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 賀迅雷
這些年來,中職教育有了巨大的發展,各地職業學校的在校人數急劇增加,一些學校的教學設備明顯不足。在這種情況下,職業學校如何創造條件,通過三年的教育培養,使學生成為既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又有熟練的勞動技能的高素質社會主義勞動者,這是職業學校必須解決的難題。
在目前設備短缺、就業困難的情況下,要做好學生的培養工作有兩個問題需要先解決好:1.學以致用的問題。怎樣聯系實際,使學生掌握對口、實用的技能,步入社會后能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優先上崗,這是職業學校辦學成敗的要點。要解決好這個問題就需要我們深入企業,了解企業對各類人才的數量、質量要求,這樣,我們才能根據實際情況來制定正確的教學計劃,才能目的明確地進行教育培養工作。校企合作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深入了解社會需求的平臺。2.教學設備的問題。中職教育的主要骨干課程都是與企業生產有關的實踐課程,教學上也需要有與現實生產相匹配的教學設備。但由于我國的財力狀況,職業學校的教學設備遠達不到這種要求。總的來說,第一,數量不足。學生實操時間太少;第二,設備陳舊,跟不上技術發展的步伐。以我校汽修專業為例,設備投入資金需求很大,在設備數量上難以滿足學生人數的要求,同時汽車的更新換代很快,用來教學的汽車很難跟得上社會上汽車更新的頻率。要解決這個問題,只能靠校企合作的途徑,因為只有企業才有足夠的對口設備,而且一定是當前通用的、流行的。
最后,是學生社會能力的鍛煉問題。學生從家庭到學校,一直在家長和老師的庇護下,有的學生缺乏獨立生活、與人溝通、自我表達、自我發展的能力,有的學生缺乏遵守紀律、尊重他人的習慣,生活作風散漫、衣冠不整,而通過校企合作可較好改善這一狀況。因為在企業提供的實際工作現場中,學生可以體會到規章制度的嚴肅性,儀容儀表、文明禮貌、自我形象的重要性;可學習怎樣與同事溝通,把工作做好;怎樣尊重師傅,學到更多的知識、技能,這些經歷和體會在學校是無法得到的,而一個學生的經歷和為人處世的能力,在就業競爭中的重要性往往要比其在校成績更重要。
所以,校企合作是職業學校乃至所有中職學校不應缺少的一個教學環節,必須認真辦好。
校企合作的模式很多,有各種形式和不同層次。通常歸納成以下幾種:
學校和企業共同制定教學指導方案,共同評價教學效果。合作可延伸到共同開展企業新產品開發、技術改造和技術攻關以及學校教學項目研究等領域;企業向學校提供實習設備和原材料,改善學校實訓條件;學校為企業加工產品,實行產教結合。
學校為保證培養的技能人才適應企業需求,選擇設備先進、技術力量較強的企業作為學生進行生產實踐的實習基地,使學生就業前了解企業文化、熟悉企業的運營環境和節奏,提高崗位適應能力。
學校與企業簽訂訂單培養協議,按照企業人力資源配置計劃和技術要求,對學生實施量身定制培養。實施訂單培養的班級可以采取冠名制管理形式。
學校受企業委托招收在職的職工,業余時間授課,通過學分制管理完成學歷教育的新型辦學模式,學員畢業后在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同時還取得職業學校的畢業證書。
中職學校是以就業為主要方向的,一般不參與企業的研發合作;所以采用基地模式比較合適,這種方式既能解決教學設備的問題,又能使學生在實習的過程中體會到需要學什么,使教師在帶隊實習的過程中了解到需要教什么。
所有的中職學校都知道要搞校企合作,這直接關系到學校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就業,但怎么搞好,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目前,在我國的國情背景下,企業是一個以盈利為目標的單位,不會長期辦沒有利益的事情,這和學校的辦學宗旨是不一致的。在這種情況下,要辦好校企合作,主要依靠學校,所以學校首先必須采取主動的姿態,在合作的過程中兼顧企業的利益,同時辦好自己的教育事業,以達到校企雙贏的效果。
要搞好校企合作,必需要找一個合適的企業。對于基地培養模式來說,選擇的企業專業要對口,技術要先進,管理要規范,企業規模要夠大,能容納幾十個學生。學生在學制內到企業實習2~4個月,實習期間遵守企業規章制度,參加企業勞動,服從企業管理,在勞動的過程中學習知識,了解工作流程,熟悉勞動工具,掌握技術技能;同時體會真實工作現場的氣氛和條件,進而端正工作態度,構造自已的人生發展目標。
本著雙方共贏的宗旨,我校汽修專業與本市俊峰汽車貿易有限公司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學生3月份入場開始實習,為期兩個半月。
俊峰汽車在本市擁有5間國際品牌4S店和1間駕駛員培訓學校,它可同時容納兩個班八九十個學生進場實習。同時,峻峰汽車的設備先進、管理規范,設備是按4S店要求配置或廠家配送,管理更是沿用豐田、本田這樣的跨國公司的先進管理模式。這對我校來說是一個比較理想的合作企業。與此同時,俊峰汽車與我校合作也可獲得經濟利益。其駕駛員培訓學校要招收學員,我校的學生是他最好的生源,所以企業也很積極。
進場實習前,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了實習方案,將學生分組,按企業的各單元部門逐個輪崗,這樣學生在企業里從前臺接車、美容、鈑金、噴漆、機電維修、汽車保險、銷售服務等各個崗位都能實習到,使學生對企業的運作有了一個整體的概念。
在實習的全過程都有專業教師帶隊,對實習過程中出現的學習、生活問題予以解決。在學習方面,晚上由老師針對實習中遇到的技術問題進行探討、解答。在思想方面,學生是第一次接觸到現實的工作,思想還比較幼稚,要求帶隊老師引導好。比如有學生反映說:“老師,師傅不太搭理我們。”教師可以解釋:“你們現在是以一個成年人的身份處在社會中,要學會主動用自己的語言、表現取得師傅的信任和認可,融入企業的生活。”有老師的引導,學生會少走很多彎路,這體現了校企合作中學校的教育功能,這與單獨把學生放出去實習是完全不一樣的,帶隊老師的作用很重要。
學生通過這次實習,學到了在學校學不到的東西,部分學生實習結束就被企業選中留下。而教師通過這次實習也受益非淺,對企業的情況和要求有了更深的了解,有利于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對自編教材的思路也有啟發。
校企合作對職業學校來說不可或缺,要做好校企合作我認為要做好以下幾點:1.搞校企合作首先要明確目的,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合作方式。2.校企合作雙方都要有利。學校要提高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企業要有經濟效益,虧了誰都無法進行合作,這是合作的基礎。3.雙方都要重視安全問題。一是學生的人身安全;二是企業的設備、財產安全。4.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學校需要根據社會發展情況不斷地改進教學計劃,編出結合實際的實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