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飛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
本文主要研究如何根據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需求特征,設置好一堂網球課,開展一門適合初學者的網球課,甚至培養出一群熱愛網球運動的熱血人群,創造出一支精英網球運動隊。文中提出的一些教學方法,都是作者多年來從事網球教學工作得出的經驗和總結,希望能以這些研究成果服務于全省乃至全國高職院校的網球教學并提供參考。
在普通高校體育教學中,大學生對網球的熱愛程度不斷增高,網球運動在各高職院校中非常普及。在眾多選項課中,網球課是被選人數相對較多的,而大部分高校網球場地較少,甚至沒有相對規范的場地,許多高校都采取“放羊”的形式進行教學,校園網球教學設施供不應求,僅有的場地進行輪流使用,一節課后學生達不到運動量,學的比較少,課后沒有場地練習。久而久之,學生對網球的興趣慢慢淡化了,尤其在雨水季節,很多網球課都無法正常進行授課。
網球是一項專業性比較強的運動項目,網球基本技術動作學習的難度高,技術動作的掌握和定型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但學生的基礎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因素影響著學生學習的興趣。根據調查研究發現,初學者對網球基本技術的學習缺乏耐心,掌握正確的擊球動作特別難,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加上平時只有在課堂上練習,要鞏固正確的擊球動作就更加不容易了。另外,受客觀環境的影響與限制,使學生很難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比如,在雨水季節,部分高校只能讓學生自由活動,學生缺少機會進行網球練習,甚至影響課后的自由練習,導致一周甚至更長時間接觸不到網球,使學生對擊球動作感到生疏。
網球運動的魅力,吸引了更多的大學生走向網球場。可是,學生生源復雜,自身的協調能力、判斷能力差,還要受網球場地的大小以及對網球的彈性、球拍的使用方法等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對大部分學生掌握網球基本技術造成很大難度。面對種種主客觀因素,僅僅靠教師敬業的上課是遠遠不夠的。作者經過多年的教學與訓練得到很多經驗,并開始對各高職院校的學生進行調查研究,經過對比發現,大部分高職院校的網球選項課都存在著共同的難題,由于教師普遍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創新方式不夠新穎,學生對網球運動缺乏趣味性理解,使大多數的網球教學收效差,導致學生參與網球運動的熱情減弱。
“神球”即“繩球”(用繩子拴著的網球),“神球”輔助教學方法的引進,使廣大教師在課堂中講解示范更加形象,學生能深刻領會練習的方法以及對重點難點的理解和掌握。“神球”輔助教學法能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在單純的徒手教學,學生在模仿練習,容易讓學生對課堂教學產生枯燥乏味感,導致學生的積極性下降。
在高校的網球教學中,許多教師仍然以傳統的教學方法為主,這些傳統的授課方式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倦情緒,從而喪失學習的興趣。“神球”教學法可以將枯燥的教學變得有趣,能實現學生對網球的興趣愛好轉變為習慣愛好,而只有把網球基本動作學好了,才能產生這種習慣愛好。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二人一組協助練習,教師在一旁巡視,并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力爭保持正確的動作技術,合理地控制球的力度和角度。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球打不到球拍的正中區域,就會導致把球打偏打飛,在“神球”輔助教學中,應強調學生看準球的位置再進行揮拍,用力不要過猛,先打準球再慢慢發力,甚至有些學生出現握拍的手松脫現象,在球場上來回跑動撿球,一節課中撿球的時間比練球的時間還要多。因此,在初學者的教學中,揮拍動作是基礎,如果讓學生練習無球的揮拍動作,學生容易產生枯燥乏味感,而利用“神球”進行輔助練習,能讓學生更快地掌握擊球點,和控制的揮拍力量,有助于正確動作的形成和鞏固。運用“神球”是高質量教學的途徑,在練習的中期,學生要循序漸進地在移動中擊球,有些學生掌握不了球的方向和落點,往往會跑不到位或跑過頭,在經過幾次”神球”輔助教學法形象地示范和講解后,學生從分解動作中深刻體會到球與球拍和手臂與手腕之間的聯系,慢慢掌握擊移動中的“神球”到移動中擊打“神球”的轉變,從而提高移動中擊球的正確動作和擊球的準確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神球”輔助教學有較強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在雨水季節,教師只要能找到一塊空地或一個走廊,就能組織學生進行網球技術的練習,從而加深學生對網球動作的記憶,鞏固正確動作的定型,保持學生對球性的感覺,不至于因客觀因素的影響導致學生對球感的生疏。在進行“神球”輔助教學時,教師要及時提供技術信息,經常與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語言要簡明形象,突出重點和難點,以便學生迅速得到回饋,對自己學習到的動作技術進行調整,達到正確動作的動力定型。
輔助教具是網球聯系的載體,同時也是課程改革的主要支持點,網球初學者應該結合自身的特點,設計一套適合自己的練習方法以掌握基本技術動作為前提,逐漸提高網球基本技能。通過耐心操練,改善學生動作不協調的弱點,提高擊球的準確性,慢慢提高學生學習網球的樂趣。實驗證明,“神球”輔助教學法的引進,對于網球初學者來說是一項簡單、易掌握的學習方法,在高職院校網球教學中的作用不可估量,既能減少學生走歪路,是學習基本動作的好幫手,又能使學生簡單通俗地理解擊球“點”的重要性,并能使學生認真掌握擊球點的準確性,從而在較短時間內達到正確動作的定型。教學質量提高了,解決了高職院校普遍存在的人多球少,場地少的客觀問題,滿足很多高校在雨天地面濕滑的條件下進行教學。
怎樣更好地讓學生掌握網球的基本技術動作,并盡快地提高各項技術,就成為一個亟需解決的難題。“神球”輔助教學法的引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擊球準確度,有利于鞏固學生揮拍動作的定型。能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并解決學生擊球動作的不穩定問題。本著提高高校網球課程的教學質量的思想,開發具有創新意義的教學方法和制作趣味性的教具,為學校教師和學生提供方便,改變了當前高職院校網球課程改革創新的主導方向。
[1]潘晟.怎樣打網球[M].蘇州大學出版社,1997.107.
[2]蘇文山.網球教程[M].海潮出版社,1999.73-129.
[3]王梨.高校網球文化建設探析[J].體育科學研究,2010,14(03).
[4]李興昌.快易網球在高校網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體育科技,2011,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