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明莉
(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育才中學)
在歷史課的教學過程中,愛國主義教育始終是其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我國經濟政治的快速發展,社會的很多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對于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視程度卻始終保持在一個非常高的位置上,尤其是在當前社會上各種思想和文化紛亂復雜的條件下,愛國主義教育顯得更加重要。愛國主義教育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國家的繁榮發展,以及民族未來的前途和命運。由此可見,歷史教學肩負著一個提升學生愛國主義思想的重要國家使命。怎樣才能利用歷史教學,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已經成為很多歷史教師研究的內容。本文主要針對如何利用歷史教學來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進行探討。
所謂愛國主義就是指通過長時間的積累而獲得的對自己祖國的深厚感情。這里所講的深厚感情表現在大眾身上時,主要表現為對自己國家的歷史以及過去文化的熱愛和自豪感。我國擁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不同時期的文化也對世界文化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在進行歷史教學時,老師應該充分利用我國在歷史和文化上的優勢,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愛國主義思想。比方說在進行“甲骨文與青銅器”的教學時,老師可以這樣引導學生:“現在我們使用的漢字最早是由甲骨文演變而來的,而與我國的甲骨文同一時代的文字有楔形文字、象形文字以及圖形文字,但是發展到現在,上面這三種文字都已經不存在了,但是我國的漢字仍然還有著非常廣泛的運用,而且我國的漢字還對朝鮮、越南以及日本的文字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當前世界最基本的六種工作語言中,漢字就占有一席之地,由此可見,我國古代的文化和歷史對我們現在的生活有著多么深遠的影響。我們作為炎黃子孫,也應該為祖先們的智慧感到萬分的自豪。”通過這樣的引導,學生深深地被我國古代的文化和歷史所吸引,自己內心深處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精神得到了最大化的激發。因此,在進行歷史教學時,老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些豐富的歷史資料,讓學生更深層次地感受我國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充分認識到我們民族偉大的創造力以及對人類文化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使學生在內心深處樹立起一種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感,不斷提升自己的愛國主義精神。
在我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曾經出現了很多次的分裂,但是這只是歷史長河中一個非常短暫的時刻,最終的結果都是國家實現統一,這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在不斷的分裂和統一過程中,我國的各民族人民已經深刻認識到只有實現統一,才能保證國家的繁榮富強。老師可以利用我國近代史來進行講授:由于我國內部封建勢力的紛爭割據,給了西方列強的可乘之機,從而使得我國近代史中始終處于一種戰爭的狀態中,國家戰火聊生。隨著新中國的成立,國家四分五裂的狀態結束,人民開始真正的新生活,雖然在新中國的成立之初,香港、澳門以及臺灣問題仍然存在,但是隨著新中國國家實力的增強,香港、澳門回歸了祖國的懷抱,相信在不遠的將來臺灣也會回到祖國的懷抱,雖然現在臺灣回歸受到多方勢力的阻撓,但是這種歷史趨勢是無法改變的。通過這些歷史事件的梳理,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刻的明白,作為一個中國人必須要堅持維護國家統一以及民族團結的思想,時刻將愛國主義精神作為自己基本的思想支柱。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由多個民族組成的國家,雖然歷史中出現過不同民族間的紛爭和戰爭,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還是多個民族和平統一在一個政權下,由此可見,多民族的團結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進行歷史教學時,老師應該將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這一思想融入到教學中去。比方說在進行西藏歷史這一部分的教學時,老師可以將歷史上有關西藏的內容聯系到一起,如唐朝的文成公主與贊普松贊干布聯姻、元朝時專門設立宣政院來對西藏少數民族進行管理、清朝時順治和康熙兩位皇帝對達賴和班禪進行冊封等,通過對這些西藏相關歷史事件的介紹,可以使學生明確地認識到西藏自古以來就是我國固有的領土,歷史中一直都非常重視對不同民族的團結問題。然后老師可以列舉出現在西藏人民生活的巨大改變,讓學生感受到當前黨中央對西藏少數民族的關懷和幫助,從而在學生心里樹立起一種維護國家統一以及民族團結的思想。通過對這些歷史知識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到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重要性,當前任何企圖分裂國家的行為都是不能被人民所接受的,而且這些分裂活動最終的結果注定是要以失敗而告終,幫助學生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愛國主義精神。
歷史的發展都存在著必然的規律,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歷史都有著一定的相似特點。在歷史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利用對比的方法來進行教學。例如,在講歐洲古老王國西羅馬帝國滅亡的時間(公元476年)時,強調這一年的重要性是標志著奴隸制在西歐的崩潰。這時引導學生回憶中國奴隸制崩潰的時間是公元前476年,并讓學生辨別兩個476年有何區別?學生馬上指出:“一個在公元前,一個在公元后。”一字之差竟相差952年,學生驚訝地意識到。中國奴隸社會結束要比西歐早近一千年。這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一張張笑臉上洋溢著作為一個中華民族子孫的自豪和榮耀感。
總之,愛國主義教育是一項偉大的工程,是一個深刻而遠大的主題。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不斷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歷史教師義不容辭的光榮而艱巨的任務。
[1]吳生標.淺談歷史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J].學問·現代教學研究,2012,(11).
[2]張莉.淺論在歷史教學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J].考試周刊,2013,(34).
[3]張志強.利用歷史教學,搞好愛國主義教育[J].時代報告(下半月),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