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職業學院 李兆暉
目前,我國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起著重要作用。但是從小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來看,因為受其自身內在特點等方面的限制,其在發展中會面臨諸多的問題[1]。而《小企業會計準則》在小企業中的應用必然會對小企業的方方面面產生影響。本文從經濟法的層面出發,以小企業應用《小企業會計準則》為切入點,對小企業的發展進行深入的探討。
經濟法從其價值的層面來看,包括實質正義、社會效益、經濟自由與秩序等多個方面,這些價值在我國小企業的發展中有著重要的作用,經濟法的價值體系能夠發揮其對小企業保護與促進等方面的作用。同樣的,經濟法所具有的這些價值必然也會在小企業應用《小企業會計準則》中產生一定的作用。而經濟法在此方面的作用與小企業的實際情況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在我國,小企業指的是境內依法成立,符合《中小企業劃分標準規定》所規定的小型企業的標準[2]。在我國小企業不包括股票與債券在市場上公開交易的小企業,也不包括金融機構及其他具有金融性質的小企業,還不包括企業集團內的母公司以及子公司[3]。由財政部發布的《小企業會計準則》于2013年1月1日起在小企業范圍內施行,與《企業會計準則》、《小企業會計制度》和各行業會計制度相比,《小企業會計準則》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會計職業判斷的內容,簡化了會計的賬務處理,降低了小企業建賬建制的難度和成本,縮小了小企業操縱利潤的空間。《小企業會計準則》在小企業中的應用必然會給小企業帶來諸多的影響,這就需要我國從經濟法的層面出發來推動小企業應用《小企業會計準則》優勢的有效發揮。
《小企業會計準則》本身涉及到的內容有對小企業會計各要素的確認、會計計量方面的變化以及增加研發支出項目列報等內容[4]。以《小企業會計準則》在小企業會計計量方面的變化為例,其以簡化會計處理和稅法協調為原則,主要涉及到小企業資產計量基礎方面的變化。《小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小企業在資產上應以成本進行計量,不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小企業只對實際發生的計入營業外支出,這種方式減輕了小企業在會計核算方面所支出的成本,另一方面又會導致小企業資產不實、規模虛增的情況。又如增加的研發支出項目列報,其本身作為我國鼓勵小企業發展高科技項目的措施之一,是符合我國政府對小企業發展的推動要求的,同時考慮到小企業會計信息使用者自身在需求與業務方面的特殊性,簡化了小企業財務報表的列報與披露[5]。與原有的小企業會計制度相比,《小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所增加的現金流量表的列報,起到了對現金流量表合理簡化的作用,不需要披露把凈利潤調成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等信息。除此以外,小企業財務報表附注中的披露內容減少了很多,也降低了披露要求。《小企業會計準則》本身屬于會計法的內容之一,其在性質上屬于經濟法規,《小企業會計準則》所要調整的主要是小企業在會計工作以及各方面的經濟利益關系,調節小企業與社會利益的關系,維護我國現有的社會經濟秩序。
值得注意的是,《小企業會計準則》在應用過程中,必須要面對小企業會計所具有的特殊性。而小企業會計的特殊性則是由小企業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決定的。對于小企業來說,管理者作為一個人其經營能力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都會對小企業的管理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到小企業的業績收入。小企業內部所具有的會計工作水平的高低,必然也會受到小企業管理者管理方式的影響,尤其是在人力成本不斷提高的社會大背景下,小企業在利潤空間方面呈逐漸降低的發展趨勢,這就使得小企業在會計方面的關注重點就會和其它類型的企業有所區別[6]。《小企業會計準則》在應用中決定了其價值取向應是小企業會計工作所要達到的基本目標,即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促使微觀的經濟、社會效益與宏觀的經濟、社會效益相統一。也就是說,有必要從經濟法層面推動小企業應用《小企業會計準則》。
為了更好的對基于經濟法層面的小企業應用《小企業會計準則》進行探討,本文在實際調查的基礎上,來明確小企業應用《小企業會計準則》存在的問題。
從明確基于經濟法層面的小企業應用《小企業會計準則》存在問題的目的出發,本文向遼寧省100家小企業發放調查問卷進行調查,行業類型涉及工業、批發零售業、交通運輸業、住宿餐飲業、建筑業以及服務業等,共收回問卷96份,有效問卷為96份。其中不知道《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占12.5%,知道但未執行新準則的占32.1%,已執行的占55.4%。
《小企業會計準則》比以往的制度相比改進了很多,存在很多積極的地方,但是也有一些問題是不容忽視的[7]。通過對遼寧省部分小企業進行調查,詢問了單位會計主管,并且做了一次關于《小企業會計準則》影響方面的問卷調查,了解到雖然《小企業會計準則》實施了很久,但也存在幾個問題:
第一,部分會計處理計量方法存在問題,即存在著脫離小企業實際,不利于小企業發展的情況。
第二,面對《小企業會計準則》在企業監管方面存在問題,我國現有的舊的監管制度不能很好的對小企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監管。
第三,《小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的管理費用范圍和所得稅法不一致,增加企業負擔。
