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煥章
(貴州省黔南州貴定縣中醫院婦產科 貴州 貴定 551300)
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指的是妊娠時間未滿37周所發生的胎膜破裂[1],是常見的產科并發癥,發生率在2.0%到3.5%左右。胎膜早破對母嬰都可能造成不利影響,甚至增加產褥感染以及宮內感染的幾率或是誘發早產,胎兒窘迫的發生率也會因此升高,嚴重時還可能導致胎兒畸形以及死亡等后果。隨著破膜時間的不斷延長,產婦發生逆行感染的風險也會增加[2]。基于此,探索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治療及妊娠結局對于保障母嬰健康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以我院收治的55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婦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此探討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有效治療方法以及對妊娠結局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組選擇我院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間收治的55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婦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年齡在23歲到39歲之間,平均(28.5±2.2)歲。其中,初產婦35例,經產婦20例。孕周在28到34周之間,平均為(32.4±1.4)周。
1.2 治療方法:孕婦入院并接受常規檢查后采取期待療法進行治療,采取頭高臀低位臥床休息,每天用溫水擦洗會陰部并吸氧2次,每次半個小時左右。取患者宮頸分泌物進行藥敏培養和細菌學培養,監測患者體溫、白細胞以及 反應蛋白等指標。B超檢查了解胎兒的發育情況,同時計算羊水剩余量。給予患者抗生素治療,時間在3到7天左右。將50毫升左右25%的硫酸鎂與700毫升左右的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并靜脈滴注,每天口服3次的舒喘靈,用量為3.5毫克,以抑制宮縮。使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的方式來促進肺成熟,每天2次,單次用量為6毫克。孕周達到36周之后選擇合適的方式分娩,觀察兩組孕婦的分娩方式以及妊娠結局。
1.3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上述治療進行數據的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
2.1 孕婦分娩方式:55例患者中,41例患者為陰道分娩,所占比例為74.54%,其中7采取了胎吸產,2采用了產鉗助產,5例為臀位抽產。其余14例為剖宮產。
2.2 妊娠結局:共有4例新生兒死亡,原因分別為宮內感染、肺炎以及早產,其中1例新生兒出生時存在重度窒息情況,經搶救無效死亡。
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原因比較多,其中胎位異常、營養不良以及生殖道感染是比較常見的原因,有研究證實,60%的胎膜早破問題都是由于感染所導致[3],比如巨細胞細菌以及霉菌等潛在宮頸或者陰道中,孕婦體內的組織張力就會降低,膜的脆性就會增加。此外,胎位異常、營養不良以及感染等問題還會導致孕婦銜接部位與骨盆比之間的空隙不斷增大,因此宮縮時產生的羊水就可能經由空隙進入前羊膜囊進而導致膜破。以上原因的存在提示我們在孕前以及孕期孕婦應該首先針對自身存在的陰道炎癥予以相應的治療,通過預防措施來避免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問題并降低新生兒死亡率。
有臨床研究顯示[4],34周到36周的產婦分娩的新生兒出現并發癥的幾率比較低,而孕周低于34周的胎兒,由于胎肺發育不夠成熟,因此容易出現并發癥。基于此,在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建議采用期待療法予以處理,以提高患者的預后質量。對于孕周低于34周的患者,使用廣譜抗生素、糖皮質激素以及宮縮抑制劑是期待療法的常見措施。患者胎膜破裂后應該立即使用子宮收縮抑制劑抑制宮縮,以延長孕周,一般延長時間建議在36-37周左右,之后適時選擇分娩,其間使用糖皮質激素來促進胎肺的快速成熟。此外,破膜12小時后,應用大環內酯、青霉素類廣譜抗生素來預防感染的發生,尤其是陰道內細菌上行感染,降低出現早產的幾率以及妊娠風險,保障母嬰健康。
本次研究采用期待療法對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進行治療,結果顯示患者的陰道分娩率為74.54%。4例新生兒死亡,原因分別為宮內感染、肺炎、早產以及重度窒息,死亡率為7.27%,與相關研究中所報道的死亡率明顯更低。
綜上所述,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會對母嬰均造成較大威脅,因此正確處理胎膜早破、胎兒肺發育不良,合理利用糖皮質激素、抗生素并采用合適分娩方式非常關鍵,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兒死亡率,改善妊娠結局。
[1] 宋美蘭,賈艷艷.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208例臨床分析[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11,08(15):486-489
[2] 董琴.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178例臨床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2013,10(15):60+59
[3] 張瑞雪,楊海瀾,籍靜茹.611例胎膜早破危險因素及妊娠結局的臨床回顧性分析[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2014,02(01):53-56
[4] 柯文娟.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治療及新生兒結局[J].社區醫學雜志,2013,07(10):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