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明月
(棗莊市第十五中學)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采用任務型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任務型教學法,其載體是任務,其核心是用語言做事情,寓語言應用的理念與具體的時間活動,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習得語言技能。這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能夠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在此探討一下,應該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實施任務型教學。
初中英語教學中采用任務型教學法,設計教學任務要根據學生們的具體情況,任務要盡可能地切近學生的實際生活,這樣才能夠使學生有效地學以致用。
首先,教學任務的設計在面向所有學生的同時,還要兼顧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面向所有的學生,就要求教師所涉及的教學任務要具有充分的層次性,綜合考慮全體學生的情況,力圖將他們都吸引住,使其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一刀切”、單模式、只偏重讓優秀的及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參與教學活動,都不會產生多么積極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任務。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對其任務要求就不同,這樣在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的同時,可以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取得進步。然而,在這基礎上教師要注意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每個學生都是一個鮮活的個體,他們的具體情況是不可能完全一樣的,所以教師不能斷然地用同一個標準來衡量所有的學生。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努力程度,適當地對他們進行肯定、表揚和鼓勵,能夠是每個學生都能通過課堂教學獲得自信,體驗到英語課堂的樂趣,從而激發起他們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
其次,教師設計的教學任務要在緊密結合教材的同時,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一方面,設計教學任務要密切結合教材。畢竟教材是我們的教學計劃實施的依據,是學生們學習的根本依據。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特點,教師要學會對教材的靈活運用,可以李彤其中的相關材料,設計良好的情境,通過情境的帶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在無形中就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另一方面,教學任務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教師在設計教學任務時,應該充分考慮到初中生的年齡層次及其心理認知水平,盡可能地引導學生做到學以致用。這樣才能達成任務型教學的真諦,讓學生在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中,提高他們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同時,教學任務的設計要注意形式多樣化與內容真實性的并重,任務一定要有在現實生活中發生的可能性,而不是憑空架構出來的假交際。多結合一下社會上的、網絡上出現的熱點話題,一方面,能使學生學以致用;另一方面,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激起學生對教學活動的興趣。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采用任務型教學法,實施教學任務需要教師更新觀念,為學生營造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傳統的教學觀念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主張教師向學生實施知識的灌輸。這種觀念主導下的初中英語教學,在很到程度上會舒服學生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其素質的發展。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應跟新教學觀念,注重以學生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及時跟新教學的方式方法,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還要注意營造一種和諧、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教師在教學中平易近人,學生才會有所親近,學生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才能更加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教師尊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地主體地位,民主平等地主持教學課堂,與學生進行親密的合作,使學生在課堂上滿滿地體會到教師的尊重與關愛,才能讓學生在這種平等、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中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積極完成教學任務,主動學習,有所提高。
具體的教學任務實施,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互動的形式。在教學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組成不同的小組,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基本原則,將教學任務布置給每個小組,這樣可以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教學任務的完成,都能有所進步,有所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是任務型教學的核心,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這種形式下,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都能獲得充分的提高。
另外,在實施教學任務時,教師還要注意知識學習與技能訓練的結合。任務性教學法圍繞教學任務的完成來推進教學過程。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對新知識、新技能,教師都要讓其與任務相關聯,讓學生不僅能夠學習及時,更重要的是訓練技能,將知識的學習與技能的訓練緊密結合,使學生養成運用知識和運用技能的雙層能力。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實施任務型教學法,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習得運用知識和技能的能力,還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實施任務型教學法時,首先,要做好教學任務的設計,要貼近生活實際,吸引學生參與;其次,在實施時,要營造寬松的教學氛圍,注重小組合作學習。
[1]夏小利.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研究[J].學周刊,2012,(03).
[2]賈清平.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探析[J].學周刊,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