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努力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切實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把學習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地學習。要想做到這一點,就得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讓學生覺得老師是他們的朋友,是他們的同學,可以與之共同探討問題,可以與之共同互道心聲。教師應當創造一切機會多方面與學生接觸,讓學生覺得你好說話,可信任。
首先,我每月進行一次“說說心里話”活動,與學生們互訴衷腸。學生覺得老師真心幫助他們,老師也有難處需要他們幫助解決,老師也曾經和他們一樣坐在教師里學習?;ハ鄿贤ê螅瑤熒g消除了誤解,拉近了心理距離。
其次,開展“我與老師__”的活動,如我與老師下象棋,我與老師爭論等。老師與每個學生每學期至少搞一次這樣的活動,借此活動與學生平等接觸,深入了解,進一步增進師生感情。老師還可借次機會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
第三,滿足學生要求,適時開展文藝活動。愛說愛笑、愛唱愛跳是他們的天性,尤其學習成績處于下游的學生更是如此。開展形式多樣的文藝活動,既滿足了他們的要求,又喚醒了他們的主體意識,何樂而不為呢!
教師真正尊重了學生的人格,學生覺得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平等。這就極大地喚醒了學生的主體意識,為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打下了堅實基礎。
衡水中學校長李金池有這樣一段話:“一般地講,西方國家課堂紀律很差,發言的質量也很差,有時學生提出的問惠很傻,回答問題錯誤很多……盡管回答問題很膚淺,甚至是荒誕的,沒有道理的、牛頭不對馬嘴的,但教師對這種發言從不批評,不管多么膚淺、錯誤,教師總是說‘你肯動腦筋’‘你能回答這個問題很好,感謝你提出了一個我沒有想到的問題。’”看到這段話,我想到了很多。
前幾年,全班總分倒一、語文成績倒一的一名學生給我寫了一封信。盡管這封信錯字病句連篇,但字跡非常清晰,這是我看到的他最好的一次作業,我如獲致寶,至今還留著。他在這封信中寫道:“尊敬的語文老師,今天,我想和你說說心里話。你講得非常好,好是好,但是我還是聽不明白,你能不能再詳細的講講。我聽不明白,不是不愿意聽,是因為我從小學一年級就不好好的學習,可我感覺自己學得根好……我現在想補已經太遲了,但我已經想好,利用假期時間,把從一年級沒有學好的每一事書都好好看一遍,好好學一遍,可能還可以對我的學習成績好一些。我沒有學好,也非常的后悔,光后悔也沒有用,今后我要好好的學習”(按原文摘錄)。每當看到這封信時,我心中就涌起一陣辛酸,那憨態可掬的形象就出現在眼前,激勵著我,鞭策著我。我們所教的學生中,像這樣的又何止一個呢?這樣的學生回答錯了問題,沒有按時完成作業,我們怎忍心不顧實際的批評他呢?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的記憶速度有快慢,學習速度也有快慢,學習方式也各不相同,作為教師怎能不顧人的差異,而一概而論呢?現在,回頭再想想李金池校長的話,耐人尋味。只有尊重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堆方式,因材施敦,才能培養出高質量的人才。“海納百川,方能成其大?!蔽覀儜攲捜菪?,容納水平高低不同、思維方式不同的學生,不愧“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美譽。
現實中,總是有人抱怨學生學習成績提不上來,費很大勁也役起多大作用,特別是綜合性大考中更是如此。衡水中學校長李金池下面的一段話,對此作了解釋:從知識形成的順序和方式來看,一般應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行為掌握,主要是通過親自觀察去接觸和感知基本事實;第二層次,是圖象掌握,五宮并用,主要是從形象方面掌握基本事實的本質特征;第三層次,是符號掌握,就是以語言形式或數學關系去掌握事實的本質特征。學生按照行為——圖象——符號三個層次來接受新知識,則可使知識的形成過程處于最佳的協調狀態,這顯然是教師最佳的施教策略。
遺憾的是,我們的教學往往超過了行為和圖象,直接到達了符號,即省略了感性知識,形象思維,直接到達了邏輯思維。其教學必然是死讀書、讀死書,學生對知識必然是只知其然不只其所以然。長此以往,學生的頭腦必然僵化,這怎談學習成績的提高呢?
對此,我們的教學首先應為學生創設一種教學情境,學生置身于情境之中,自發地產生一種“心憤憤”“口悱悱”的心理狀態,形成主動去尋找知識的心理驅動力。教師再適時施以巧妙點撥與誘導,學生便能夠很快地獲取新知識。這樣獲得的知識,與有教師通過講授知識的同時就已在心里完成了新舊知識的“同化”“順化”過程,把新的知識融入已有的“知識結構體系”之中,形成了更高更完善的“認知結構體系”,并主動地為迎接新知識做好準備。
為此,我們要在教學過程中熟悉每一位學生的認知結構和思維方式,熟悉他們產生思維障礙的原因和癥結,并對課堂上學生的反饋信息作出及時處理,找出符合學生學習規律的教學方法,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皮小子”“瘋丫頭”是初中學生中的普遍現象,有的人對這樣的學生視為異端。其實,這沒有必要大驚小怪。據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初中學生精力充沛,思維活躍,求知欲強,心理處于半成熟狀態,自己認為成熟了,能力卻達不到:身體、心理發育極不平衡等。這些心理特點,必然導致一些“皮小子”“瘋丫頭”之類的出現。只要我們把握這些學生的心理特點,對癥下藥,使他們成為好學生也不是不可能。這些學生往往具有良好的天賦,較強的號召力,一旦轉過來,對教學就會有極大的推動作用。若一味打擊把他們逼成“反對派”,同樣也會給教學帶來不可挽回的影響。
與之相反,有的學生整天愁眉苦臉,難見一點笑容,更別說積極回答問題,參與活動了。這些學生大多存在心理問題,作為教師應當做深入的調查,認真分析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幫助他們解決困難,除去心里包袱,讓他們輕松地投入到學習之中。教師如果對這些學生不予以重視,聽之任之,那么他們就會對學習失去興趣,甚至誤入歧途。
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是一個復雜而多變的群體,心理學上把他們這個時期稱為“心理斷乳期”。關愛青少年的人們都十分注意人生的這個時期,也有人把他稱之為人生的危險期??梢娺@一時期的特殊性,作為教師,我們應當密切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及時調整他們的心理狀態,以保證學生學習的順利進行。
總之,衡水中學經驗的本質在于尊重:尊重事實,尊重老師,尊重學生,只有在此基礎上制定出合乎實際的制度,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