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茹明
(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南園小學)
我們生活在一個創新的時代。創新的時代呼喚創新型人才,而要培養創新型人才就離不開創新教育,更離不開創新型學校的建設。校園文化建設是一種無形的教育形式,隨時隨地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師生的知識水平、認知結構、基本技能、學習興趣和思想動態。健康的校園文化,可以陶冶情操、啟迪心智,構建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師生素質,無論在怎樣的時間、空間內都能體現其強大的生命力,都能發揮其實質性的教育功能。
學校精神文化是指學校以及師生員工追求的共同目標、精神境界和價值觀念,反映學校的辦學思想、辦學理念、師生的精神面貌,它是學校文化的核心,是學校一切教育教學工作的導向,是一種精神力量,一種價值期望。為此,我充分調動全校教職工的智慧和熱情,集思廣益、總結借鑒、概括提煉形成了南園小學的辦學思想。以“為學生一生幸福和發展做準備”為辦學宗旨,確立了“尊重人性,和諧育人,創造適合師生發展的教育,讓每個人成為最好的自己”的辦學理念,提出了辦學目標:建有文化的校園,塑有思想的教師,育有發展的學生,創有特色的學校。校訓:與書為伴,讓優秀成為習慣。使之成為學校的一面旗幟、一種形象、一種特色、一種品牌,為學校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不竭的動力。
校園文化建設要求顯性文化與內涵文化要統一。南園小學是秦皇島市書香校園,2010年我來到南園小學,開始謀劃《山海關長城文化》校本課程。因此,有“長城文化特色的書香校園”成為現在以及未來的特色學校創建的主題。修訂校訓:與書為伴,讓優秀成為習慣。并把它篆刻在校門右側與校名呼應,成為每天映入師生眼簾的第一道風景。
校園主樓建了長城文化長廊,一樓為山海關長城風光,二樓為山海關長城故事傳說,三樓為山海關長城詩詞。既展示了山海關長城歷史內涵和建筑精華,又呈現出長城名關厚重多彩的文化脈絡及人文風韻。
輔樓結合“書香特色校園”進行環境建設。圖書館這塊彰顯濃郁文化氛圍的區域叫“書香雅苑”。樓口設電子觸摸屏,這里是孩子們增長知識,開闊眼界,認識世界的窗口。尋梯而上所見的“每上一階,你離知識就近一步。”激發師生對知識的渴望與追求。“靜品書香”警示師生只有靜心讀書、細細品味,才能感受到書墨之香,讀書之樂。讓師生時時浸潤在濃郁的書香氛圍中,陶冶品格,蕩滌心靈,融入書苑使人自覺地沉靜下來,高雅起來。
校本課程的研發是學校課程文化的一束絢爛的奇葩,必將引領學校文化建設的縱深推進。我引領全校師生開發了《賞文閱讀》《山海關長城文化》兩項校本課程。
《賞文閱讀》校本課程,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閱讀就是為了學習與傳承人類經典文化。在閱讀人類優秀文化中,促進閱讀個體、閱讀群體的批判性思考,獲得審美體驗,在閱讀中活出生命意義,最終達到身心和諧發展。我認為這是書香校園建設的根本追求。為此,開發《賞文閱讀》校本課程,以活動為載體,搭建廣闊的平臺,讓師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品嘗閱讀收獲、分享閱讀快樂、體驗讀書價值,感受生命成長。
《山海關長城文化》校本課程。這是一項把教育科研、綜合實踐、校本課程以及品德教育融為一體的校本課程。是師生人人參與的校本課程。因為我一直堅信,校本課程只有師生人人參與并納入常態才會有生命力。2012年9月,《山海關長城文化》校本課程開啟了第二輪教學,完全步入正軌,成為常態。
我們還把《山海關長城文化》校本課程中葫蘆絲、空竹兩部分內容,抽出來由專門的體育、音樂教師上,在選修課的基礎上,開設為中高年級的必修課,每班每周一節,并編排空竹操,成為每天大課間的一道風景。此項活動在新華網、中國體育在線及多家網站報道。秦皇島電視臺、秦皇島日報也做了專題報道。
專家引領式培訓。通過請進來,走出去,使更多的教師了解最新的教學理念。
校內系列講座式培訓。讀書學習培訓——通過送書,讀書,交流,論壇,真正學有所獲。網絡學習——進入名家博客,建自己的博客,把個人的讀書收獲,教學隨筆寫在博客中,大家溝通交流。校園輻射培訓——每次派出領導教師外出學習,回校后都進行二次培訓,以實現學習效果的最大化。比較有特色的是我們的“領導論道”和“下午茶”。
要實現學校教育質量整體的提升,靠幾位名師的力量,顯得越來越力不從心。個人的力量再強大,也永遠不能與一個團隊相比。于是我著力打造能合作的教研組團隊,開展有效的團隊研修活動。使“以團隊的名義”“以團隊的力量”“以團隊的方式”成為南園小學教師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習慣。
成立了太極拳、書法、葫蘆絲、健美操、聲樂五個教師社團,并實現人人參與。教師社團活動的開展進一步使全體教師接受中華傳統文化熏陶,提高個人文化和藝術素養,并且豐富了教師生活,緩解了教師的工作壓力,讓教師放松緊繃的神經,有了享受生活的詩意心情。
構建“文化育人”方略,實施讓學生參與其中的體驗教育,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把做人做事的思想道德規范內化為健康的心理品格,并轉化為良好的行為習慣。“給每個孩子成長鍛煉的機會”是我開展學生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希望學生因此找到自信,激情出發。著力打造:“班級文化”“節日文化”“長廊文化”“符號文化”“評價文化”。打造南園小學十大品牌活動,包括“創意科技”“夢想之旅”“文體活動”“傳統節日”“長城文化”“書香校園”“感恩教育”“國情教育”“畢業教育”“家長教育”。讓南園的孩子的童年是豐富多彩的,是讓人羨慕的。
家庭是孩子的終身學校。我主持成立學校、年級、班級三級家長委員會,創辦家長學校,專門為家長開設系列培訓課程。打造親子共讀、家長進課堂、家庭互助實踐活動等親子教育品牌。讓家庭教育更好地成為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和紐帶,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校園處處有文化,時時事事皆育人”。一個個文化育人品牌將完成文化傳承與思想引領的統一,進一步積淀萃取學校文化,使南園小學成為健康學園、和諧樂園。置身于這樣的校園,不知不覺會讓人受到文化熏陶,它正影響著師生的學習和生活,也必將影響他們未來的發展,使之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