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傳東
(山東省濟南市濟陽縣垛石鎮中學)
初中體育教學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知識掌握與轉化能力、自我鍛煉能力、自學能力及主動參與意識。然而,在當前的初中體育教學中,仍存在著學生主動參與低的問題,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這就要求教師應對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有較充分的了解,并以此為基礎采取有效的方法解決,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性的提高。
在初中體育教學活動中,課堂環境也是影響學生主動參與性的一個重要因素,故教師應注重為學生創設輕松、愉悅的體育活動氛圍,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思想仍不夠成熟,愛玩的天性仍較強,故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興趣來設計課堂,以提高其參與的積極性。比如,教師可這樣導入課題:這節課,我們來玩一個游戲“彈鋼琴”,看誰的反應能力快。通過這樣,學生在聽到是玩游戲后,便會想去嘗試。教師再進行合理的引導,則能順利過渡到體育知識內容的教學中。
在學習完相關的體育基本知識后,已有的體育學習任務已無法滿足學生的要求。此時,教師應進一步深化所學的體育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比如,學習完50m短跑的技巧后,更多學生則會想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完成100m、200m、400m、800m,甚至是3000m的訓練。這就要求教師應學會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遷移,學會對所學知識進行升華,將已有知識靈活運用于新知識的學習中。激發學生創造性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這是提高學生主動參與性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此外,教師還可通過學生相互交流、小組總結等方式,讓學生共同分享集體學習帶來的喜悅。
在學習活動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指導者,是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的關鍵。教師的適當引導、啟發指的是: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一定的環境或采取其他方法,促使學生以良好的狀態進入學習環境中,并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活動。比如,教師在講授《投擲》的要領時,可先播放一段與之相關的視頻,讓學生自行觀看,看是否能發現其中的要義。若學生還是不能看出技巧,教師則從多角度對其進行啟發或引導。通過這樣,既有效吸引了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并促進了學生學習激情的提升,師生雙方實現了良好溝通。
在體育活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引導者。因此,教師應以尊重學生為前提,并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應在教師的合理指導下進行。比如,在“投擲鉛球”練習中,教師應先示范一下如何投球,然后再指導學生雙手舉到頭以上的高度,將球往前投擲,練習時讓學生圍繞“投擲高度”“投擲角度”“投擲速度”等進行。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可采取小組練習的方式,比賽看哪組成績好。由于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應盡可能減少理論講解的時間,盡量給多一些時間讓學生自己去學習、訓練,使其認識到自己的重要性,最終有利于其主動參與到以后的體育學習中。
除了進行合理的指導外,教師還應對學生的練習進行歸納、總結,作出科學的評價。對于表現優秀者,教師應指出其優秀之處,讓大家學習;對于表現欠佳者,教師應及時指出其不足之處,并讓其他同學注意不要犯同樣的錯誤。比如,在學習完“鉛球投擲”后,教師可通過設計問題的方式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所學知識,設計的問題有:本節課,我們主要的學習任務是什么?同學們對自己的練習完成情況還滿意嗎?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與進步?通過這樣,學生既能掌握到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又能從中發現自己的不足,進而不斷改善練習方式,不斷提高自己的鉛球投擲水平。
在初中體育的教學中,學生的主動參與非常重要。只有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才能與教師實現雙向互動,才能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必須以教育任務及教學目標為出發點,根據學生的愛好、性格特點等具體實際,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主動、積極、有創造性地參與到體育教學的活動中來,實現良性互動,共同完成教學目標。
[1]馬新才.提升初中體育教學之學生主動參與策略[J].青春歲月,2013,(15):312-313.
[2]陸新華.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策略探討[J].體育世界.學術,2012,(11):73-74.
[3]陳華恩.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策略之我見[J].科教導刊,2013,(09):114-115.
[4]許波.初中體育教學中推進學生主動參與的策略研究[J].讀與寫雜志,2012,9(10):133.
[5]牛永萍.談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策略[J].快樂閱讀,2013,(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