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勇
(宜賓市第一人民醫院ICU 四川 宜賓 644000)
2014年5月12日,宜賓14路公交車燃燒,造成大量人員燒傷。我科共收治了四名特重度燒傷患者,四名患者經過全體醫護人員的奮力搶救,已經轉危為安,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4名患者:男1名,女3名,年齡1歲到58歲,平均年齡30歲;燒傷面積最小的15%,最大的75%,深度為淺Ⅱ°到Ⅲ°。
2.1.1 四名患者入科后,立即給予鼻塞吸氧,于受傷當晚對其中三人在床旁行了氣管切開術。做好氣管切開術后護理,保持呼吸道通暢。由于燒傷和吸入性損傷直接損傷皮膚和呼吸道天然屏障,腸粘膜缺血缺氧,易發生全身感染[1]。在執行吸痰操作時,嚴格無菌操作。氣管切開患者使用封閉式吸痰管,這樣可以防止痰液飛濺,減少交叉感染。
2.1.2 根據頸部水腫的程度調整松緊,防止過緊影響患者呼吸。每4到6小時氣囊放氣一次,以防止氣囊長期壓迫氣管,造成氣管粘膜缺血缺氧而壞死。
2.2.1 在燒傷后48-72h內,由于大量液體滲出,此時易發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因此,建立靜脈通道,迅速補充血容量,是嚴重燒傷患者休克搶救成功的關鍵之一。
2.2.2 由于四名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四肢燒傷,并且為了給補液提供支持,分別對四名患者行了深靜脈穿刺置管術,保證了液體的第一時間輸入,建立了患者的生命線。
2.2.3 合理安排補液種類和補液量,本著“先晶后膠,先鹽后糖,先快后慢,見尿補鉀”的原則進行補液。補液過程中嚴密監測小時尿量和CVP,做好生命體征觀察,使四名患者順利度過了休克期。
2.3.1 由于事件發生得很突然,來院時間集中,給醫療護理造成很大的壓力,使我科護理人員嚴重不足。護理部緊急從醫院機動護士庫抽調人員參加搶救,從而保證了足夠的人力。
2.3.2 在安排上班人員上,以一名經驗豐富的本科室護士為主,再輔以科室年輕護士及支援護士。同時,本科室護理人員注意加強對支援護士的指導,以使其盡快適應ICU的工作環境,掌握ICU常用的監測技術,熟悉ICU護理文件書寫,保證各項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2.4.1 燒傷不僅造成患者的容貌損毀,影響功能,給身體帶來巨大的痛苦,同時也會造成嚴重的心理創傷。為了提高患者傷后的生存質量,除了不斷提高治療手段,燒傷患者的心理支持也越來越得到大家的關注[2]。
2.4.2 在護理燒傷患者時,多關心,多詢問,多疏導,多解釋,多點耐心,善于傾聽。對每個燒傷患者固定人員輪流照顧,這樣能增加對患者的了解,增進彼此之間的熟悉程度。同時護理人員之間相互加強交流,最大程度地掌握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
2.5.1 入量的護理:按照燒傷患者常規的補液原則,合理的安排補液的種類和速度。當班護士根據當天醫囑的補液量,準確計算出每小時的補液量,用輸液泵控制輸液速度,同時做好生命體征和CVP的監測,防止急性肺水腫的發生。
2.5.2 出量的護理:出量主要記錄大小便、創面滲出液量。燒傷早期,尿量的監測至關重要,我們使用精密尿袋記錄小時尿量,以保證記錄的準確性。同時還要觀察尿液的顏色,有無血尿等問題出現。
2.6.1 每日行口腔和會陰護理兩次:口腔護理予碳酸氫鈉溶液沖洗口腔,防止口腔內細菌滋生,同時觀察口腔黏膜情況。予碘伏棉簽消毒會陰,保持會陰清潔,必要時予稀碘伏水沖洗會陰。
2.6.2 眼部護理:使用生理鹽水濕潤的棉簽清理眼周圍分泌物和滲出物,同時滴妥布霉素滴眼液,輔以地塞米松眼膏涂抹眼部。眼部護理時注意動作輕柔,嚴格無菌操作,嚴防眼周壞死組織和滲出液流入眼內造成交叉感染,加強對眼睛的保護。
2.6.3 鼻部和耳部護理:保持鼻腔清潔通暢,剪去鼻毛,及時清理鼻腔分泌物。耳部予干棉簽清理集聚在耳廓的滲出液,保持清潔。為防止滲出物流入耳內導致感染及化膿性中耳炎的發生,用無菌干棉球塞入外耳道入口,保持外耳道清潔干燥,防止感染的發生。
2.6.4 面部護理:我們采用濕潤燒傷膏均勻涂抹面部創面,厚1 mm~2 mm,根據情況靈活掌握涂藥時間及次數,保持創面濕潤。每次涂藥前清除剩余藥液及液化壞死組織,直至創面愈合。
2.7.1 為使創面充分暴露、促進干燥、避免長時間受壓,燒傷患者需要經常更換體位,但是對于大面積燒傷患者,自動與被動更換體位都有困難,需要使用翻身床[3]。我們對其兩位患者使用了翻身床。
2.7.2 防窒息:該兩名燒傷患者均有頭面部燒傷,早期因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漿液性液體滲出,患者不僅頭面部腫脹,呼吸道亦因粘膜水腫而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腫,俯臥可加重喉頭水腫,甚至引起窒息。翻身前充分評估患者心率、呼吸情況,首次翻身俯臥時主管醫生在場,首次俯臥時間未超過30 min,并且嚴密觀察呼吸、血壓、氧飽和度變化,經常詢問患者感受。
2.7.3 防墜床:目前臨床上使用的翻身床較窄,患者躁動、意識不清等情況下易發生墜床[4]。我們在使用翻身床時,增加護理人員,注意固定牢固,動作一致。翻身后加強看護,防止墜床的發生。
3.1 大面積燒傷病人病情重,變化快,燒傷病人的護理具有極強的專業性。尤其是在燒傷早期,液體療法的正確使用,是搶救成功之關鍵所在。同時做好基礎護理和創面護理,加強心理護理,嚴密觀察病情并及時處理,可以提高搶救成功率。
3.2 批量燒傷患者具有突發性、傷情重、合并癥多、收治集中,處理難度大等特點。因此搶救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足夠的專業化人力資源儲備[5]。尤其是在燒傷休克早期階段,更需要大量的人員投入到搶救工作中,保證搶救工作及時有效的開展,充足的人力是搶救成功的保障。
[1] 卜平元,安如俊,鄭樂知.汽車內爆炸燒傷的護理[J].當代護士(中旬刊),2008.4:80-81
[2] 李黎,社會支持對燒傷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中華護理雜志,2005,21:273-274
[3] 楊宗城.燒傷治療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604-605
[4] 戴海華,海恒林,華云飛,等.自制燒傷翻身床護架介紹[J].中華燒傷雜志,2004,20(3):170
[5] 段理嘉,黃建成.突發事件批量傷員手術救治程序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04,4(8):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