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楠
(河南省汝州市第二高級中學)
高中階段的學生,面臨著繁重的學習壓力,這使得他們無暇顧及德育教育,對德育教育漠不關心。學校要想搞好德育教育,必須要了解高中生的特點,要轉變過去德育走過場、德育重教輕學的舊觀念,要轉變德育教育理論說教的舊方式,要堅持人本化德育理念的指導,采用重實效的德育教育方式,從而實德育教育的突破,開創中學德育教育的新局面。
1.德育教育要體現對學生的尊重和關愛。人性化理念最根本的內涵就是尊重和愛護學生,高中階段的德育教育工作也必須要堅持這個立足點。在德育工作中要尊重學生作為獨立個體的獨立思想,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要尊重學生的思考權、發言權,保證學生的精神自由,要允許學生發出不一樣的“聲音”。同時,要關愛學生,把學生當作需要幫助的孩子對待,用愛澆灌德育之花。
2.德育教育體現對學生的引導價值。人本化理念歸根結底就是以學生為本,要認識到德育教育對學生將來發展的重要引導作用,要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為目標。在日常的行為規范中發揮德育教育的引導作用,在學生的思想品德建設中發揮德育教育的引導作用,逐步讓高中生生養成遵守校規校紀、遵守社會道德規范的良好行為習慣。引導他們學會自我反省,引導他們不斷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
3.德育教育要體現對學生的幫扶價值。德育教育是為學生的發展服務的,那么要體現其對學生的幫扶作用,必須要堅持人本化理念的指導。要針對高中生的需要建立起幫助學生解決困難的德育教育機制,要關心高中生的日常困擾,關心學生的德育現狀,關心學生的志愿和報考,真正發揮德育服務學生的作用。
校本課程是在尊重本校實際基礎上,利用本校的教師資源和其他資源開發而來的,能夠為中學德育工作的開展提供扎實的理論課程體系指導。在開發校本課程時,要做好以下工作:
1.要充分了解該校學生思想道德狀況,從中發現普遍性問題和特殊性問題。在開發校本課程時針對這種普遍性和特殊性體現德育教育的適用性,從而更好的解決學生的思想道德問題。
2.制定明確的課程目標,包括知識目標,即通過德育理論知識學習,能夠初步掌握馬哲和政治法律及社會道德等基本知識,并適當的拓展對學生有益的人際交往知識。還包括能力目標,即通過德育學習讓學生具備能夠利用馬克思主義原理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制定情感和態度目標,通過德育教育讓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政治觀和道德觀,能夠樹立為社會服務、為國家獻力的奮斗目標,并自愿遵守社會公德,自愿傳承傳統美德。
中學德育教育不應該剝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要堅持德育走入生活、生活中進行德育,只有實現二者的融合和互動,才能確保德育教育實效性的發揮。中學德育教育要關注學生的生活實際、生活軌跡、思想動態。要圍繞他們生活中面臨的現實的壓力、煩惱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為他們疏導心理問題,培育他們健康向上的人生態度;要圍繞他們的政治困惑和對社會及當前政治局勢各種問題的迷茫開展政治教育和法律教育,讓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真正讓他們成為熱愛祖國、遵紀守法的新世紀公民;要圍繞他們關心的高考、專業報考和志愿填報等問題開展教育,讓學生能夠提前做好高考前的思想和心理準備,能夠從容的應對高考和專業選報。
有了校本課程做依托,有了生活化的教育助力,如果能夠創新德育教育形式,必將促成德育教育開花結果,最終實現實效性。具體可以開展以下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動:
1.利用各種載體實施德育教育。新時代網絡媒體的出現給德育教育提供了新的載體。在德育教育中,中學要善于利用當前的各種網絡資源,包括學校網站、學校論壇、校友QQ群、班級QQ群等,包括微信、微博、博客等互動平臺,包括微電影等資源。要將德育教育內容通過這些平臺進行傳播,提高傳播的時效性,提高傳播的影響力。
2.利用各種活動提高德育成效。
(1)開展德育之星評選活動。在學校內部營造一種濃郁的追星氛圍,讓每個學生都能夠以成為德育之星為目標,自覺地進行自我反思,自覺的規范自己的日常言行,自覺的遵守校規校紀和社會公德,主動的辦好事、做好人,營造出一種爭當道德標兵的氛圍。
(2)開展德育教育宣傳月活動。在德育教育宣傳月,可以以德育為主題舉辦征文比賽、舉辦演講活動、舉辦各種聯歡活動。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強烈德育意識,讓他們自覺地將德育學習與日常的專業學習和其他學習結合起來,深化德育教育效果。
中學德育教育實施中一直堅持的都是師本化的理念,這種理念下課堂的主體是教師,學生跟著教師的節奏走,被動的接受教師灌輸的各種德育理論和德育知識。這種理念下的德育課堂必然是僵硬的,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也無法讓學生學有所得。而人本化的教育理念下,德育是圍繞學生的發展這個核心開展的,堅持實效性為目標轉變德育教育方式,能夠提高實效性,能夠充分發揮德育對高中生發展的促進作用。
[1]畢曉媛.論在新時期如何開展學校德育教育工作[J].科技創業家,2012,(24).
[2]鄒鑫.淺析中職“德育行為異化生”轉化的實踐策略[J].中等職業教育,2011,(14).
[3]苗冰.中等職業學校德育現狀與對策研究[D].江蘇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