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 鄭霆
當今時代,是個競爭的時代,競爭說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可見,專業人才對于國家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把人才培養工作做好了,那么對于整個行業今后的發展,甚至是國家社會未來的發展,都大有幫助。機械加工這一專業的教學質量直接關系到整個機械加工制造業的發展,作為機械加工專業教師,我們任重而道遠,要不斷地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促進機械行業的持續發展。
機械加工是一門實操性十分強的專業,所以這門專業對人才的實操能力要求較高,學生除了掌握過硬的理論知識外,還需要具備極強的實踐操作能力。所以,在課程設置上,機械加工課程包含了大量的實踐性課程,其設置目的就是在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正因為了解實操能力的重要性,所以很多學校將機械加工的教學過多的放在實踐教學方面,在無形中忽視了理論教學,這就造成了學生理論知識的匱乏,有些學生往往只知道怎樣操作,卻不明白為什么要這樣操作,其操作原理是什么,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樣的學習只學到了皮毛,了解了表面,卻沒有掌握其本質,當學生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實際問題時,仍然無從下手,摸不著頭腦。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注重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的相結合,在注重實操訓練的同時,也不能忽視理論知識的傳授,要選擇與實驗內容相關的理論知識,讓學生掌握實操過程的同時,還了解到其原理和本質。比如說,在教學金屬材料部分的相關知識時,除了要進行實際操作訓練,還需要對金屬材料的不同種類及不同特性有一定的了解,如果不能了解這些,那么在實操過程中必然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再比如,在學習熱處理部分的相關知識時,也需要對熱處理的相關理論知識有個全面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再去進行實際操作,這樣既避免了在實操過程中出現問題,又做到了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當前,雖然大部分院校配備了實驗室,但是就機械加工這一塊來說,實驗條件還是極為簡陋的,主要表現在實驗工具數量的不足。現在高校發展迅速,學生人數逐年增多,但是我們的實驗器材并沒有因此而得到相應的增加,導致供不應求,這不僅難以滿足學生實踐操作的需要,更難以實現教學目標。隨著畢業生人數的逐年增加,在學生實習過程中,可提供給學生實習的操作基地和實習單位越來越有限,社會上能夠提供的工作崗位無法滿足畢業人數的需求,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實踐問題越來越嚴重。有些學校對各種實踐問題的控制和認識都不夠全面,再加上很多企業和單位從經濟效率的角度來考慮,使得很多學生的實習過程變成了形式主義,大多數學生的實習過程都是以聽講座的培訓為主,這和學校里的教學沒什么區別了,學生動手實操的機會少之又少,學生的實踐能力得不到提高。
目前,大部分院校的課程安排都是比較固定的,每個學期上哪些課程,每個課程安排多少課時,都是有著嚴格的規定的,對于那些理論性較強的學科來說,學校安排的課時可能足夠了,但是對于機械加工這樣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來說,這樣的課時安排就顯得太過緊張了,因為在教學機械加工時,我們不僅要教授必要的理論知識,還必須帶領學生進行實踐操作訓練,這就大大加大了機械加工課程的教學任務,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傳授如此多的教學內容,對于教師來說,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所以教師應該精心選擇教學內容,對于重點內容精講、細講,對于實操的相關知識,可以留在實踐操作時進行統一講解,以節約更多的課堂時間,與此同時,在學生進行實操時講解理論知識,會讓學生更有感觸和體會,能夠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真可謂是一舉兩得。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新的信息技術手段不斷的深入到各個工業領域,在工業生產的過程中,各種產品和生產手段日益的復雜化和高技術化,促使當前的工業生產過程的手段發生變革。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現代企業都在由粗放式的經營模式向集約型轉變,現代市場需要的是高素質、高水平的復合型人才。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計算機的普及,使得當前的工業生產逐步呈現出智能化的趨勢,生產流程也由原來的手動化向自動化和系統化轉變,這一系列的變革都為機械加工專業教學的發展提供了必要前提。機械加工行業所需的人才應該具有充足的理論基礎,廣博的文化知識,系統的專業知識結構和過硬的實際操作技能。因此,我們要培養的也是這樣的全能型人才,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能夠對所學知識活學活用。生產實習是機械加工專業的規定“課程”,是每位學生必須參與的實踐教學環節,可見,生產實習是每位學生必須要認真對待的一項實習活動。因此,教師和學生一定要認識到生產實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生產實習能夠幫助學生了解社會,真正的接觸到生活實際,對于行業內的最新信息都有個最新的認識,做到與時俱進。學生通過生產實習這個學習渠道,鞏固了專業知識,掌握了必要的實踐技能,這樣的學習效果是其他教學手段無法實現的。
項目式一體化教學評價方式屬于一種復合型的教學方法,靈活地融合情境教學法、實驗教學法、現場指導法、學生自主探究、小組討論法等。機械加工教學的項目式一體化教學評價方式既要求教師發揮主導性作用,以學生為主體,又要求教學活動融“教、學、做”為一體。
機械加工專業是一門與時俱進的專業,它還在不斷的發展,不斷的壯大。很多新技術、新產品的發明都是從研發制造的企業開始的,這些企業中的工程技術人員也掌握著最新鮮、最生動的第一手資料,其一線工人掌握著最基礎、最實用的生產技術。而這些技能,正好是機械加工專業的學生所必須具備的,是他們需要學習和掌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因此,學校要經常性的引進這些人才,學校要經常邀請企業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及一線工人到實訓課堂做指導性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1]張福江.中職機械加工教學實習基地的選擇與管理[J].統計與管理,2012.
[2]王潔.淺談中職機械加工專業實訓教學中的現狀和對策[J].科技致富導向,2012.
[3]閆其順,李曉芳等.機械加工和工藝方面教學改革的研究與探索[J].科技咨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