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飛 邵明曉
(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方城鎮中心小學;山東省費縣實驗小學)
隨著小學語文課程改革的推進,語文教學理念不斷發展成熟,教學目標逐漸從提高學生成績向培養學生興趣和實踐能力上轉移。小學階段是學生最初接觸語文學科的時期,對培養學生的語文興趣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拓展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習興趣的最佳方法,因此,筆者在文中結合小學語文實際分析了開展閱讀教學的重要意義,并就教學經驗提出一些開展閱讀教學的方法。
語文是一門集應用性與學術性于一身的學科,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相聯,關系到學生的思維邏輯、言行舉止、品格修養等重要習慣的養成。小學是學生最初接觸語文的階段,是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和語文思維的重要階段,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積極開展閱讀教學,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為學生將來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語文中的拓展閱讀教學指的是,將課本之外的閱讀材料引入課堂,充實學生的閱讀內容,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將課外與課內的語文知識相結合,鞏固和提高學生運用語文進行聽、說、讀、寫的基礎能力。引導學生閱讀課外書,可以讓學生在書本故事的語境和情節中,學習字詞的含義、句子的形態、語氣等,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語文、愛上語文。
一個人擁有怎樣的言談舉止和素質修養,與他的文學底蘊有密不可分的聯系。腹有詩書氣自華,如果一個人接受過良好的語文教育、文學知識淵博,那么他的談吐和氣質通常會十分斯文優雅,并且說起話來可以引經據典出口成章。而深厚的文學知識積累往往來源于豐富的閱讀量,因此閱讀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文學素質、提高學生的個人修養。
每一個妙筆生花的優秀作家必定都是從小就十分喜愛閱讀的人,與一般讀者不同的是,作家們在閱讀時會有意識地觀察學習其作者的行文方式和修辭手法。因此,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時,要注意引導學生總結讀書經驗,收集課外讀物中的好詞好句,尤其應該重點收集成語、古詞和經典格言,這樣學生在寫作文時,就可以運用課外收集的句子和故事來充實文章。
當前小學生進行語文閱讀的主要資料是語文教科書,雖然經過多次改革教科書的內容越來越充實,但受篇幅和知識點結構的局限,教科書仍然缺乏豐富性。因此,在平時學習生活中,教師應該多為學生推薦一些優秀的少兒讀物,比如漓江出版社出版的縮編版四大名著,這套圖書將我國古代最偉大的四本小說進行了翻譯和縮減,將最精彩的內容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復述出來,每一章回都配有精美的圖片,十分適合小學生閱讀。此外,還有譯林出版社推出的兒童版十大世界名著,將《茶花女》《簡愛》等十部世界名著進行縮編,便于兒童進行閱讀和理解。將情節精彩的小說讀物推薦給學生,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還可以讓學生在閱讀中了解中西文學思路的差異,培養文學愛好。
教師除了要給學生推薦優秀的課外讀物,還應在課堂上或下課后開展讀書交流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暢所欲言,談談自己的讀書心得。如在閱讀了縮編版四大名著后,可以讓學生講講自己在小說中看到了那些成語,談談自己對成語含義的理解。在閱讀了唐詩三百首后,可以讓學生互相交流自己喜歡的詩句。在進行讀書交流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擴展學習,用課外書中的生詞、句型造句,還要幫助學生收集書中的經典名句,并應用于寫作中。
小學生最大的心理特征就是好奇和好動,因此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必須將知識與游戲相結合。在開展了一段時間的閱讀教學后,年級或學校里可以舉辦一些讀書比賽,這樣不但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考察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學校可以舉辦成語競賽,主持人說成語,讓學生來解釋成語的含義,可以開展文學知識競賽,主持人說作品名,讓學生回答作品的作者是誰。此外還可以開展古詩詞大賽,主持人提出上句,讓學生接下句等。
綜上所述,為落實新課程改革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語文教學理念,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積極開展閱讀教學,通過給學生介紹優秀的少兒讀物、開展閱讀活動等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對語文的興趣,讓學生養成喜歡閱讀的好習慣,為學生將來進一步學習語文打下基礎。
[1]王曉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拓展延伸的必要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3,(14):55-56.
[2]蘇群燕.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語文學刊,2011,(17):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