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治療是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糖的關鍵因素,生活中糖尿病患者要養成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這樣可以讓自己的血糖平穩,讓身體更加健康。
人在吃飽時,胃部會給大腦發送信號,然后大腦會控制食欲。胃與大腦之間的中樞,叫作“飽中樞”。一般來說,胃產生已飽信號前往往需要少量時間。在各種食物當中,蔬菜和粗糧是最需要咀嚼,也是最容易飽腹的食物。
糖尿病患者晚餐時可先把蔬菜吃下去一半再吃其他食物,心里感覺已經吃了很多的食物。此時再加上一種粗糧就更好了。如此能有效地改善一日營養平衡,又能增加飽腹感。
科學發現,吃飯慢容易產生飽腹感。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降低吃飯速度對身體也是有益的。日常的涼拌蔬菜,因為生的食物不好好咀嚼就咽不下去,所以需要的用餐時間特別長。
粗糧的主食吃起來也肯定比白米白面慢,所以,糖尿病患者可適當吃些粗食。比如喝燕麥粥的速度一定比喝白米粥慢;吃全麥饅頭的速度也比吃白面饅頭的速度慢。如果能和家人朋友一起吃飯,心情更能放松,食物品種更為多樣,時間自然而然地就提高到20分鐘以上。
(1)盲目不吃少吃危害更大。很多糖尿病患者存在這樣一個認識誤區:認為控制血糖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吃或是少吃,否則血糖就會升高……專家分析說,其實,糖是人體必要的營養物質成分。如果缺乏葡萄糖,就會產生一系列不良后果,甚至會發生低血糖 (如昏迷、出冷汗、饑餓等)癥狀,危害更大。糖尿病患者更應注重“吃”,而不是不吃或少吃,但要掌握正確的飲食原則。
(2)堅持“定時定量”進餐。首先,應養成每日定時吃飯的習慣。不管有多忙,早餐是一定要吃的。每天的吃飯時間,盡量不要變化太大,因為無規律的飲食時間會使每頓飯之間的血糖值峰值重疊,血糖值升高程度超出相應飲食量。相反,如果每頓飯相隔時間太長,身體處于饑餓狀態,也不太好。
另外,一日三餐的飯量要盡量固定,以早餐吃好,中午吃飽,晚餐吃少為原則,不能饑一頓飽一頓。有的人為了減肥,有時一天吃兩頓或只吃一頓,甚至一天不吃飯,當饑餓難忍時就大吃一頓。這些都是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1)合理控制總能量。
應按病人年齡、性別、身高、標準體重、工種計算出每天所需能量。肥胖者應控制總能量,特別是來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能量,使體重降到或接近標準水平。
(2)適量的蛋白質。
因蛋白質的代謝過程與胰島素的關系不大,不會直接升高血糖,一旦血糖控制不好,肝臟會把體內的蛋白質轉化為血糖,從而增加蛋白質的消耗,適當補充蛋白質是必需的。但不宜過量補充,因為攝入蛋白質過量會增加肝臟的負擔,誘發或加重糖尿病腎病。另外肉類中除含有蛋白質外,還含有一定量的脂肪和膽固醇,攝入過量加重血脂的紊亂,誘發心血管并發癥。膳食中蛋白質供給量應占總能量的1 1%~2 0%為宜,即每日每千克體重供給1g~1.5g蛋白質。
(3)限制精制糖的攝入。
選用淀粉等作為碳水化合物的來源。碳水化合物供能應占總能量的5 0%~6 0%,一般地,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如淀粉,對血糖影響較小,而小分子糖如蔗糖、葡萄糖、乳糖等對血糖的影響較大,應嚴格限制其攝入量,水果中因含有較多的小分子糖,也應限制其攝入量。主食品種上除白米、白面,還可搭配些燕麥、蕎麥面、玉米面等粗雜糧,以延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亦應根據血糖生成指數選擇食物,蔬菜、豆類、粗糧、奶類的GI值較低,而精制的糖類、糧谷類GI值較高。
(4)限制脂肪的攝入量。
糖尿病的常見合并癥之一是高血脂與冠心病。為防止血管合并癥的發生,應適當限制脂肪的攝入量,膳食中脂肪供能應占總能量20%~30%。此外,應限制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植物油至少占總熱能的1/3以上,最好多不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的比例為1∶1∶1。膽固醇的攝入也應予以限制,攝入量<300 mg/d;合并高膽固醇血癥的糖尿病病人攝入量應<200 mg/d。
(5)增加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量。
由于膳食受到一定限制,所以容易導致上述營養素的缺乏。與糖尿病關系最為密切的是B族維生素,它可改善神經癥狀,其次是VC,可改善微血管循環。補充鉀、鈉、鎂等礦物質是為了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防止或糾正電解質紊亂。在礦物質中,鉻、鋅、鈣尤為重要,因為三價鉻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組成部分,而鋅是胰島素的組成部分,補鈣則是為了防止骨質疏松。
(6)膳食纖維要充足。
膳食纖維有降低血糖、血脂和改善葡萄糖耐量的作用,故糖尿病病人可增加可溶性膳食纖維的攝入量,含可溶性膳食纖維多的食物有蔬菜、粗雜糧、整粒豆、麩皮等。水果也含有較多的可溶性纖維,但考慮到其小分子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應控制攝入量。建議的可溶性膳食纖維的攝入量為40g/d,不超過50g/d,過量可能影響礦物質的吸收。
還要值得注意的是:食鹽每天每人不超過6 g(精鹽約1平湯匙),食物宜清淡,過咸會加重高血壓病。每天喝水不少于7杯(一次性紙杯可以盛水2 5 0 m l),可以分別于起床后、上班后、下班前、午飯后、下午、晚餐前、睡覺前各喝一杯白開水,一天總飲水量應達到2升。喝足夠的水可以起到補充水分、清除毒素、稀釋血液、維持循環、促進新陳代謝等作用。
溫馨提示
偏食是最常見的不良飲食習慣之一,并且養成偏食習慣之后,改正起來會比較難。食物品種的多樣化,是獲取豐富營養的必要條件,要做到粗細搭配、葷素食搭配,因此為了健康起見,還是盡量不要偏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