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寶 李垚林/文
(作者:石玉寶,甘肅天水人,管理學碩士,貴州財經大學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行政管理、物流管理;李垚林:安康學院教師)
轉變商貿流通發展方式是經濟社會轉型期轉變經濟社會發展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轉變商貿流通發展方式既關系到經濟社會的效率和效益,又關系到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水平的提高。轉變商貿流通發展方式,既是方式的創新和發展戰略的調整,也是優化結構和改革營銷方式的一種策略,將對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現階段,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全面發展,商貿流通發展方式也取得了快速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商貿流通規模邁上了新臺階,由商貿流通大國向商貿流通強國的轉變日益凸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商貿流通規模從總體上來看已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經濟總量僅次于美國,位于世界第二位,成為商貿大國,無論是對外貿易還是國內貿易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社會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經濟生產方式的轉型,以及抵御各種危機實力的增強,我國正在由商貿流通大國向商貿流通強國轉變。
現階段,我國經濟社會正處于重要的戰略轉型機遇期,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顯得尤為重要,而商貿流通發展方式轉變既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前提條件。一方面,轉變商貿流通發展方式既關系到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效率和效益,又關系到廣大人民生產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轉變商貿流通發展方式既關系到我國由生產大國向生產強國、由消費大國向消費強國的轉變,又關系到我國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的轉變。因此,隨著經濟社會的轉型,對轉變商貿流通發展方式的要求將顯得更為迫切。
近年來,我國商貿流通現代化的進程正在全面快速推進,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果。縱觀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商貿流通現代化取得的巨大進步,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流通形式和流通組織方式日趨完善,但是整體商貿流通的運作水平、發展模式、流通手段、流通人員管理及其他的發展能力方面,其現代化、信息化、網絡化程度還比較低,我國仍然處于商貿流通產業現代化進程的起步階段。因此,加速全面推進商貿流通現代化是一項非常迫切的任務。
近年來,產業結構的調整出現了新的趨勢,服務業快速發展成為商貿流通產業新的動力。在服務業發展過程中,雖然服務業等第三產業所占的比重會不斷提升,而且還會有大量的新型服務業出現,但是倉儲、運輸、批發、零售等商品流通行業在今天乃至以后仍然是服務業的第一大支柱型產業,并且這個產業在結構升級過程中還會有更多的創新和一些新的發展,這將成為未來商貿流通行業發展的一個新的空間和新的領域,也是支撐整個服務業大發展、大繁榮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因此,服務業快速發展為產業結構調整提供新的動力和活力。
伴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商貿流通產業出現了一些新的形態,為其進一步發展拓寬了新的發展空間。現階段,我國正處于城市化快速發展時期,城市化率已達52%左右,根據發達國家在城市化進程中的歷史經驗,城市化率在50%~70%這一階段,城市化進程不僅是城市人口數量的增加,更多的是因城市發展形態的變化而出現的經濟結構發展方式的變化,如城市經濟發展將更加活躍,城市將成為商貿流通產業發展的主要市場等新的經濟形態將會不斷出現。當前,我國已提出“三縱兩橫”的城市群空間發展戰略新布局,為城市化的快速發展指明新的發展方向,也將帶動整個商貿流通產業的快速發展。
目前,我國公共交通、信息通信等基礎設施已具備相當的規模,隨著我國高速公路、高速鐵路、航空運輸等高效率基礎設施網絡的進一步發展和日趨完善,全國性商貿流通網絡發展的設施瓶頸將會逐步消除,再加上信息通信設施的日趨完善,將對提高商貿流通效率和促進全國性大型商貿流通組織發展起到促進和推動作用。因此,日趨完善的基礎設施將推動我國商貿產業的快速發展,為其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機遇。
