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紅 劉玉崗
(江蘇省惠山中等專業學校)
數控技術的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是不夠的,要全面掌握數控技術的內容,還需要借助網絡學習平臺來豐富課堂知識。然而,網絡學習平臺和現實課堂學習環境是不一樣的,為了能夠在這樣的虛擬空間中很好地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合作,無論是技術人員,還是教師,都需要在構建數控技術專業網絡協作平臺上作出努力。
構建協作學習平臺主要有四個要素:協作小組、協作的成員、輔導老師和協作的學習環境。網絡協作學習則是以網絡為基礎進行協作學習。它是協作學習的一種具體的表現形式,以網絡和多媒體為支撐在網絡中協作成員在老師的輔導下進行合作完成學習目標。實現網絡協作學習不僅要有協作小組、協作成員、輔導老師外還要有學習設施和學習資源與平臺等。學習設施是學習者使用的設備,如計算機、多媒體教師和因特網等。共享學習資源就是指為學生提供的可以實現全球共享的學習材料。學習平臺就是為學生提供學習界面,實現網上就教學的軟件。可見,網絡協作學習平臺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學生進行交流學習也更加方便,而且在協作學習平臺中學生還可以實時的面對面的討論,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交流意識和自主探究能力。
數控技術專業中包含了數控車/銑削編程與加工技術、CADCAM軟件應用技術、氣動與液壓技術、機械測量技術等技術,要學好這些技術只依靠教學課本是不夠的,學生通過網絡協作平臺進行溝通和交流才能不斷的提高和豐富。進行網絡協作學習數控技術具有以下特點。
首先,具有豐富的數字化學習資源。網絡的最大的一個作用就是為人們提供大量的信息,使用者通過網絡可以獲取不同的信息,包括文字、視頻等。在網絡協作學習平臺中,學習者可以直接使用網絡環境中的資源,還可以進行下載。
其次,網絡學習的環境提供的學習情境更加逼真。網絡上可以實現圖文并茂,而且還有豐富多彩的信息為學習者提供多種感官刺激。
另外,學生在網絡協作平臺上交流協作的方式更加開放,更加多樣。網絡協作學習的核心是交流合作。在網絡協作平臺上學習者有各種聊天室和論壇等,通過這些方式可以不受是時間和地域的限制進行學習溝通。
高職數控技術專業的教學資源應來源于企業生產過程,根據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觀念,以企業的生產任務為基礎,從崗位中選擇典型的工作崗位然后對這些工作進行分析,提煉敢崗位的技術要求和能力要求進行梳理然后得出知識點納入到協作學習平臺中,如該崗位是對數控車還是銑削編程與加工技術的要求較高等。
學習資源是數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資源,包括人員、信息、資料以及設備和技術等。傳統的數控課堂上進行面授的教學方式比較簡單,主要是黑板、粉筆和教材,很少有學校配有計算機等。在信息化社會發展的幾天,學校實現多媒體教學已經是很普遍的事情,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或者因特網為學生提供數控教學。例如,教師通過視頻展示實際的數控操作技術和機械測量技術,讓學生直觀的感受技術的操作。教師還可以通過博客或者聊天室和學生在課外進行交流,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地向教師提出問題。
協作學習的基礎是學習小組,在設計數控專業網絡協作學習平臺時應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分組,網絡的出現為小組的建立提供了更好的分組機制。為了保證協作學習的順利,協作平臺通過分組機制是學生根據要求進行入到分組的模塊當中去,在各自的模塊中進行測驗,然后由系統根據學生的成績學者合適的協作伙伴,最終以規定的小組人數為標準確定小組。
建設數控技術專業網絡協作學習平臺時要有教學資源庫,而資源庫的內容要包括三級教學資源和拓展功能的模塊。三級教學資源是資源庫的核心,包括數控專業教學資源、課程資源和素材資源。拓展板塊包括資格認證信息、校信息服務和就業信息服務。平臺的建設中,采用虛擬設計技術為學生提供虛擬工廠,讓學生熟悉數控機床制造的生產環節,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在虛擬工廠“指導人員”指導下學習數控機床的加工和維修維護。專業級的教學資源是對行業企業進行調研為專業人才提供建議,充分了解畢業生的崗位面向和需求,從而為學生提供課程體系。課程級教學是為學生提供教學案例和操作方法的資源,包括課程的標準、教學的可見和企業的案例等。素材級的教學資源包括文本文件、圖片庫、視頻和虛擬仿真庫等。學生在平臺上根據資源庫中虛擬的企業生產及機械工作等能更好地學習數控技術。
高職數控專業的教學資源庫是在企業和行業需求的推動下以協作平臺為學生提供指導。資源庫中提供的仿真模擬以及和實際行業企業相聯系的資源和內容,學生從資源庫中獲取的學習內容,更加適用于學生在今后的實踐。同時也促進了網絡協作學習平臺的設計的完善。
(1)分析教學內容
引導學生正確快速的學會以Pro/E進行產品設計和分析。對其四個模塊通過視頻讓學生觀看具體設計。
(2)學生分析
教師的對象是高職學生,這些學生已經具備基本的知識和合作能力。而教師應通過協作平臺為學生提供課堂上沒有卻必要的關于CADCAM軟件應用技術資源。
(3)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包括情境導入和協作學習過程。情境導入可以利用網絡和多媒體。協作學習過程要學生登錄平臺,查看自己的學習任務,在分組后進行分工學習。
網絡技術和信息化社會的發展使得學生的學習環境已經不再限于課堂上了,而是為學生提供網絡平臺來獲取知識。這為網絡協作學習平臺的建設拉開了序幕。網絡協作學習平臺的優越性將會在教育上越發凸顯。
[1]吳慶,石子言.基于RIA的中學語文閱讀網絡協作學習平臺的研究與設計[J].科教文匯,2009,(2):28.
[2]劉玉娟.多民族地區師范生跨文化網絡協作學習設計研究[D].西南大學.2013.
[3]陳葉娣,柴建國.高職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教學資源庫網絡平臺建設與應用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