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杰
(河北省遷安市上莊鄉平林鎮小學)
教學有“術”。小學生年紀幼小,活潑好動,所以要制定靈活多樣的教學計劃,以和小學生匹配,他們缺乏長久的耐性,因此教學就要趣味濃濃,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他們對新知識充滿好奇,他們的想象力非常豐富,引領得體,學生們能輕松做到“好學、會學、想學和學會”。再好玩的游戲,孩子們可能也會玩膩了,何況是知識的學習。針對這一特征,作為教師應知機識變,細致觀察,及時掌握情況。及時調整信息教學的方式,課堂上幽默風趣,教學靈活多變,讓新知識猶如一縷春風在課堂上飄蕩,根據教材的內容,加上自己的教學體悟,以新穎獨特的方式授課,不循規蹈矩循常習故,不斷創新教學方法,讓學習其樂融融,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美妙,學生群情踴躍,學習起來你追我趕,積極性高漲,創造性的想法層出疊現。通過各種各樣的學習活動,如電子板報評比活動、電子小刊物評比活動等,通過評比,讓學生擁有成就感,保持旺盛的學習精力,隨著運用計算機的能力逐步提高,組織大家制作電子板報、電子刊物,在精神文化里暢游,學生們不僅僅學會了計算機的操作,還明白了做人處事的道理,這和信息方面的學習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這樣教學事半功倍,信息教學的任務完成的省時高效。
《慧人慧語》中說“道德是教育的中心思想,做人是做事的主要內容?!毙畔⒓夹g的教學亦復如是,現在的網絡發達,信息的傳遞一刻千里,各種各樣的信息鋪天蓋地良莠不齊。教學過程當中,我們注重和提倡“德育為首”。信息技術操作性、實踐性極強,如果教學只是單獨的在實際操作技能方面對學生用功下力,對德育教育棄之一旁,很可能得不償失?!暗掠秊槭住笔墙逃冢仗熘赂拍芡?。信息技術系統及軟件的使用,計算機的操作,全部的過程都和一個人的品德、責任感、習慣緊密相關。信息技術學科學習過程,就是德育過程,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對計算機時刻注意維護,安全使用,細心操作。這樣不僅僅降低計算機的維護率,從教師管理的角度而言也相對容易,時間的利用,計算機的保養,課堂管理時間的節省,一舉多得。隨著網絡的發達,網絡詐騙事件數見不鮮。教給學生學習新知的時候,要加強網絡道德教育,學會自我保護,對良莠不齊的網絡資源學會甄拔,對網絡學習學會鑒別,在形形色色的網絡中,養成好習慣,明確學習目的,明辨是非,規范行為,培養自律能力。當然,德育教育要引領,使學生耳濡目染,形成良習,避開蕭規曹隨令人心生厭煩的枯燥說教,注意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學習提供良好的環境,一方面,全力輔助學生;一方面,加強引導、加大管理力度,尋求更適合學生心理特征的易于接受的方式。
環境造人。給學生提供優越、溫馨、寬松又健康的學習環境,促使學生對學習保持旺盛的熱情?,F代信息技術發達,資源琳瑯滿目,盡最大努力給學生提供互聯網的計算機,給學生帶來便利。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我們了解到,引導學生學習,尤其是小學生,要注意興趣的培養,學習活動要豐富多彩,讓學生感覺到有滋有味,其樂無窮。只有學習氛圍濃烈,學生趕超意識才能夠強,爭先恐后,互相參照彼此競爭。教學循規蹈矩,根本不適應現代的孩子們。他們機敏睿智,頭腦靈活,傳統的教學模式對他們來說毫無趣味,所以舊有的學習模式、一成不變的學習方法不可能有良好的教學效果。只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教學靈活多變,課堂生機勃勃,學生的思維才能都張開雙翼盡情翱翔,教學的思路不斷得到創新,教學領域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學生的學習效果才會凸顯出來。課堂上,可以舉行一些活動,如即興演講分享信息學習的收獲、展現自己的個性魅力、分享自己的學習技巧、訴說自己的成長經歷,等等,意在激勵大家、取長補短,彼此幫助,共同進步。這樣的益處,就是讓優秀的有成就感,讓后進生被帶動起來,全班學生比學趕超,學習爭先恐后,使得信息技術學習的效果得到強化。
信息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是現代人必不可少的一種能力,全球一村化,信息發展一日千里,信息素養的概念應運而生。信息時代,要能夠有信息需求,有判斷能力,有獲取信息的能力,而且能夠對信息做有效的評價、篩選和利用,這就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信息素養。擁有信息素養的能力是必須具備的,他是一項基本能力,更是一種綜合能力。信息素養涵蓋很多種知識,一個人如果從小學就開始注意培養信息素養,那么他的發展前景是很喜人的,因為信息素養涉及各方面的知識,是一個特殊的、涵蓋面很寬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術的、經濟的、法律的諸多因素,和許多學科有著緊密的聯系。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給予學生一個良好的教育教學信息化環境。培養學生信息技術素養,使用計算機網絡,使之在各個學科都能夠使用,并且游刃有余,惟其如此才能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全方面的綜合素質,隨著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提高,逐步能夠獨立的學習,能夠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會把信息知識、技術作為工具來使用,并且養成使用的習慣,不斷提高實踐能力。通過對網絡的操作,不斷發現優勢,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給學生搭建起運行的機制和舞臺。
游戲是學習方法中的帝王,學生們無不喜歡游戲,在游戲中,學生可以全神貫注,甚至“忘我”,采用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學習得快,學習效果好,獲得的知識印象深刻,歷久彌新。游戲教學法用于小學生的學習尤其是信息技術課中,更是錦上添花。計算機課程有其特殊性,因為計算機本身有很多游戲。有的教師板起面孔禁止玩游戲,這是大錯特錯的。應該是教師引導學生,一開始就進行游戲的練習,通過游戲,更好更快地認識計算機,操作計算機,在游戲中高效率地完成學習任務。這種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讓學生有主人公的意識,鼓勵學生的個性發展,讓學生參與學習、享受學習,從而掌握知識。
新世紀是信息化社會,教育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機遇也紛至沓來。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融理論、技能、實訓于一體,知識層面寬廣,其教學方法需要教師不斷努力、不斷探索,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為主,加強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計算機基本知識與基本操作技能,以便在信息化社會中工作、學習和生活中能夠做到得心應手,為今后進一步學習打下堅實牢固的基礎。
[1]鐘志賢.信息化教學模式[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張正寧.網絡環境下的德育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