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學敏,張 偉,仲繼紅
隨著胸腔鏡技術的飛速發展,對于肺部周圍型微小病灶,越來越多的醫生和患者都傾向于選擇早期微創手術切除,但是依靠術前的影像學檢查很難在術中快速查找和精確定位病灶。2011年3月-2012年2月,我科利用胸部CT引導下經皮穿刺金屬彈簧圈定位,在雜交手術室實時影像引導下,對肺部微小病灶施行胸腔鏡手術,實現快速定位,準確切除,取得良好效果,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1 對象 本組16例,男10例,女6例,年齡39~78(59.3 ±23.3)歲,共有肺內小結節 19 枚,12 枚病灶直徑<1 cm,7枚病灶1~2 cm。病例選擇標準:無嚴重心肺功能及凝血功能障礙,能耐受手術,術前初步診斷惡性病變無遠處轉移證據。
1.2 方法 術前當日在CT引導下經皮穿刺置入Cook栓塞微彈簧圈標記定位,病灶定位后將患者接入雜交手術室[1]。雙腔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透視確認CT引導下放置的彈簧圈標記位置,經切口保護套置入胸腔鏡及操作器械,根據彈簧圈金屬標記物與胸腔鏡操作器械的相對位置,在電視屏幕上胸腔內實時影像指導下確定手術部位及范圍,切除組織取出后即送快速病理檢查。惡性結果,則行相應肺葉切除及淋巴結清掃;良性結果,則置引流管后完成手術。
手術時間(從切皮安置胸腔鏡裝置到病灶切除并取出體外)15~42(27.5±12.3)min。術中快速病理診斷:良性病變9枚,惡性病變10枚。術后恢復良好,未發生嚴重并發癥。術后住院時間3~6(4.4 ±1.7)d。
3.1 術前準備 ①術前訪視:患者手術當日在影像科完成金屬彈簧圈定位,定位后直接到手術室,全程有醫務人員陪同,患者及其家屬可能對此術式和過程不甚了解,心存疑惑或恐懼。對手術的恐懼作為一種心理刺激,可導致手術患者產生不同程度的生理應激反應,如這些反應過分強烈,將對神經、內分泌及循環系統產生不利影響,干擾手術和麻醉的順利實施,影響治療效果[2-3]。因此,要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此術式的方法和優點,介紹手術室的環境,手術大致時間,術前12 h禁食禁水以及去除金屬飾品的目的和意義。術前訪視有助于降低手術患者術前焦慮,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4]。②物品和器械準備:專科胸腔鏡器械包、腔鏡下切割縫合器、無菌C型臂機保護套、醫用無菌腔鏡保護套、電刀、電凝、吸引器、胸外科體位墊等。
3.2 術中配合 ① 巡回護士配合:提前30 min開啟手術室凈化系統,調節溫濕度,使環境溫度舒適,調節好無影燈,檢查多功能手術床、負壓吸引裝置、電刀裝置,確認性能良好。將患者接至手術間,核對患者信息,留置導尿管,全麻后安置健側臥位,髖部受壓處貼減壓敷料,將電極板粘貼于大腿外側或臀部等肌肉豐富和毛發稀疏處,以免灼傷患者,將患者身體與手術床及托架接觸部位用軟布墊好,保證其手術安全、舒適。協助手術醫生穿戴好鉛衣、鉛帽。與麻醉醫生共同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認真填寫手術護理記錄單和手術安全核查表,根據手術需要及時供應各種物品。手術結束后,整理手術間,妥善放置好鉛衣、鉛帽,做好清潔、消毒工作;②器械護士配合:提前15 min洗手上臺,鋪置無菌臺面,與巡回護士共同清點手術用物。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原則,協助醫生消毒皮膚,鋪無菌手術單,妥善固定電刀、吸引器。將C型臂機上方套上無菌保護套,在腔鏡護士的協助下將與鏡頭相連接的數據傳輸導線和光源線套上醫用無菌保護套并妥善固定。胸腔鏡器械柄桿較長,傳遞時握緊柄桿中段并防止器械尖端觸及其他物品造成胸腔鏡器械的污染,所有胸腔鏡器械要輕拿輕放,嚴禁碰撞。標本取出后用50 mL空針抽取溫生理鹽水沖洗胸腔,術畢清點核對物品器械;③腔鏡護士配合:腔鏡護士于術前15 min將胸腔鏡攝像顯示系統推至雜交手術室,將胸腔鏡電視屏幕與雜交手術室的影像顯示屏幕并排放置,它們的相互配合為外科醫生提供了良好的手術視野,為手術提供了術中實時引導,使操作變得簡單、迅速、準確[5]。與器械護士配合連接好數據傳輸導線和光源線后打開胸腔鏡系統的電源,根據需要調節鏡頭光源大小。術中觀察手術進程,確保胸腔鏡系統處于完好的工作狀態。術畢及時關閉電源,撤去胸腔鏡器械,清點無誤后,先將器械分拆至最小零件后用水槍反復沖洗器械上的血跡,再放入含酶清潔劑中浸泡30 min,然后再用流動水沖洗干凈,高壓氣槍吹干水分,鏡頭端用無紡布包裹,避免與其他胸腔鏡器械發生摩擦碰撞而損壞鏡頭,最后將專科胸腔鏡器械包密封低溫等離子消毒。數據傳輸導線和光源線盤繞專柜放置,直徑大于15 cm以上,將胸腔鏡攝像顯示系統套上防塵罩,置于專放區[6]。
