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 和存芬
職業生涯規劃是個人對自己一生職業發展道路的設想和謀劃,是對個人職業前途的瞻望,是實現職業理想的前提。它包括選擇什么職業,以及在什么地區和單位從事這種職業,還包括在這個職業團隊中擔負什么職務,及實現這些設想的措施等內容。職業生涯規劃已成為個人就業、擇業、從業、創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中職生正處于從依賴走向獨立,從學校走向社會的過渡時期,對職業生活倍感興奮與好奇,卻缺少理性思考與設計,他們在專業選擇、就業定位和未來發展方面普遍存在著較大的盲目性,相當部分的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和就業中表現出諸多不適:自我定位不準、學習動力不足甚至厭學、對職業了解不夠、對社會和環境認識不多、對前途感到迷惘、品行不良等問題。所以引導中職生做好職業生涯的規劃與管理尤顯重要。
職業理想是個人對未來職業的向往和追求,是工作事業發展的動力來源。中職生有了正確的職業理想,才能展望未來、珍惜現在,才能自覺地、目標明確地錘煉和提高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發現,相當多的中職生不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不明確自身發展的需要,對社會對從業人員的要求及自己與職業需要之間存在的差距認識不清,75%的學生注意力集中在上網、聊天、玩游戲上,學習積極性不高,目標不明確,思想和行動上放松自己,缺乏學習熱情和興趣。中職生制定職業生涯規劃,首先要明確自己的理想和志向,確定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對自己的將來有所規劃。明確的理想和志向是成才的基本前提。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對學生加強職業理想教育,讓學生通過了解自己所學的專業,了解所學專業對應的職業群,了解自己可能從事職業的發展趨勢,培養對所學專業的興趣。
認識自我是職業生涯規劃的起點。自我認知是否客觀準確,直接影響職業生涯規劃的科學性和準確性。認識自我主要是了解跟職業相關的方面,如自己的性格、氣質、能力、興趣以及自己的長處短處等,只有明確自己適合干什么,能干什么,才能對自己有一個準確的定位。既不高估自己,又不妄自菲薄,從實際出發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時,要與自己的個性傾向、心理特征及個人能力特點等方面相結合,發揮自己的特長,挖掘自身的潛力。教學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借助一些測評工具來了解自我,也可以用經驗法來自我評價,如直接的自我評價和間接的自我評價。直接的自我評價,就是要認識到自身具有的條件,包括健康情況、心理狀態、情感特點、興趣傾向、知識水準、專業特長、智力情況、能力特點;間接的自我評價,即通過家長、老師、同學甚至朋友等從全方位、各個角度來評估自己。
關于外圍環境方面的因素具體包括:家庭的期望、社會的需求、科技的發展、經濟的興衰及政策法律的影響等。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考慮自身條件和現實的社會環境,在客觀認識自身條件、現實環境及其變化的基礎上進行科學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要引導學生了解市場需要什么人才、當地有什么資源可以利用、哪些人際關系資源有助于實現職業理想;要引導學生學會把握天時、地利、人和。所謂天時,就是要知道國家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了解相關政策法律。地利,就是要了解本地區的經濟特色和未來發展趨勢,盡可能利用區域的經濟發展機遇;人和,就是要了解自己的家庭成員及社會關系,熟悉自己所在學校教師和同學、朋友的人際網絡,處理好周圍的人際關系,并善于從人際網絡中尋找對自己未來職業有積極意義的成員,多向他們學習,多與他們交流,從中獲取對自己有益的成分。
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需要切實可行的目標,以便排除不必要的猶豫和干擾,全心致力于目標的實現。職業生涯目標分長遠目標、階段目標和近期目標。長遠目標是一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的骨架,決定職業生涯規劃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是中職生奮斗的方向;階段目標是實現長遠目標的重要保障,是通往長遠目標的臺階;近期目標是最重要的階段目標。對于中職生來說,為職業生涯發展制定長遠目標,科學規劃階段目標都是必要的,但又是不夠的,因此應拿出更多的精力關注近期目標。心理學實驗證明,太難或太容易的事,都不具有挑戰性,也不會激發人的熱情行動。因此,目標的確定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重點分析近期目標對職業能力、思想品質、日常行為習慣等方面有什么要求,分析自身興趣、性格、能力等個性特點與近期目標要求的匹配程度,從中找出與近期目標之間的差距,歸納出自己在知識、技能、行為習慣等方面存在的缺點,針對性地制定一個明確、詳細、可實施的改進方案。其中,應包括技能的提高、知識的學習、職業行為習慣的養成、弱點個性的調整、職業心理素質的培養、職業經驗的積累等。制定目標一定要適合自身的特點,高低適度,要求明確具體,切實可行,并限定時間,沒有余地。只有這樣目標才具有行動指導和激勵的價值。
“計劃趕不上變化”,事物總是不斷變化發展的。在行動計劃實施過程中,隨著內外環境的變化和認知的成熟,有的時候需要對規劃做評估和調整,才能使之行之有效。所以教師要教育學生學會管理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首先,要把制定好的規劃放在一個經常能看見的地方,保證能?;仡欁约旱臉嬒牒鸵巹?;其次,必須根據實施效果以及客觀環境的變化及時進行檢查與修正,使職業生涯規劃更加合理、更有可能實現。
總之,對中職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中職院校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科學合理地規劃和管理自己的職業生涯,并且堅持不懈,向著既定的目標努力前行,相信每一個中職生都能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