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云吉 王春秀 張麗劍
(哈爾濱工程大學)
隨著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大學生面臨的競爭日趨激烈,就業市場對其自主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然而大學生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普遍存在自主學習能力較低、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缺乏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缺少正面引導等問題。怎樣讓學生學會學習,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已經成為高等教育面臨的重要課題。提高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僅對其健康成長、全面成才有著重要影響,也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基礎,更是他們走向社會后能否快速適應和持續發展的關鍵,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自主學習能力最早由Henri Holec在1981年提出,他把“自主”定義為“控制自我學習的能力”,這種能力具體表現在設定學習目標、安排學習內容和進度、制定學習方法和策略、監控學習過程、評估學習效果等。Arnold在1999年指出,自主學習能力由心理支持和技術支持組成,心理支持是學習指動機及其影響因素;技術支持是指學習者確定目標的能力、選擇方法任務和執行任務的能力、自我監控的能力、選擇評價標準和自我評價的能力。龐維國認為,如果學生在學習活動前可以自行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做好充分的學習準備,在學習活動中能夠對學習進度、方法進行自我監控、自我反饋和自我調整,之后能夠對學習結果進行自我檢驗、自我總結、自我評價和自我補償,那么他的學習就是自主的。心理學認為,能力是人完成某種活動所具備的個性心理特征,是順利完成某項任務的必要條件。
根據以上觀點和實際工作經驗,筆者認為,自主學習能力是指順利完成自主學習任務時具備的各種心理品質的總和,具體包括學習動力的自我激發能力、學習內容的自主選擇能力、學習方法的自行設計能力、學習資源的有效利用能力、學習時間的合理支配能力、學習過程的自我監管能力、學習結果的總結評價能力等幾個方面。簡單地概括,對于大學生來說,自主學習過程主要包括設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執行計劃、評估反饋四個閉環控制環節。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是一種心理能力,而且是一種社會能力,不僅是獲取知識的能力,還是一種持續生存與發展的綜合能力。
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在上大學之前早已習慣于被學校和家長安排學習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喪失了學習的主動性。大學生中普遍存在思想懈怠、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缺乏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缺少正面引導、不會進行合理的學習規劃等一系列問題。為了使其掌握終生受用的自主學習能力,并始終保持其強有力的核心競爭力,在大一階段就應引導他們對大學生活甚至職業生涯進行規劃。然而,新生剛入學后就馬上開展生涯規劃是很難進行的,因為絕大多數學生對大學的學習環境、學習方法、生活特點、專業狀況等問題還不了解,他們首先應盡快完成從中學生向大學生的角色轉變。所以,在第一學期應進行大學適應性教育和生涯規劃知識的宣講工作,喚醒他們的規劃意識,通過學習生活的親身體驗認識和了解自主學習對于大學生活以及職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偉大的教育家孔子用“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告訴我們教育學生要引發其積極思考、激發其學習主動性。與中學相比大學的學習自主性更強,對于大學生來說,沒有良好的學業基礎就不會有更好的職業發展,因此,進行專業的學業生涯規劃更為現實和必要。學業生涯規劃,即引導大學生通過對自身特點和社會未來需求進行深入分析和正確認識,確定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進而確定職業生涯路線,然后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學業發展計劃的過程。也就是大學生通過解決為什么學、學什么、怎么學等問題,確保其自身順利完成學業,成功實現就業或創業的過程。
經過一個學期的大學生活適應期之后再實行學業生涯規劃的時機最適宜。在第二學期初開展學業生涯規劃立項,根據學業生涯規劃的基本原理,引導大學生設定自己的事業目標,然后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訂大學四年的學業發展規劃,即引導學生自我激發學習動力。
在指導學生確定職業生涯路線的過程中,結合大學生的成長規律和專業特點,將宏觀的職業目標逐級分解為若干分目標,繪制出大學四年的成長路線圖,讓學生知道每個階段應該學習什么,會遇到什么事情以及用什么方式面對和處理等,使學生對大學學習生活有個預先的概括性的了解,以幫助他們自主選擇學習內容,科學設計學習方法,合理分配學習時間,制定切實可行的大學發展規劃以及階段性的學習計劃。
以筆者繪制的大學成長路線圖為例,將某專業優秀畢業生的大學生活按學期劃分為八個階段,每個學期一個階段,列舉出每個階段結束時學生實現的分目標或達到的某種能力、狀態,這里稱為“節點”,把這些節點依次連接起來,就形成了該畢業生的大學成長路徑。根據優秀畢業生的特點不同,每個階段的節點也不同,可繪制出多種成長路徑,從這些路徑中找出規律和因果關系,并有機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該專業大學生的成長路線圖,它是一個多階段多目標的動態規劃圖。
良好的自我監管能力是自主學習的重要特征之一。自主學習的效果如何不但取決于學習計劃制定的科學性,更取決于計劃能否得到充分的執行。低年級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往往比較欠缺,因此學習過程的督導環節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指導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興趣目標、性格特點、價值取向等因素將志趣相投的學生聚集在一起組成團隊,通過團隊自主運行的方式進行分類指導,發揮每名學生的特長和主動性,達到相互監督相互促進的作用。還可以引入心理學上團體輔導的形式,從專業的角度促進團隊成員的自我認知、增進相互了解相互融合,以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團隊精神。
自主學習貫穿于大學學習的全過程,隨著學習生活的進展應定期對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總結和評估,檢驗取得的效果并根據實際情況對計劃進行調整或修正。為每位學生建立成長檔案,不但把他們的學習活動做客觀的記錄,更要記錄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的收獲與感悟,記錄他們自我總結評價的情況。一方面,是為了對計劃進行適時和必要的調整;另一方面,使他們通過總結有所提高,以助于今后的學習和發展。
充分的自主學習能力對于大學學習、大學生就業以及職業的持續發展都至關重要。在對大學生涯規劃進行深入研究與不斷實踐的基礎上,本文構建了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引導機制,即喚醒意識——生涯規劃——分類指導——評估反饋的四步閉環自主學習引導模式。這種模式在哈爾濱工程大學理學院實施三年以來,不僅使學生快速地適應了大學生活,而且使他們掌握了自主學習的方法并融入到學習生活中去,擺脫了對于專業和職業的迷茫狀態,學習目標清晰,學習活動有效,就業競爭力得到了明顯提升。
[1]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呂開東,董云吉.大學生學業生涯規劃指導與實踐[J].時代教育,2012,(21):95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