3.3 術后回訪 術后2~3 d回訪手術患者,了解其精神狀態,有無疼痛、傷口愈合情況,詢問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意見和要求,促進護理質量的改進。
4.1 全方位的配合是手術成功的關鍵 在雜交手術室中利用X線實時影像技術行胸腔鏡手術,具有安全、方便、易于操作的優點,是未來心胸外科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日趨發展的醫療技術需要手術護理配合不斷完善與提高,對腔鏡手術相關的專業護士的整體素質要求亦不斷提高,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素質要求即核心能力[7]。護士必須經過專科培訓,充分了解手術方式及儀器的使用原理、操作方法,重視術前與患者的溝通,為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護理,幫助患者安全順利地度過手術期。手術期間巡回護士要關注手術進程,及時提供所需的器械,做好保障工作,器械護士集中注意力,及時、準確、穩妥地傳遞手術器械,腔鏡護士做好胸腔鏡專用器械的清洗、消毒、保養,增加使用器械時的安全性,延長器械的使用壽命。
4.2 有效利用資源是提高護理質量的保證 腔鏡設備與器械精密、貴重、種類多,我院普通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及婦產科腔鏡手術量較多的科室均設置專科腔鏡護士負責腔鏡管理工作,具體工作包括:①掌握腔鏡設備和器械的數量、性能、使用、清洗消毒和保養維護;②對使用中的設備器械出現問題時,由腔鏡護士聯系設備工程師,及時送檢和修回;③第2天腔鏡手術較多時,腔鏡護士及時與手術醫生及消毒室溝通,合理安排臺次,做好無縫隙連接,同時避免了與洗手護士、清洗護士的反復清點交接,節約了時間,使手術資源得到有效利用,提高了手術護理質量[8]。
[1]熊 磊,許 健,易 俊,等.CT引導彈簧圈定位在胸腔鏡切除孤立肺結節的應用[J].東南國防醫藥,2013,15(4):329-331.
[2]趙 俊.現代麻醉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5:4.
[3]Dempsey PA,Dempsey AD.Nursing research with basic statistical application[M].Boston:Jones and Bartlett Company,1992:145.
[4]盧美齡.手術室護士術前訪視研究現狀與展望[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35):4335-4337.
[5]董國華,景 華,李德閩,等.Hybrid手術室中胸腔鏡下切除肺部微小病灶[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2,12(9):777-779.
[6]韓華蘭.電視胸腔鏡下左肺上葉切除術12例[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8):93-94.
[7]豆欣蔓,伏 旭.腔鏡手術相關護士核心能力的研究與調查[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3,13(7):645-647.
[8]尹恩靜,龔榮花,吳 函,等.手術室腔鏡設備器械精細化管理體會[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6):1513-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