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 波 梁延昌
電視畫面是影響電視整體的基本因素,電視新聞的攝像記者,應該具備扎實深厚的專業水平,確保畫面清新和信息豐滿;廣泛涉獵各領域的知識,尤其是與新聞節目有關的政治、經濟、科技、農業等方面的知識也應該一并掌握;完善攝像方面的知識,熟練運用各種鏡頭。
1.判斷其拍攝對象的價值。電視新聞攝像主要針對生活中具有傳播價值的真實的對象和事物進行拍攝,身為攝像記者,判斷拍攝對象和事物的過程與情景的新聞價值是職業的基礎,不能簡單地扛上機器就進行拍攝,若缺乏此方面的價值判斷能力,就有可能會忽略重點,出現聲畫不一的問題。
2.運用畫面語言和攝像技巧準確地反映拍攝對象的價值。新聞攝像記者發現了有傳播價值的對象,要能夠熟練地運用合適的畫面和攝像技巧給予對象和事物以恰當、準確的表現。巧妙地運用鏡頭焦距來進行畫面構圖,從不同的高低、方向等全方位拍攝,不能隨意拍來拍去,要通過攝像畫面合理有效地反映對象的價值特點,因此,熟練掌握和運用畫面語言和攝像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3.提高自身應變能力。新聞攝像不同于其他藝術攝像,其他藝術攝像可事先按照個人意愿來設定,而新聞攝像的對象和事物都是由其本身來決定的,在拍攝時無法控制接下來的畫面內容,攝像記者要考慮拍攝的情景和拍攝內容整體的構思。尤其是現場直播對攝像記者的應變能力考驗更加嚴格。構思不夠敏捷、現場反應遲鈍都有可能喪失拍攝的最佳時機。
1.知識素養。身為新聞記者,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是前提。由于工作涉及社會各個層面,要廣泛地掌握其他方面的相關知識,在知識廣博的基礎上進行更深的了解和掌握,擁有開闊的知識面對以后采訪對象有一定的幫助。只有提前做好準備,對采訪對象的背景有一定深刻的了解,才能增強畫面報道的知識性和趣味性。
2.理論素養。新聞攝像記者的理論素養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具有較高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才能客觀地解決采訪對象的問題。作為一名優秀的攝影記者要切切實實地接觸社會、積極反映社會問題,就需要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從而具有分析事物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提升自己的知識理論素養。
3.法律素質的提升。新聞工作者擔負著引導正確輿論的重任,但是近年來由于電視媒體的不斷發展,各家媒體為了吸引人們眼球,博得收視率,在競爭中出現了一些觸犯法規的問題,出現了許多假新聞和不公平不真實的報道。這說明新聞工作者的法律意識不強。若想解決這一問題,最直接有效的途徑就是提升電視新聞工作的法律素質,使其樹立法制觀念,掌握相關的法律知識,一旦出現違法違規行為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提高了新聞工作者的法律素質,同時也提高了新聞報道的質量。
4.提高人文素養。培養新聞攝像記者的人文素養,提升他們的良知,增強其內心的社會責任感是十分重要的。優秀的新聞攝像記者具備優秀的人文素養,在工作中能夠理解不同的文化內涵,能夠拍攝出更客觀、更真實的畫面。
新聞工作者應該不斷學習和提升個人的思想作風和道德修養,這也是職業素養的一種表現,包括思想品德修養、工作責任感、立場態度和事業心,在進行工作時要保證客觀、真實、公平公正和尊重他人。
良好的工作作風需要我們在工作中具有明確的目標,而且目標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在工作中要控制好自己的情感和言行,保持專業的職業素養,保持以最佳工作狀態投入新聞事業中。總的來說就是保持個人的自覺性、自制性和持續性。
在眾多傳播媒介中,電視與其他媒介相比更具生動的特征,而電視攝像記者是電視新聞整體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人員;不僅僅向人們展示了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還向人們拓展了深度的視覺體驗。一位優秀的新聞攝像記者不僅僅要有扎實的專業能力,還要有廣闊的知識面、面對突發事件靈敏的應對能力,以及良好的職業素養和工作作風。面對媒體的飛速發展,新聞攝像記者要不斷充實和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知識水平,建立強大的心理素質,不斷超越自己,樹立遠大的目標,不斷努力做到最好。
[1]張序庭.漫談新聞記者的基本素養[J].常熟高專學報,2002(5).
[2]劉延娜.電視引文對聲畫語言的要求[J].記者搖籃,2011(5).
[3]郭瑋.強化電視新聞的現場意識[J].青年記者,2011(20).