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闊亮 蘇 娟
(1.黔南民族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護理系臨護教研室 貴州 黔南州 558000;2.黔南民族醫學高等??茖W校社科部心理室 貴州 黔南州 558000)
鉀代謝紊亂是外科護理學教學和臨床工作中重要的部分,筆者從近年的教學過程中發現,大專層次護理專業學生對鉀代謝紊亂這部分知識感到非常困難,尤其是低鉀血癥的補鉀措施和高鉀血癥引起的心臟驟停。為了更好的使大專護理專業學生能更好的理解掌握這一重要內容,本文從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做了一些嘗試,現將情況梳理如下:
只有從正常的代謝延伸到異常的代謝,學生才會更容易理解。首先,回顧鉀的生理作用:參與和維持細胞的正常代謝,維持細胞內液滲透壓、酸堿平衡、神經肌肉的興奮性,以及心肌的生理功能等[1]。進而講解鉀代謝的機制主要依靠細胞膜上Na+-K+-ATP酶的作用進行調節以維持動態平衡。鉀的攝入主要來源于食物,排泄則主要通過腎臟。在講解此部分內容的時候重點是通過鉀調節機制的特點突出鉀的生理作用,而在調節異常情況下出現生理功能的異常,則表現為鉀代謝的異常以過渡到異常鉀代謝的教學環節中。
2.1 低鉀血癥:通過回顧鉀代謝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這一特點,知道在攝食不足、喪失增加、代謝轉移等方面會引起低鉀血癥(血清鉀低于3.5 mmol/L)。通過之前回顧鉀的生理作用,向學生提問,并慢慢引導學生思考,低鉀血癥會因為鉀在維持神經肌肉方面的興奮性有著重要作用,異常則會表現肌無力等。在調節方面,K+從細胞內的移出引起Na+和H+交換增加和腎代謝特點,進而代謝性堿中毒。
2.2 高鉀血癥:對比低鉀血癥,鉀攝入的增加、腎排鉀功能減退和細胞鉀的移出往往引起高鉀血癥。臨床表現上無特異性,但必須強調高血鉀會引起心搏驟停。此部分內容則是在低鉀血癥中補鉀原則的基礎。所以為什么高血鉀會引起心臟驟停就是在教學中必須解釋清楚,一起回顧病理生理學部分的內容得知為什么。但往往這一內容有有著十分復雜的生理機制。重點強調:高鉀血癥時會引起心肌細胞興奮性、傳到性和自律性的共同降低而引起心臟驟停。
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將低鉀和高鉀的病因和臨床表現,通過對比教學以及回顧正常鉀代謝及調節機制,順利引到護理程序上。按照整體護理的程序進行教學,在教學中又結合鉀代謝的特點進行分析討論。在進行護理評估的時候評估鉀代謝異常出現的原因和臨床表現,從而出現的什么問題,這些問題哪些是護理必須注意的,護理問題,從而針對問題提出護理目標。目標的提出,護士按照目標要求提出處理意見并實施。最后再評價病人護理問題是否解決。在整個護理程序中,重點討論低鉀血癥中補鉀“四不宜”[3]原則(不要過濃、不宜過快、不宜過多、不宜過早,尿暢補鉀)。得知在高鉀血癥的時候重點分析了高鉀血癥會引起心臟驟停,所以補鉀原則就是預防出現高血鉀,進一步引起心臟驟停。在護理措施上也強調對意外發生的預防及其重要性。
將鉀代謝的異常予以總結:“禁食腹瀉致低鉀,乏力心電顯U波;腎衰創傷遂高鉀,T波高聳心跳停[2]?!倍谘a鉀過程中,“尿少不宜補鉀,劑量不宜過多,濃度不宜過高,速度不宜過快。”也成為一個順口溜,學生也能夠很好的記憶。
通過對正常鉀代謝及調節機制的講解過渡到鉀代謝紊亂病人的病因和表現,再按照護理程序的方式進行分析。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學生的提問、討論等方式,能夠較好掌握鉀代謝異常的表現,再通過順口溜、口訣的方式,加深學生記憶。使得使學生在學習中思考,慢慢引導學生,循循善誘給出解釋,加深理解。鍛煉了學生思考的能力和逐漸使醫學生養成批判性思維。通過學期期末考試的分析,學生較好的掌握這部分內容。
[1] 熊云新.外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3
[2] 楊玉南.外科護理學筆記[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5
[3] 白波.正常人體功能[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