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美紅
(廣西省巴馬縣巴馬鎮中心小學)
在今年的兩會上,“留守兒童”這一問題成為兩會關注的焦點,翟美卿、韓紅等人大代表不約而同的選擇了關注留守兒童這一社會問題,據調查,中國目前留守兒童超過5800萬,留守兒童中的79.7%由祖輩撫養,留守兒童與自己的父母聚少離多,溝通少,這種狀況容易導致兒童親情饑渴,父母關愛嚴重缺失,從而心理健康、性格的方面出現偏差。而這些正是中小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城市中小學生上網行為受到父母師長監控,也得到社會的關注,但留守兒童由于父母監護缺失或生活環境改變,很容易向網絡尋求支持,進而沉溺于網絡,網絡成癮對留守兒童的危害比對普通兒童的危害更大。作為農村教育第一線的教師看到這些花季一般的孩子沉溺網絡無法自拔,我感到心痛,同時也引起我們深深的反思。
兒童時期是孩子交往需要非常強烈的時期,這一階段,兒童的自我意識、獨立欲望、自尊心都明顯增強,內心世界一般不愿意輕易向他人坦露。而留守兒童因為家長不在身邊,使他們的心理需求無處排解,而身邊的監護人又沒發現孩子心理的變化,或發現了而無法溝通,只是孩子不能或不愿敞開心扉。當他們偶爾接觸網絡后,網絡的虛擬可以彌補他們內心的空白,于是在網絡游戲或聊天中得到了一些肯定和滿足感。
留守兒童大部分跟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這些監護人大多年老體弱,文化水平低,孩子很難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容易養成不良的學習、行為習慣,這種隔代教育,由于年齡和關系上的隔離,因而想法不一樣,也就無法溝通,留守兒童就形成了任性、放縱、隨意、缺乏應有的管教,經常出現結交哥們,出入網吧,加上父母長期打工,對兒女有一種負疚感,便在物質上、金錢方面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是一些兒童形成亂花錢的壞習慣,而學習上則成績下降,不愛上學,厭學情緒嚴重,甚至逃學退學。一些住校生周五放學有的不按時回家,直接從學校到網吧,周六下午才回家,有的周日從家回來不直接到學校而直接進網吧,周一才回校上課,有的甚至下晚自習后從學校圍墻爬出去上網,這種現象成了班級及學校管理的棘手問題。
學校教育對留守兒童的認識不足。由于留守兒童缺少關愛,而校園生活又有一定的紀律要嚴格遵守,留守兒童會覺得壓力很大讓他們喘不過氣來,于是有些兒童就會尋找他路,尋找緩解壓力的方法,于是在某些誘因下,開始接觸網絡之后發現網絡可以放松自己,盡情釋放自己的心理壓力,逐漸迷上網絡,染上了網癮。
當今是個信息時代,生活離不開網絡,而社會對青少年如何充分利用網絡優勢來拓展自己的視野,監管不力,尤其是一些黑網吧,公開接納未成年人出入。
雖然關注留守兒童的部門很多,但直接面對的還是學校教育,學校教育發揮教育主陣地的作用,家庭緊密配合。不能把孩子交到學校就不管了,要多與孩子聯系溝通,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動,共同把孩子教育好。
政府有關部門依法嚴查違禁內容的網絡游戲,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刑事責任。在網絡游戲出版環節實施防沉迷系統,從源頭上防止未成年人長時間在線,沉迷網絡游戲,堅決取締黑網吧,嚴格實行上網實名制和“零點斷網”,對接納未成年人和超時經營的網吧基于重罰,依法追究經營者的責任。
值得慶幸的是今年兩會上,委員們提到了進一步加大公益性未成年人活動場所的投入。中小學生每年的節假日和雙休日有170多天,這期間學校的文體設施是限制的,應該推進這些設施假日對少年兒童免費開放,社會上的一些文體設施卻向少年兒童收費開放,導致一些小孩無處可去,建議這些設施節假日免費對青少年兒童開放。
學校要通過信息技術課、開展主題活動等渠道進行防范,加強青少年的自我保護意識,自覺遠離黃賭毒,不隨便把自己的電話、地址等告訴網上陌生人,并逐步引導青少年正確使用網絡資源促進自我進步和自我發展。并及時對迷戀程度較高、影響學業的同學提供有效幫助。教育網吧管理者要加強經營中的道德自律,做到不違法、違章經營。
現在,網絡對于許多未成年人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但社會上的經營性網吧又會給未成年人帶來一些負面影響,為了解決這一矛盾,建議有關部門開設了針對青少年的“綠色網吧”。“綠色網吧”實際上就是利用學校的電腦房,在節假日變成供學生上網的地方。在“綠色網吧”,由于不良信息已經被過濾,不僅家長放心,也為同學們的日常學習和生活提供了方便。越來越多的孩子在校園“綠色網吧”上網。讓“到學校上網去”成中小學生的消夏新時尚。但是,校園“綠色網吧”并不能滿足所有青少年對網絡的需求,社區信息苑也成了他們接觸互聯網的新地點。社區信息苑也是綠色網吧,青少年在這里上網既健康又安全。在越來越多的“綠色網吧”建立的同時,社會上的經營性網吧也自覺加入到保護未成年人的行列。經營性網吧共同簽署了自律公約,把不接納未成年人作為行業自律的最低底限。既有健康的“綠色網吧”,又有社會網吧加強行業自律,再加上相關部門的監管,社會網吧違規接納未成年人的行為受到有效遏制,網吧違規接納未成年人現象就會越來越少。
希望留守兒童得到全社會的關注,讓他們擁有一片快樂成長的天地,網癮青少年就會逐漸遠離網癮,健康成長。
[1]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中國互聯網狀況統計報告.2005.
[2]Young K.S.Interent addict: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Cyber Psychology and Behave,1996,1(3):237 -244.
[3]青少年網絡成癮及其干預.2005年滬港新專家議論文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