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五駕馬車”中的一駕,得了糖尿病就意味著需要堅持運動鍛煉了。當然這是對患者本身益處多多的。不過運動鍛煉卻不能盲目,不是想怎么樣鍛煉就怎么樣鍛煉,這里面是有學問的,而糖尿病患者更應該了解其中學問。
糖尿病人的體育鍛煉要持之以恒,長期堅持鍛煉,如無特殊情況,最好不要中斷。最適合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是持續的、有規律的運動,如步行、騎自行車、慢跑、打羽毛球、游泳、爬山、跳舞等有氧運動。有些糖尿病人很喜歡散步行走。但是過度的行走會增加雙腳的局部壓力,因此應適當控制日常行走活動,而選擇腳踏車、游泳之類的有氧運動幫助控制糖尿病。而一些劇烈的運動則不適宜糖尿病病人。
一開始鍛煉,糖尿病人應遵循漸進的原則,逐漸增加活動量及活動時間,以不感到疲勞為主。過度疲勞不僅會使鍛煉得不到相應的效果,還會使血糖升高,病情惡化。
體育鍛煉是糖尿病的治療手段之一,但切忌疲勞過度。如果鍛煉過程中,感覺身體搖晃、神經緊張或恍惚,確定是低血糖現象后,應立即停下補充飲食,提高血糖。另外,鍛煉不能與服藥沖突。晨練前最好不要吃藥,以防低血糖,可帶點糖果、餅干,隨時充饑,或者干脆在早飯后鍛煉。其他鍛煉時間的選擇,也最好在飯后1~2小時,此時血糖水平比較穩定,同時也不易傷害腸胃。
體育鍛煉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但是并非一天中什么時間都是適合運動的,一般來說,應遵循以下原則:
(1)盡可能在飯后1~2小時參加運動,尤其是早餐后是鍛煉的最佳時間,因為這時可能是一天中血糖最高的時候,選擇這一時間運動往往不必加餐。
(2)應提醒患者不要在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作用最強的時候鍛煉,否則有可能導致低血糖。有些病人喜歡晨起服藥后出去運動,而后再回家吃早餐,這是應該盡量避免的。
(3)體育鍛煉期間,胰島素注射部位盡量不選大腿肌肉等運動時劇烈活動的部位。
(4)提倡持之以衡的鍛煉對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作用。因為運動所產生的積極作用,如胰島素受體數目和親和力的增加,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增高,以及由此所帶來的大血管并發癥危險性的降低等,在運動后1~2周內即可表現出來,但若不堅持運動,就會很快消失。
(5)如血糖>6.6mmol/L,可進行鍛煉;如血糖在6.0mmol/L左右,應先進10~15g碳水化合物,再鍛煉;如低于6.0mmol/L則要進食30g碳水化合物后方可鍛煉。長時間大運動量運動后的降糖作用持久,如爬山,郊游等,應及時增加進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