多年來,我國面臨的一個難以破解的難題就是國際收支嚴重失衡,因此,如何在融入全球化的進程中實現內外貿一體化的全新發展將是一項非常迫切的任務。當前,對外貿易存在非常大的貿易順差,外匯儲備持續增加,造成的后果是,一方面,表明我國對外貿易持續快速發展;另一方面,外匯儲備的快速增長增加了我國海外資產的風險,不利于商貿流通產業的協調可持續發展。因此,我國在進一步穩定和擴大海外市場的同時,應進一步擴大外貿進口,以此來減少貿易順差,促進國際貿易均衡發展,這將是現階段經濟發展過程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可見,國內商貿流通產業發展滯后影響了我國貿易收支平衡,對實現國內外貿易一體化造成了很大的障礙,不利于國際收支平衡的實現。
生態文明建設進程快速推進,保護生態環境的呼聲日趨高漲,使得資源環境保護的壓力持續加大,這要求商貿流通發展方式也需要向綠色節能型發展方式轉變。當前,我國商貿流通服務業粗放型發展方式還沒有根本改變,節能減排潛力很大。商貿流通服務業向綠色節能發展,不僅有利于降低商貿流通成本,提高產品及服務的經濟社會效益,而且有利于緩解國內能源環境壓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商貿流通產業要由重產值向重價值實現轉變。多年來,我國衡量某一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通常以GDP為衡量標準,衡量商貿流通產業發展則以銷售額為標準,這種只講產值、不講效率的思維方式影響了商貿流通產業的快速協調發展。因此,從重產值向重價值實現轉變,從重銷售額向重效率轉變,將關系到商貿流通產業整體的經濟發展效益,是轉變商貿流通發展方式的前提條件。另一方面,商貿流通產業的整體社會效益有待進一步提升。長期以來,我國商貿流通行業由于粗放經營、粗放管理,商品質量缺乏監管,整個行業處于高毛利、低凈利的運行狀態。對商貿流通產業重視程度不夠,缺乏現代化的經營管理理念。因此,商貿流通產業的整體社會效益有待進一步提升。
一方面,要做大做強商貿流通產業,應充分發揮規模經濟效應。商貿連鎖規模經營是一次商貿流通領域的革命,它將分散經營的零售業穿成線、織成網、連成片,通過生產、經營、銷售、運輸等要素的集聚產生規模經濟效應,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另一方面,從顯在市場到潛在市場,要注重提升商貿有效供給,促進商貿流通行業發展。一是要做足顯在市場,以完善商品結構為主體,有條件地開辟新型市場,充分發揮個體戶、鄉村流動市場、農貿商場和農貿市場的功能和作用,構建多層次、高效化商貿流通市場體系;二是要重視開發新興市場,把潛在市場的購買力轉化為現實的購買力;三是要瞄準未來市場,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一些新型未開發市場不斷涌現,這將為商貿流通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潛力。
一方面,轉變商貿流通方式,需要不斷提高企業的信譽度。信譽是企業生存之本,連鎖商貿行業作為商貿流通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信譽度建設將會顯得尤為重要。各連鎖店要從自身做起,關注每個環節,塑造企業良好形象。另一方面,走有中國特色的商貿流通連鎖商業發展道路,這不僅是一條符合現代消費生活理念的商貿流通連鎖行業發展之路,而且是轉變商貿流通發展方式的最佳選擇路徑。不僅需要觀念的創新,還需要商貿流通業態創新,更需要商貿流通管理方式方法和營銷路徑的創新。
轉變商貿流通發展方式,應構建城鄉一體化的商貿流通服務體系。既要重視城市商業規劃和商貿流通體制機制的形成和影響,也要重視農產品商貿流通和農貿市場、農貿商場的建設,通過統籌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來構建城鄉一體化商貿流通體系。
通過轉變商貿流通發展方式,擴大商貿流通發展空間。一是商貿流通企業要根據消費者需求,提供適銷對路的產品和服務;二是商貿流通企業要根據市場供求狀況,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三是商貿流通企業要培育核心競爭力,通過市場競爭提升自身能力;四是商貿流通企業需培育自身品牌,將有利于進一步拓展城鄉商貿流通發展空間。
通過加快商貿流通產業技術革新,轉變我國的商貿流通發展。一是積極推進商貿流通現代化進程,應用現代計算機信息技術裝備商貿流通行業;二是加快商貿流通領域的法制化建設,來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制規范,促進其健康發展;三是提高管理水平,增強生產經營者素質,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
通過轉變商貿流通發展方式,降低經營成本。從商貿流通行業發展業態來看,其主要靠規模化經營賺取毛利,因此,降低經營成本對于商貿流通行業發展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