第四,《小企業會計準則》簡化會計處理后,對不同企業業績的影響有所不同,并因此造成分期損益的差異,影響小企業當期或者未來的業績,不利于小企業的正確決策,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也有一定的負面作用,有必要進行調整。
小企業應用《小企業會計準則》所存在的問題,可以通過經濟法來進行調整,也就是說上述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導致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如下。
2.2.1 立法方面的原因
從立法的層面來看,我國稅法和會計準則之間存在的差異沒有充分的協調。《小企業會計準則》與稅法存在差異的原因是其本身所針對的目標存在區別。而且兩者在服務對象以及立法宗旨等方面也存在巨大差異。這就造成了小企業的會計人員在納稅申報等方面存在一定難度,在固定資產的計提折舊方法以及凈殘值等問題選擇上和稅法之間有一定的問題。而小企業會計人員素質不高,過于繁雜的納稅申報可能導致出現非主觀偷稅漏稅行為的發生。因此,小企業應用《小企業會計準則》應盡量向稅法的相關規定上靠攏,與稅法實現進一步協調。
2.2.2 操作方面的原因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小企業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影響,小企業的會計方面也是如此。小企業所采用的傳統的會計計量工具以及相關軟件已經難以適應小企業應用《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實際情況[8]。操作方面的原因指的是《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實施會增加小企業會計員工的操作難度。《小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水平的高低和小企業中會計從業人員的素質水平有著密切的聯系。小企業會計人員素質如果較低,則會存在著職業判斷能力差的問題,加上《小企業會計準則》本身有一定的復雜性,容易產生問題。這些都會影響到小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2.2.3 會計從業人員方面的原因
我國現有《小企業會計準則》是自2013年1月起在我國的小企業全面實施,同時《小企業會計制度》會予以廢除。從《小企業會計準則》頒布到現在只有一年多的時間,很多小企業財會工作人員對該準則內容還沒有很好的掌握。會計從業人員方面的原因,主要指的是與《小企業會計準則》相關的技能以及實踐較少,表現為小企業會計人員對《小企業會計準則》不熟悉。同時很多小企業的會計工作人員已經適應了原有的小企業會計制度,因而一些舊的概念以及方式已經對小企業有了很大的影響。加之很多的小企業從自身情況出發并沒有及時地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更進一步加劇了小企業會計人員對《小企業會計準則》存在著使用方面的問題。甚至有的小企業的會計工作人員由于自身素質較低,在自身企業使用《企業會計準則》時,甚至會發生無法勝任會計核算工作的情況。
2.2.4 會計監督機制方面的原因
我國現有的會計監督部門是由財政、審計、稅務以及金融等相關部門共同組成的。但是在實際的會計監督工作中,主管稅務機關僅對小企業的納稅管理比較關注,缺乏對小企業會計行為以及小企業其他會計資料的監管,而財政部門與審計部門僅對小企業的財務會計結果方面進行監督,缺乏對小企業會計行為過程進行合理的制約等等[9]。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我國的小企業很容易存在躲避會計監督的行為。從這個層面出發,小企業實施《小企業會計準則》水平的高低與會計監督機制有著密切的聯系。
2.2.5 缺乏配套系統支持方面的原因
缺乏配套系統支持方面的原因指的是我國的政府行政部門以及小企業沒有新的配套系統來適應《小企業會計準則》的變化。《小企業會計準則》相對于舊的會計準則有很大的變化,很多方面都與之前不同,因此,舊的會計核算系統已經不適應《小企業會計準則》。必須要在信息化系統建設方面做出相應的投入。同時在資產減值核算以及公允價值計量等核算上的區別也較大。如小企業在納稅申報以及財務管理等方面,小企業原有的會計核算系統已經無法滿足《小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除了小企業自身缺乏配套系統支持外,我國與小企業相關的政府部門也缺乏與此相關的配套系統,需要結合自身作為行政部門在小企業管理中的作用,優化這方面的管理水平。
結合上文對基于經濟法層面推動小企業應用《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必要性分析,以小企業應用《小企業會計準則》存在的問題以及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為基礎,本文確定以下基于經濟法層面的小企業應用《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建議。
《小企業會計準則》中所確定的會計準則和稅法所確定的目標之間存在著區別,這個區別主要體現在兩者在服務對象以及立法宗旨等方面的不同,雖然從國際小企業應用會計準則的層面來看,以稅收作為導向已經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在會計準則和稅法協調上還需要我國結合經濟法整體優化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處分[10]。也就是說,我國在國家稅收政策上應從環境變化的層面出發動態的進行調整,換句話說,小企業自身在會計方面如果過多的追求和稅法之間的協同,就會導致國家在稅收政策出現新的政策后進一步擴大會計準則和稅法間存在的差距,這就會造成小企業會計信息可比性方面存在問題,因而無法發揮小企業會計工作所具有的優勢。這就決定了,需要從經濟法整體優化的層面出發,處理好稅法和會計準則的協調關系。
