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中艷
(吉林省公主嶺市雙城堡鎮中心小學)
語文是基礎課程中的重要課程,承載了重要的教學任務,在現行的小學語文教材中,包含了很多生動有趣的內容,所以小學生在學習語文時,一定要采用生動有趣的講解方式,使教學語言充滿感情色彩,促使小學生更好地領悟文章意境。
小學生年齡較小,所以他們大都活潑好動、喜歡游戲,因此,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適當引入游戲機制,以吸引學生注意力,保持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促使人們認識事物的重要的心理傾向,也是促使人們主動參與各種活動的動機機制。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經說過:“游戲是由愉快原則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庇螒蚓褪莾和奶焯茫軌驖M足學生的好玩心理,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并保持注意力的持久性和穩定性。要想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定要引導學生自愿參與,而不是強迫,所以,教師引入游戲機制,意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欲望。例如,在教學單韻母“a、o、e、i、u、ü”時,可以給學生編制一首兒歌:霹靂啪啦,拍起小手唱起歌,張大嘴巴 a、a、a,嘴巴圓圓 o、o、o,嘴巴扁扁 e、e、e,牙齒對齊 i、i、i,噘起小嘴 u、u、u,吹起哨子 ü、ü、ü。通過這樣的方式,將所要學習的拼音字母配上兒歌的口訣,用簡潔明快的節奏讓拼音字母變得易讀易記,便于學生識讀和掌握。此外,還可以利用“編字謎”的方法來幫助學生掌握生字。這是一種開發學生智力,促進師生交流的有效方式,例如,“六”的謎語:一點一橫,兩眼一瞪;“朋”的謎語:兩個月亮交朋友;“雷”的謎語:雨下在田地里;“告”的謎語:一口咬掉牛尾巴;“休”的謎語:一個人靠在大樹旁;等等。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不但活躍了課堂氛圍,而且增加了學習趣味,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深入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明確課堂教學目標,弄清楚文章重點和難點,深刻領悟文章主旨;然后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聯系學生生活經驗,設計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討論;再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情況,及時對學生進行指導和點撥,充分活躍課堂氛圍,讓語文課堂煥發生機與活力。作為語文教師,要認真關注每一個教學環節,精心設計每一個問題,爭取做到心中有數、教學無痕。同時,準備相應的教學用具,尤其是在教學小學低年級學生時,應準備充足的卡片和小紅花,例如,在教學一年級《比尾巴》這一課時,有位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老師,為什么在生字表中‘巴’是標了聲調的,但是在課題中卻沒有標出聲調?”面對這樣的課堂生成,教師首先要表揚這位學生:“你觀察的真仔細,這個問題問的很好。請大家看這個‘巴’字,這個字非常有趣,當它單個出現時,讀音為‘ba’,當它與‘尾’字成為朋友時,就要讀輕聲‘ba’,不需要標音調?!庇辛诉@樣的生成教學,再給學生介紹“漂亮”“窗戶”等生字變音的問題,學生就會很容易的掌握了。由此可見,教師在課前要認真研究教材內容,做好充分的預設工作,以應付各種課堂生成的問題,只有做好預設、善于把握生成,才能實現高效的教學效果。如果教師潛心研究自己的教案,對于學生的問題置之不理,等到全部教學完畢之后再講解這一問題,容易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無法達到高效的教學成果。
愛護和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是教育的內涵與奧秘,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為拓展學生想象力和思維能力提供有力條件。由于學生的成長環境和家庭背景有所不同,所以每個孩子的思想情感、思維方式、興趣愛好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充足的思考空間,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或者通過小組合作加以完成。例如,在教學《春筍》這一課時,可以讓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音樂邊聽老師范讀課文,當老師讀完“它們迎著春風,在陽光中笑,在春雨里長”這一句時,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你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這時課堂氛圍逐漸活躍起來,學生們有的說:“我看到了春筍在努力的生長”,有的說:“我聽到春風和春雨的聲音”,還有的說:“我仿佛站在春風細雨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體驗,并積極拓展學生的想象能力,允許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更加深入地掌握學生內心世界,從而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經常組織學生參與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中,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語文學習。例如,在教學《狐假虎威》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角色表演,讓學生分別扮演課文中的角色,并帶上相應的頭飾,使用相關道具,引導學生進行精彩對話,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此外,積極開展知識競答活動。教師要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經常組織學生開展知識競答活動,不但可以定期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還可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意義。
總之,語文教學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基礎學科,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把握學生的認知規律,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熊開明.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楊國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策略探微[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36).
[3]陳大偉..在新課程中:困惑與成長[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4
[4]郭小紅.如何構建和諧語文課堂[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1,(14).
[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