《小企業會計準則》中如何完全取消公允價值的做法也會給小企業的會計管理帶來消極的影響。因而,我國應在借鑒《中小主體財務報告準則》做法的基礎上,提高小企業應用公允價值的門檻,也就是說,限制小企業使用公允價值計量,需要在有市場報價或不需要付出過度成本就可以確定市場價格的情況等方面進行條件限定。小企業必須符合一定條件,才可以應用公允價值進行計量,不符合這些條件則只能采用歷史成本計量。
從我國存在物價變動的實際情況來看,小企業如果不計提減值準備可能會造成存在利潤虛增的實際情況。從經濟法的層面來看,應預防這類情況的發生。這就需要應對小企業的固定資產、小企業無形資產以及小企業存貨等進行準確的界定,對超過所界定范圍內的小企業的資產可以實施資產計提減值準備,而對于界定內的資產則不應計提[11]。對我國現有的特殊行業中存在的小企業,應從其行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確定特殊要求,比如對于飯店等餐飲行業來說,食材本身存在著用不完或者出現過期的風險,存貨跌價準備是小企業管理中必須要面對的。
加強小企業會計從業人員的技術培訓,提升小企業財會工作的質量。作為影響小企業財會制度作用發揮的小企業財會工作人員,其素質的高度不僅對《小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有著重要的影響,對小企業會計信息質量也有重要的影響。在《小企業會計準則》下,高素質的小企業會計工作人員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使小企業會計工作適應《小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而步入正軌。因此,我國應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不同的區域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以靈活的培訓方式來提高小企業會計工作人員在《小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方面的技能水平。
我國應從經濟法整體作用有效發揮的層面出發,不斷地優化會計監督部門的工作水平。不斷地提高財政部門、審計部門、稅務部門以及金融部門等在小企業應用《小企業會計準則》方面的政府會計監督工作的力度。也就是說,在實際的小企業會計監督工作中,除了我國財政部門外,還需要負有監管職責的政府其他部門的配合,形成《小企業會計準則》貫徹落實的監管保障。而且作為外部審計,要充分發揮會計師事務所的作用,在審計過程中對小企業實施《小企業會計準則》情況進行監督。
為適應《小企業會計準則》的應用,我國政府相關部門以及小企業必須要進行相應的信息化建設[12]。從小企業的層面來說,我國的各省級財政廳應不斷地推進支持《小企業會計準則》在財務軟件方面的開發利用,為準則作用的有效發揮提供技術保障。政府的相關部門也應該加強在這方面工作的改進,不斷地完善信息化配套體系。通過信息化配套體系的完善,滿足我國小企業應用《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實際需要。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發揮《小企業會計準則》在促進小企業發展方面所具有的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小企業會計準則》對我國小企業發展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這就決定了我國應結合小企業現有的實際情況,以經濟法相關規定為基礎,不斷地優化小企業在《小企業會計準則》方面的應用策略,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實現《小企業會計準則》應用的優勢,進而促進我國小企業的發展[13]。
[1]林潔.經濟法視閾下中小企業保護問題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4(2).
[2]薛玉玲,李潤.淺談構建信用體系提供中小企業會計服務[J].化工管理,2014(2).
[3]孫亞云.小微企業融資能力提升探討——基于《小企業會計準則》實施的分析[J].長沙大學學報,2014(1).
[4]陳棟.淺談《小企業會計準則》施行對小企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會計師,2013(1).
[5]吳寶宏,李文龍.我國小企業會計準則實施問題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3(3).
[6]林映聰.淺議《小企業會計準則》與所得稅法的主要差異與協調[J].對外經貿,2013(3).
[7]高旸.關于《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學習體會[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3(1).
[8]程麗麗.我國《小企業會計準則》有關問題的探討[J].經濟師,2013(1).
[9]俞國梁.新會計準則下中小企業發展模式及策略選擇[J].財政監督,2013(11).
[10]宋彪主.經濟法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11]張新民.經濟法學[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4.
[12]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培訓中心.經濟法[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4.
[13]陳佩虹,鄭翔.經濟法案例教程[M].北京: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